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年齡代稱是什麼? | 陽光歷史

 

A-A+

中國古代的年齡代稱是什麼?

2016年04月05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257 次

  我們在閱讀古代典籍、小說、詩詞時,往往會遇到年齡代稱問題。這些代稱都有出處,不少代稱至今仍在沿用。

  不滿週歲稱「襁褓」。「襁褓」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兩至三歲稱「孩提」。「孩提」,指兒童、幼兒。男孩八歲、女孩七歲,稱「始齔」指小孩換牙。男孩七八歲亦稱「垂髫」,指男孩下垂的頭髮。關於男子的年齡代稱,還有這樣的說法:「人生十歲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有人註釋說:「十歲曰幼,時始可學也。」後來沿稱十歲為「幼學之年」。青年男子二十歲,還不健壯,稱「弱冠」,表示還年輕,但可以戴帽子了。「三十曰壯有室」,是說男子三十歲已經成熟,可以結婚成家了。關於女子的年齡代稱,有這樣一些說法:女孩子十三四歲稱豆蔻年華。豆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似芭蕉,淡黃色,果實扁球形,種子像石榴子,有香味,果實和種子均可入藥。

  豆蔻年華之說源於唐代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女孩子十五歲稱「及笄之年」。笄,是古代用來插頭髮的一種簪子。女子十五歲時開始以簪結髮,舉行「笄禮」與男子二十歲舉行的「冠禮」一樣。女孩子十六歲稱「破瓜之年」。關於「破瓜」的說法,是因為古代文人拆「瓜」字為二八,所以「破瓜」便成了十六歲的代稱,多用於女子,有時也用於男子,但指的卻是六十四歲的男子,因為八八六十四。北宋呂巖贈張泊詩中說:「功成當在破瓜年」,指的便是六十四歲。女孩子二十歲上下稱「花信年華」。「花信」,指花期。

  人們現在還經常說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則是出自孔子晚年總結自己一生經歷時說的一段話(《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說人年至三十歲,該學有所成,有所作為。人到四十歲,能明辨是非,不致迷惑。人到五十歲,懂得了天命,認識了命運。人至六十歲,聽到別人的話,就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意。六十歲還通稱「花甲之年」,則是根據天干、地支,錯綜交互,六十年為一花甲子,故名。

  七十歲稱「古稀之年」,是因為杜甫《曲江》詩中有:「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古代對於「耄耋之年」的解釋比較寬泛,時間跨度頗長。從六十歲到九十歲,各家說法不一。現在人們通常把「耄耋之年」解釋為七八十歲、八九十歲,泛指年老,高壽。「期頤」是百歲老人的代稱。源於《禮·曲禮》:「百年日期頤」。1978年初,郭沫若和華羅庚曾有過一次關於壽稱的談話。華羅庚說:「古人對高壽之人給予美稱,如稱七十為『古稀』,八十歲九十歲為『耄耋』,百歲為『期頤』。

  如果未到整數,只有七十七歲、八十八歲、九十九歲,該怎麼稱呼呢?」郭老說:「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求助於數學和文字學了。有人把七十七歲稱為『喜壽』八十八歲稱為『米壽』,九十九歲稱為『白壽』。」華羅庚問:「這是為什麼?」郭老解釋道:「原來這是三個字謎。七十七歲可猜為『喜壽』,這是因為『喜』的草體看上去便是『七十七』;『米壽』一看形體就知道,『米』字可拆為『八十八』;『白壽』可猜為九十九歲,因為『白』字是『百』字短一。」

  如果看到「乙壽」的代稱,您能猜出是指多大年紀嗎?著名學者、楚辭專家、現已94歲高齡的文懷沙老先生說:「乙壽」是指89歲。這是因為「乙」字比「九秩」(即九十)的「九」字只差一撇,故稱。還有,108歲稱為「茶壽」。這是因為「茶」字上面的「」,形似「廿」,下面可拆為「八十八」,加在一起為108。1983年,我國的兩位大哲學家馮友蘭和金岳霖都是88歲,這兩位同庚好友都做了「米壽」。馮友蘭寫了一副壽聯送給金岳霖。其中上聯是:「何止於米,相期以茶。」意思是說,不能僅僅止於「米壽」,期望你我都能活到「茶壽」。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