為什麼罵人時一般說「不要臉」而不說「不要面」
為了宣洩對某人的憤怒不滿之情,常會罵「不要臉」,意思是說這人不顧顏面,不知羞恥。但卻不會罵「不要面」,這是為什麼呢?這主要是因為書面語和口語的不同。「面」屬於書面用語,多用於文學作品之中;相對而言,「臉」是口語,時常出現在口頭對話之中。比如我們在日常對話中會說洗臉、擦臉,卻很少說洗面、擦面。俗語說某人臉比城牆還厚,如果說成面比城牆還厚,便失去了口語生動活潑的效果。口語所要表達的意思,也可在書面中採用文學化的語言表達:比如不要臉在文學作品中,可以說成不顧顏面;洗臉亦可說成淨面等等。另外,「不要臉」在發音上擲地有聲,鏗鏘有力,比「不要面」硬朗得多。
其實,臉最早並不完全是口頭用語。明代之前的「臉」和「面」都是書面用語,經常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如唐代詩人岑參有詩:「岸花仍自羞紅臉」,白居易「猶抱琵琶半遮面」以及崔護「人面桃花相映紅」都將臉、面用進了文學詞句。後世才逐漸有了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
臉和面現在的意思差不多,但在以前的意思卻是有差異的。臉是晚出的字,大約是魏晉以後才產生的,最初的意思就是頰,常常指婦女目下頰上可以施粉的部位。如白居易的《昭君怨》「眉銷殘黛臉銷紅」,指的就是這個部位。除此之外,「臉」在古代還有「瞼」的意思,也就是眼皮。南朝梁武帝《代蘇屬國婦》詩:「帛上看未終,臉下淚如絲。」這裡的「臉」就指眼皮。而面的範圍要比臉大,包括整個頭的前部,臉只是面的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演進,臉的語義逐漸擴大,跟面的意思基本一致了。
知識鏈接
俗語常說的「面子」,是指表面嗎?
「面子」的確有表面的意思,在有的方言中就將被褥面稱為面子,另外還有衣服面子、鞋面子等說法,意思相似,都是指物體的表面。面子既然有了表面的意思,逐漸發展出事情表面的意思也就不奇怪了,如《孽海花》中寫道:「西後雖然退居頤和園,面子上不干涉朝政……」這裡的面子,就是事情表面的意思。
與此同時,面子的詞義沒有僅僅停留在「表面」上,它還發展出了體面、顏面的意思。面本來就指頭的前部,上面長著五官。人長得美醜,主要就看這張臉了,因此尊嚴、體面跟「面」掛鉤,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自古就有好面子的人,石崇與王愷斗富就是一個爭面子的典型故事。石崇與王愷是晉武帝時人。石崇是靠著在荊州當地方官時,指使屬下搶劫商人而發家致富的。他後來一路高昇,還位列九卿之一。王愷的姐姐則是晉武帝司馬炎的母親,他也就是晉武帝的親舅舅。作為皇親,王愷自然看不上平民出身的石崇,而石崇也不服憑借貴族身份而高人一等的王愷,因此二人暗中較勁兒,非要壓倒對方。王愷家用麥糖水刷鍋,石崇家就用石蠟當柴火煮飯;王愷用紫紗做成20公里的屏障,石崇就用錦鍛做成25公里的屏障;比來比去,總是石崇略佔上風。王愷很不服氣,於是搬來武帝做後盾。為了幫助王愷獲勝,晉武帝贈給他一株二尺多高的珊瑚樹。王愷十分得意地拿到石崇家向石崇炫耀,誰知石崇順手拿出鐵如意,幾下就將珊瑚樹擊成碎片。王愷以為石崇是妒嫉所致,要抓他去見武帝。沒想到石崇卻輕鬆地說:「這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我現在賠給你就是啦。」他命僕從取出自家的珊瑚樹,別說二尺多高的了,就連三四尺高的也有六七株之多。王愷看得目瞪口呆,自知不是對手,這場面子比拚也就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