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楚條約:中國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外交條約
地緣政治是近幾年在中國開始出現的名詞,毛時代我們相信人定勝天,其實自力更生、上山下鄉、文化革命等等看似瞎折騰的行為,完全是為了排解被世界孤立後的無所作為。既然被孤立後無所作為,倒不如整合內部,階級鬥爭、反擊右傾翻案風等等,只不過是一次次的基因清理的過程。
一個陳舊的帝國,一個五千年來沒換過政策的帝國,就像一輛破舊的汽車,膛缸拉塞換機油整電路是必須的工作,而內部整合是每個企業內部挖潛的科學舉措,可惜換到國家這個層面,很多人就不理解了。
不知哪位牛逼匠說:治大國如烹小鮮,既然如此簡單,不知為何出了這麼多亡國之君。
而逃到那座孤島台灣的蔣委員長,就是這樣一位烹小鮮的大廚,可惜,毛澤東不這麼認為,治大國不是那麼簡單,尤其是這麼一個弱而大的國家。尤其是民風浮靡而人心渙散。
治大國,常常需要一點猛藥,普通的劑量完全配不上如此大的塊頭,那麼這個塊頭到底有多大呢?
提到國土面積,排在中國前面的有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其中美國962萬平方公里,這尼瑪其實跟中國一樣大啊好不好。
別管怎麼說了,就跟美國一樣大吧,也只是第三,怎麼大了????
其實看看地圖很有意思,兩個大塊頭的俄羅斯和加拿大,都離著北極很近,換句話說,都他嗎是高緯度區,高緯度說的啥意思,就是一個字:冷!
不懂的他們有多冷的,可以多看看天氣預報,他們每年沒多少好日子可以選擇,四季分明、風調雨順、春華秋實對他們基本就是扯淡,這地方就一句話:忒他媽的冷。
一個農耕文明下的中國人,對這種不能種地的土地,是一點也不羨慕的,所以實際上俄羅斯和加拿大的有效可使用領土,本質上沒有中國大,在古代一直沒有超越中國領土的穩定國家存在,而俄羅斯跟中國的交集,一開始就體現在領土上。
其實對於尼布楚條約的認知,中國人普遍認為大清打敗了俄國人,但依舊割地,還簽訂了不平等的條約。
其實真正叫苦的一直是俄方,毛子認為尼布楚條約不利於俄國,對俄而言是不平等條約,而認為後來的《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是對俄是真正平等的條約。而當時的中國則認為《尼布楚條約》是平等條約。贏了卻割讓土地這樣的傻事,一般都不會真正出現,而只出現在賊喊捉賊上,其實簡單講如果割地了,那俄國所得之地之前就應該是清朝領土,而尼布楚地區雖在以前為蒙古茂明安部落的遊牧地,但茂明安部落早在後金時已經內遷歸附,離開了尼布楚,當時尼布楚地區遊牧的是蒙古布裡特亞部落,他們並不屬於清朝,清朝也未對這一地區實行有效統治,因此談不上清朝割讓了本國領土給俄國,其實質只是一塊無主地。而且《尼布楚條約》簽訂時,喀爾喀蒙古也不屬於清朝。
現代中國歷史教科書上都宣稱黑龍江流域「自古以來都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有力的證明之一即明朝在這一帶設立的奴爾干都司。這是現代民族國家以現時觀念回放歷史的常有錯誤,當然這在政治上是有用的:因為堅持領土原則的辦法之一,就是硬說邊界早已存在、該區一貫屬於本國。奴爾干都司實際上,明朝對這一區域從未實施過有效的行政管理。明朝在東北的實際邊界局限在遼東一線。
歷史的特點是我們經常從後往前讀,也就是以後起的概念衡量、判斷早先的史事,並予以重新組織、詮釋。其實古代中國並沒有一個領土國家的觀念,即將國家統轄範圍設想為一個完整而不可分割的疆土。
中國自周代以來對疆域的認識是同心圓式的所謂「五服」,最外圍的地域是從來不進行直接行政管轄的,而實行羈縻政策。羈縻並非有效佔領,也不充分行使管轄權,中央僅滿足於邊疆部落的象徵性臣服,就對當地不施加任何政治壓力,所謂一切政治,悉因其俗,達到不改其本國之俗而屬於漢。這種臣屬今天常被理解為一種「有限度自治」,但實際上卻跟不統治沒什麼差別。
這種觀念不是領土國家,而更接近於「勢力範圍」。只要進貢、表示臣服,中央就不會干預,同時理解為這是對自己統轄權的默認。假如當地部落不危及邊境局勢,一般中央對這種鬆散的聯繫也毫不在意。
明朝的統治帶有強烈的漢人政治的色彩,在力所不能企及的非漢人居住區,決不努力建立直接的統治。朱元璋認為東北土地早寒,土曠人稀,不欲建置勞民,元明都是在遼河流域實行與內地類似的郡縣制,遼東以北不理民政,只設衛所,衛所長官均是女真部落酋長,以安撫羈縻,這實際上是一種不充分的宗主權。明設置奴兒干都司後不久也撤消了該機構,放棄了羈縻關係。
所以事實上《尼布楚條約》是清朝與俄羅斯為爭奪無主之地、劃定兩國邊界、安定邊疆居民而簽訂的條約,所以,康熙帝割地之說純屬無稽之談。
無主地誰先佔了就是誰的,尼布楚、雅克薩都是俄國建的城堡,從俄國角度來講,確屬於俄國。
由於戰爭地點雅克薩距離北京只有1800公里左右,而到莫斯科的距離則三倍於此,我們一般人通常以為這是俄國的手伸得太長,中國軍隊具有較近作戰的優勢。但實際上同緯度擴張的俄國人,遠比中國軍隊更能適應這一帶的自然環境。由於地形平坦,「俄國的氣候從北到南和從西到東,都沒有像西歐和中國那樣變化劇烈。歷史上諸大陸帝國如亞歷山大、羅馬、阿拉伯、土耳其、蒙古,其擴張大多是橫向沿緯度展開的,因為縱向跨緯度就意味著要適應差異很大的氣候帶、植被、水土,這通常都會影響戰鬥力。因此,當時清軍跨緯度北上作戰,其面臨的難度要大得多,在兩次雅克薩戰爭期間,清軍都是在黑龍江流域短暫的夏季發起進攻的,冬季基本是停止作戰的封鎖對峙狀態——《鹿鼎記》中清軍在嚴冬攻擊雅克薩城其實只是金庸先生的傑作而已 。
俄國在把它的國境向歐洲擴展的同時,也在向東方擴張;但是它向東的擴張,在一條漫長而單薄的交通線的盡頭處,於1689年被滿洲人遏制住了。
的確,在1916年西伯利亞大鐵路通車之前,俄國從莫斯科通向太平洋的交通線一直是「漫長而單薄的」,但更重要的是:它卻極為安全。這一交通線深在內陸,不會遭遇海洋勢力的攻擊,而內陸遊牧民族也極少能威脅到它。這足以使俄國在輸送自己政治軍事力量時保持一種雖然規模不大、但足夠穩定的態勢。相比起來,中國歷代對漠北、黑龍江流域的力量投放,卻時常是斷斷續續、若有若無的,並且時常被強大的遊牧民族所切斷,而一旦切斷,就只能聽任這一地區與中原完全斷絕政治聯繫
尼布楚談判之前,俄談判代表費要多羅戈羅文於1687.9.10到達烏丁斯克後接到6.24沙皇宮廷發出的新訓令,於此可見俄國驛遞系統大致從首都出發3個月可以到達黑龍江流域。而這是在西伯利亞道路泥濘的夏季,如果是冬季,則行動可以更為迅速,因為冬季是西伯利亞道路狀況最好的季節。1856年11月,美國人Perry Colins自彼得堡出發,在35天內抵達伊爾庫次克,行程5700公里;實際在路上28個晝夜,平均每天速度為200公里以上。鑒於俄國的道路系統在這180年內改善有限,這可以作為一個參照。當時清朝談判代表團,從北京到尼布楚則走了49天,兩相比較,雙方的投放能力並沒有特別大的差異。
1890年,契訶夫到遠東訪問,「我在阿穆爾河上航行時,就產生了這種感覺,彷彿我不是在俄國……至於說自然界,那也是獨特的、非俄羅斯的。……我們這些來自俄國的人,被看成是外國人。」類似的感想,清初時人也大抵類似,1658年被發配寧古塔的吳兆騫,描寫自己出關的感受是「敢望餘生還故國,獨憐多難累衰親。……姜女石前頻駐馬,傍關猶是漢家人。」(《出關》)顯然在他的感受中,寧古塔一帶無論如何已經不是「故國」,他甚至已經不大奢望能絕塞生還了,這個感受猶如我們現代人被發配去月球一樣。寧古塔在當時是令人談虎色變的極北流放之地,那麼更偏僻的黑龍江以北地區、庫頁島,漢人就更難以想像了,事實上甚至連罪犯都很少涉足這裡。
以當時的生產力條件和社會財富來看,清政府要是跟沙俄死磕的話,用不了幾年國庫就會被搾乾,就算是在近代戰爭中,那種自然環境條件下的作戰補給都是一個很大的難題,而且沙俄不是那種打一次就變乖的主,在這種情況之下穿鞋的不一定能耗過光腳的,。 所以當權者乾脆抱著"老子天朝上國不屑與爾等蠻夷扯皮"的心態見"好"就收算了。當時清的生產力不足以統治黑龍江以北的廣大土地,用優勢兵力打完了,卻無法治理,有什麼用?說割讓有些嚴重了,,看過譚其驤的地圖就知道了,,從貝加爾湖到庫頁島在清朝之前從來沒有真正管轄過, 清朝取得了額爾古納河東之地已經可以了 ,就是這樣東北邊疆還是地廣人稀。
康熙剛剛開創盛世,只能韜光養晦。當然,如果康熙和俄國打到底,有人一定會指責康熙窮兵黷武了。外興安嶺一帶自明朝以來,中央政府就一直沒有過實質性的有效統治,《尼布楚條約》中國是作出一些讓步,但這不是什麼「出賣」. ,要知道中國不是康熙皇帝,可能連包頭,烏魯木齊,拉薩都是別人的,更不用癡心妄想什麼尼布楚了。從當時的情況來說,康熙的決定是有道理的,塞外苦寒之地,又無甚可用處,派兵佔據糜費錢糧,何苦。既然已經戰而勝之,不如趁勢締結和約,從後果來看,東北因此避免戰禍達百年之久。要知道,康熙年間的人,並沒有現代人那麼完整的主權意識。事實是:在遇到清朝之前,俄羅斯在北亞的領土擴張,可謂相當迅速,毫無阻力,一直擴張到了黑龍江(阿穆爾河)南岸。而清朝與俄羅斯簽訂了《尼布楚條約》之後,徹底終結了俄羅斯在北亞擴張的第一階段。即使清朝末年,喪權辱國,可是,直到清朝滅亡,清朝也保住了阿穆爾河(黑龍江)南岸的絕大多數領土。由此可見《尼布楚條約》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