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事件 三國重大歷史事件介紹 | 陽光歷史

 

A-A+

三國歷史事件 三國重大歷史事件介紹

2016年06月16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2,384 次

  三國時期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及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中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形成了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重建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駕崩,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恢復國內生產。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鼎立。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後期曹魏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氏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國號「晉」,史稱西晉,曹魏亡。280年,西晉滅亡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

  中文名稱:三國

  英文名稱:three kingdom

  簡稱:三國

  所屬洲:亞洲

  首都:洛陽、成都、建業

  主要城市:洛陽、長安、成都、建業

  貨幣:刀幣

  政治體制:君主專制政體

  國家領袖:曹丕、劉備、孫權

  主要民族:漢族、羌族、越

  主要宗教:道教

  政治制度:門閥政治

  三國歷史事件

  黃巾起義(公元184年-186年)

  黃巾起義,又稱黃巾之亂,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暴動之一,開始於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紮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並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為平息叛亂,各地擁兵自重,雖最終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終導致三國局面的形成。

  重要人物

  東漢官軍:皇甫嵩、徐璆(荊州刺史)、陶謙(徐州刺史)、郭典(鉅鹿太守)、何進(大將軍、京師守將)、朱俊(鎮賊中郎將)、秦頡(南陽郡長)、孫堅(佐軍司馬)、郭勳(幽州刺史)(被殺)、劉衛(廣陽太守)(被殺)、王允(汝南太守)、曹操(騎都尉)、盧植(被朝廷撤換)、董卓(被朝廷撤換後代替盧植)、鄒靖、劉備、關羽、張飛

  太平道:張角、張梁(被殺)、張寶(被殺)、何儀(投降)、張曼成(被殺)、波才(被殺)、彭脫(被殺)、馬元義(被殺)、趙弘(被殺)、韓忠(被殺)、孫夏(被殺)、卜己(被擒)、裴元紹

  五斗米道:張修、張魯

  討伐董卓(公元184年-186年)

  董卓討伐戰是東漢末年,各地群雄組織地方軍對抗董卓的戰役。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廢少帝劉辯,擁立其弟陳留王劉協為帝,實行恐怖統治。關東各地方群雄見此,以討董為名起兵,推舉袁紹為盟主。雖然曹操出兵,及後到的孫堅奪戰,但其他軍隊只駐軍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棄洛陽,挾天子遷都長安,關東軍起了內訌,盟軍決裂,形成群雄割據的局面。

  江夏之戰(公元190年)

  江夏之戰是208年中國軍閥孫權和劉表在東漢末年的一場戰役。這是孫權和劉表在江夏附近駐守的部將黃祖的最後決戰。

  名稱:江夏之戰

  地點:江夏(今湖北省雲夢縣)

  時間:西元208年春

  參戰方:孫權軍、劉表軍

  結果:孫權勝利、黃祖遭斬首

  參戰方兵力:孫權軍25000、黃祖軍3萬左右

  傷亡情況:孫權軍俘虜數萬黃祖軍

  主要指揮官:孫權、周瑜、凌統;黃祖、陳就

  三國歷史事件

  黃巾起義(公元184年-186年)

  黃巾起義,又稱黃巾之亂,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暴動之一,開始於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紮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並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為平息叛亂,各地擁兵自重,雖最終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終導致三國局面的形成。

  重要人物

  東漢官軍:皇甫嵩、徐璆(荊州刺史)、陶謙(徐州刺史)、郭典(鉅鹿太守)、何進(大將軍、京師守將)、朱俊(鎮賊中郎將)、秦頡(南陽郡長)、孫堅(佐軍司馬)、郭勳(幽州刺史)(被殺)、劉衛(廣陽太守)(被殺)、王允(汝南太守)、曹操(騎都尉)、盧植(被朝廷撤換)、董卓(被朝廷撤換後代替盧植)、鄒靖、劉備、關羽、張飛

  太平道:張角、張梁(被殺)、張寶(被殺)、何儀(投降)、張曼成(被殺)、波才(被殺)、彭脫(被殺)、馬元義(被殺)、趙弘(被殺)、韓忠(被殺)、孫夏(被殺)、卜己(被擒)、裴元紹

  五斗米道:張修、張魯

  討伐董卓(公元184年-186年)

  董卓討伐戰是東漢末年,各地群雄組織地方軍對抗董卓的戰役。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廢少帝劉辯,擁立其弟陳留王劉協為帝,實行恐怖統治。關東各地方群雄見此,以討董為名起兵,推舉袁紹為盟主。雖然曹操出兵,及後到的孫堅奪戰,但其他軍隊只駐軍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棄洛陽,挾天子遷都長安,關東軍起了內訌,盟軍決裂,形成群雄割據的局面。

  江夏之戰(公元190年)

  江夏之戰是208年中國軍閥孫權和劉表在東漢末年的一場戰役。這是孫權和劉表在江夏附近駐守的部將黃祖的最後決戰。

  名稱:江夏之戰

  地點:江夏(今湖北省雲夢縣)

  時間:西元208年春

  參戰方:孫權軍、劉表軍

  結果:孫權勝利、黃祖遭斬首

  參戰方兵力:孫權軍25000、黃祖軍3萬左右

  傷亡情況:孫權軍俘虜數萬黃祖軍

  主要指揮官:孫權、周瑜、凌統;黃祖、陳就

  兗州之戰(公元192年)

  兗州之戰發生在東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爭中,東郡太守曹操在壽張(今山東東平西南)地區擊敗黃巾軍的作戰。此戰,曹操以少勝多,不僅取得了兗州根據地,而且收編精兵數萬,成為曹操的基幹部隊,為曹操爾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宛城之戰(公元197年-199年)

  宛城之戰是197年漢末三國之前軍閥曹操和張繡之間的一場戰鬥。張繡取勝,曹操敗逃。

  易京之戰(公元199年)

  中國東漢末年,割據冀州等地的袁紹率軍於漢獻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滅易京(今河北雄縣西北)公孫瓚軍的作戰。漢獻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紹率兵攻公孫瓚。公孫瓚只守不攻,袁紹遂設下伏兵。公孫瓚中伏後,心知必敗,逃回城中自殺。

  名稱:易京之戰

  地點:幽州易京城

  時間:197~199年

  參戰方:袁紹軍、公孫瓚軍、黑山軍

  結果:袁紹獲勝、統一河北

  參戰方兵力:袁軍和公孫軍不詳、黑山軍十萬

  傷亡情況:公孫瓚集團覆滅,公孫瓚自殺

  主要指揮官:袁紹、公孫瓚、張燕

  官渡之戰(公元200年-201年)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三戰新野(公元207年)

  赤壁之戰(公元208年)

  赤壁之戰,是指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雙方亦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

  名稱:赤壁之戰

  地點:湖北、赤壁市

  時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參戰方:孫劉聯軍、曹軍

  結果:孫劉聯軍勝利

  參戰方兵力:聯軍5萬、曹軍20餘萬(稱80萬)

  傷亡情況:曹軍「傷亡過半」,多為荊州降兵

  主要指揮官:周瑜劉備(聯軍)、曹操(曹軍)

  合肥之戰(公元209年)

  合淝之戰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孫軍與曹軍以合淝為目標的爭奪戰。合淝是曹操命劉馥建設的一座東南方重要、繁榮的城市(後再增築,命為合淝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敵人的寨壘,所以守備能力對曹軍極為重要;而東吳若要北伐,合淝是其中一個障礙點及補給點,所以雙方於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發過五次較大型的衝突,不過數次也未有勝負。

  名稱:合肥之戰

  地點:徐州、淮南一帶

  時間:208年-253年

  參戰方:曹魏(曹軍)、東吳(孫軍)

  結果:曹孫兩家的城壘爭奪戰,未有勝負

  潼關之戰(公元211年)

  潼關之戰是曹操與馬超、韓遂等西方群雄發生的戰爭。當時曹操在南方戰線失利,所以決定向西方拓展。馬超、韓遂等受消息影響,起兵抵抗,在關中潼關附近與曹軍發生大戰,最後曹操用計取勝,壓制關中。

  名稱:潼關之戰

  地點:關中潼關一帶

  時間:211年三月~九月

  參戰方:曹操軍、關西十一部聯軍

  結果:曹軍獲勝

  參戰方兵力:曹操軍十萬、關西聯軍十餘萬

  主要指揮官:曹操、馬超、韓遂

  別稱:渭南之戰

  參戰雙方

  守方:曹軍至少十數萬(包括王牌部隊虎豹騎兵)參戰的有夏侯淵、張郃、朱靈、曹仁、徐晃、曹洪等將領由曹操統領

  攻方:聯軍共十萬分為十部: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分別統領各部不相統屬

  巴蜀之戰(公元211年-214年)

  漢中之戰(公元219年)

  漢中之戰是東漢末年群雄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爭。由於漢中是益州北方的一個郡,接近三輔地區,而且易守難攻,因此劉備在214年平定益州後,於217年北攻佔領了曹操的漢中,戰事維持了兩年。最終,劉備佔據漢中,在秋天自立為漢中王。

  荊州之戰(公元219年)

  東漢末年的襄樊之戰,亦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荊州爭奪戰,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部將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佔據的襄陽、樊城的一次重要戰役。此戰中,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城、水淹七軍,重創曹魏,威震華夏,接著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最後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襄樊之戰,使得曹魏、蜀漢的實力受損,尤其是蜀漢,不但損兵折將、還丟失荊州,成為三國形勢的重要轉折點。此戰還導致蜀漢與東吳十餘年的同盟關係被打破、反目成仇,最後發生夷陵之戰。

  名稱:襄樊之戰

  地點:荊州

  時間:219年七月—219年十二月

  參戰方:曹操、孫權、劉備、梁郟、陸渾群盜

  結果:關羽失荊州被殺,孫劉聯盟破裂

  參戰方兵力:蜀漢約三萬、曹魏五萬以上東吳數萬

  傷亡情況:曹魏損失三萬以上、關羽全軍覆沒

  主要指揮官:曹仁、呂常、於禁、龐德、徐晃

  主要指揮官:關羽、趙累、樊友、孫狼

  主要指揮官:呂蒙、陸遜、潘璋、馬忠

  夷陵之戰(公元221年-222年)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南中平定戰(公元225年)

  諸葛亮南征,又稱南中平定戰,是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對南中發動平定南中的戰爭。當時朱褒、雍闓、高定等人叛變,南中豪強孟獲亦有參與,最後諸葛亮親率大軍南下,平定南中。

  名稱:諸葛亮南征

  地點:南中

  時間:225年

  參戰方:蜀漢、南中叛軍與各部軍團

  結果:平定南中

  主要指揮官:諸葛亮、朱褒、孟獲

  又名:南中平定戰

  典故:七擒孟獲

  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軍事行動。史書記載諸葛亮北伐曹魏時僅有兩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說法出現於小說《三國演義》,由於《演義》在民間的影響力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漸漸成為諸葛亮北伐的代名詞。

  巴蜀之戰(公元211年-214年)

  漢中之戰(公元219年)

  漢中之戰是東漢末年群雄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爭。由於漢中是益州北方的一個郡,接近三輔地區,而且易守難攻,因此劉備在214年平定益州後,於217年北攻佔領了曹操的漢中,戰事維持了兩年。最終,劉備佔據漢中,在秋天自立為漢中王。

  荊州之戰(公元219年)

  東漢末年的襄樊之戰,亦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荊州爭奪戰,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部將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佔據的襄陽、樊城的一次重要戰役。此戰中,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城、水淹七軍,重創曹魏,威震華夏,接著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最後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襄樊之戰,使得曹魏、蜀漢的實力受損,尤其是蜀漢,不但損兵折將、還丟失荊州,成為三國形勢的重要轉折點。此戰還導致蜀漢與東吳十餘年的同盟關係被打破、反目成仇,最後發生夷陵之戰。

  名稱:襄樊之戰

  地點:荊州

  時間:219年七月—219年十二月

  參戰方:曹操、孫權、劉備、梁郟、陸渾群盜

  結果:關羽失荊州被殺,孫劉聯盟破裂

  參戰方兵力:蜀漢約三萬、曹魏五萬以上東吳數萬

  傷亡情況:曹魏損失三萬以上、關羽全軍覆沒

  主要指揮官:曹仁、呂常、於禁、龐德、徐晃

  主要指揮官:關羽、趙累、樊友、孫狼

  主要指揮官:呂蒙、陸遜、潘璋、馬忠

  夷陵之戰(公元221年-222年)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南中平定戰(公元225年)

  諸葛亮南征,又稱南中平定戰,是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對南中發動平定南中的戰爭。當時朱褒、雍闓、高定等人叛變,南中豪強孟獲亦有參與,最後諸葛亮親率大軍南下,平定南中。

  名稱:諸葛亮南征

  地點:南中

  時間:225年

  參戰方:蜀漢、南中叛軍與各部軍團

  結果:平定南中

  主要指揮官:諸葛亮、朱褒、孟獲

  又名:南中平定戰

  典故:七擒孟獲

  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軍事行動。史書記載諸葛亮北伐曹魏時僅有兩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說法出現於小說《三國演義》,由於《演義》在民間的影響力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漸漸成為諸葛亮北伐的代名詞。

  九伐中原(公元249年-263年)

  公元234年(蜀漢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死於五丈原後,蜀國後主劉禪加封姜維右監軍、輔漢將軍,統率諸軍,進封平襄侯。隨後歷任司馬、鎮西大將軍,兼任涼州刺史、衛將軍、大將軍,朝廷授予符節。《三國誌》記載,公元238年—262年之間,姜維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

  名稱:姜維北伐或九伐中原

  地點:陝西、四川、甘肅等地

  時間:公元238年—262年之間

  參戰方:蜀漢、曹魏

  結果:蜀漢勝多敗少,軍隊損耗過大

  參戰方兵力:不詳

  主要指揮官:蜀漢:姜維;曹魏:鄧艾等

  陸遜北伐(公元227年-280年)

  陸遜北伐指的是僅有的4次與魏國作戰。

  三家歸晉(公元263年-280年)

  三家歸晉,實際上分為兩場戰役及一個事件,始於公元263年,終於公元280年:公元263年,魏滅蜀國。公元265年,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公元280年3月,晉滅吳。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