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青是誰?明代揚州八大美女之一的馮小青簡介
馮小青,名玄,字小青。明代萬曆年間南直隸揚州(今屬江蘇)人。嫁杭州豪公子馮生妾。諱同姓,僅以字稱。工詩詞,解音律。為大婦所妒,徙居孤山別業。親戚勸其改嫁,不從,淒怨成疾,命畫師畫像自奠而卒,年十八。
人物小傳
幼年
馮小青,廣陵(今揚州)的世家女。
馮小青的童年就在廣陵的太守府度過,生活富足。馮小青自小生得秀麗端雅,聰穎伶俐,深得父母的寵愛。馮小青的母親也是大家閨秀出身,善於舞文弄墨、撫琴彈弦,只有馮小青這麼一個寶貝女兒,自然是看得比眼珠子還重。從小對她悉心培育,一心盼望她長成一個才貌出眾的姑娘。馮小青十歲那年,太守府中來了一個化緣的老尼,這老尼一身一塵不染的灰布袈裟,慈眉善目,她見馮小青聰明可愛,就將她喚到身邊。馮小青覺得這老尼慈祥可親,也就非常樂意地站在她面前。老尼撫著馮小青的頭,緩緩開口說:「小姐滿臉穎慧,命相不凡,我教你一段文章,看你是否喜歡?」馮小青好奇心正強,聽她說要教自己文章,饒有興致地點點頭,專注地抬頭看著老尼。老尼清了清嗓子,閉目合手,念了一大段佛經。老尼念完後,睜開眼睛看了看馮小青,馮小青知是在考自己,當即也閉了眼,把剛才老尼念的佛經複述了一遍,竟然是一字不差。
老尼臉露驚詫之狀,隨即搖了搖頭,口誦一聲「阿彌陀佛」,轉身對著馮小青母親鄭重地說道:「此女早慧命薄,願乞作弟子;倘若不忍割捨,萬勿讓她讀書識字,也許還可有三十年的陽壽!
家道變故
誰料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借「靖難」之名奪得了建文帝的皇位。朱棣進軍南京時,馮小青之父作為建文帝之臣,曾帶兵堅決阻擋。當朱棣取得天下後,馮家自然成了他的刀下鬼,株連全族。年方及笄的馮小青當時恰隨一遠房親戚楊夫人外出,倖免於難,慌亂之中,隨著楊夫人逃到了杭州。在杭州城裡,馮小青舉目無親,只好寄居到一個曾與馮父有過一回交往的本家馮員外家中。馮員外是經營絲綢生意的富殷,家大業大,見馮小青孤身一人,楚楚可憐,就收留了她。
情感經歷
住進了馮家,吃穿住都不用發愁了,可一夜之間從太守千金淪落為寄人籬下的孤女,使馮小青一直沉浸在悲痛憂鬱之中。轉眼到了元宵燈節,馮員外家張燈結綵,好不熱鬧。到馮家來走親戚的楊夫人,也就是曾帶馮小青來杭州的那位夫人,見小青一個人悶坐在屋中,就硬把她拉了出來看燈。馮家大少爺馮通是個精通文墨的儒商,趁著佳節燈會大顯身手,制了不少謎語掛在燈上。待馮小青出來時,燈謎已被猜中大半,她走近看時,被一條謎語的謎面吸引住了:
話雨巴山舊有家,逢人流淚說天涯;
紅顏為伴三更雨,不斷愁腸並落花。
這條燈謎的謎底一下子就被馮小青猜中了,但更吸引她的倒是這首絕句體的謎面,彷彿是她此時心境的寫照,不由地站著發呆。
馮小青異樣的神情被制謎的馮家大少爺看在眼裡,不禁升出一股憐惜之情。他早知道家裡住進了一個遇難的小姐,聽人說是如何才貌雙全,無奈自己是有婦之夫,不敢隨意造訪。今見到馮小青,他馬上猜出了她的身份。
老尼臉露驚詫之狀,隨即搖了搖頭,口誦一聲「阿彌陀佛」,轉身對著馮小青母親鄭重地說道:「此女早慧命薄,願乞作弟子;倘若不忍割捨,萬勿讓她讀書識字,也許還可有三十年的陽壽!
家道變故
誰料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借「靖難」之名奪得了建文帝的皇位。朱棣進軍南京時,馮小青之父作為建文帝之臣,曾帶兵堅決阻擋。當朱棣取得天下後,馮家自然成了他的刀下鬼,株連全族。年方及笄的馮小青當時恰隨一遠房親戚楊夫人外出,倖免於難,慌亂之中,隨著楊夫人逃到了杭州。在杭州城裡,馮小青舉目無親,只好寄居到一個曾與馮父有過一回交往的本家馮員外家中。馮員外是經營絲綢生意的富殷,家大業大,見馮小青孤身一人,楚楚可憐,就收留了她。
情感經歷
住進了馮家,吃穿住都不用發愁了,可一夜之間從太守千金淪落為寄人籬下的孤女,使馮小青一直沉浸在悲痛憂鬱之中。轉眼到了元宵燈節,馮員外家張燈結綵,好不熱鬧。到馮家來走親戚的楊夫人,也就是曾帶馮小青來杭州的那位夫人,見小青一個人悶坐在屋中,就硬把她拉了出來看燈。馮家大少爺馮通是個精通文墨的儒商,趁著佳節燈會大顯身手,制了不少謎語掛在燈上。待馮小青出來時,燈謎已被猜中大半,她走近看時,被一條謎語的謎面吸引住了:
話雨巴山舊有家,逢人流淚說天涯;
紅顏為伴三更雨,不斷愁腸並落花。
這條燈謎的謎底一下子就被馮小青猜中了,但更吸引她的倒是這首絕句體的謎面,彷彿是她此時心境的寫照,不由地站著發呆。
馮小青異樣的神情被制謎的馮家大少爺看在眼裡,不禁升出一股憐惜之情。他早知道家裡住進了一個遇難的小姐,聽人說是如何才貌雙全,無奈自己是有婦之夫,不敢隨意造訪。今見到馮小青,他馬上猜出了她的身份。
馮通走近小青,輕聲問道:「小姐是否已猜中這則燈謎?」馮小青猛地被驚醒,轉頭一看,是一位風度儒雅的年輕公子,不由得臉一紅,低聲答道:「可否是紅燭?」馮通含笑點頭,讚道:「小姐好悟性。」馮小青不好意思地走開了。
幾天後,杭州城裡下了一場春雪。雪花飄落,到處銀裝素裹。馮小青的屋外有幾樹白梅,這時梅花正迎雪吐蕊,清香溢滿小院。馮小青自幼就偏愛梅花,尤其是白梅。在廣陵舊宅她的閨閣前就種著一大片梅樹,每到梅花飄香時,她總喜歡留連其間,享受那份雅韻。飄落異鄉,又見到了熟悉的梅花映雪,她沉悶的心情閃出一片晴朗。於是找了一個瓷盆走出房間,到院中的梅樹叢中,十分用心地從梅花瓣上收集晶瑩的積雪,準備用來燒梅雪茶。這也是她過去常做的一件趣事。
就在這時,也有愛梅雅好的馮通走進了小院,他是特意來看梅花的。兩個愛梅人在雪地梅樹下不期而遇,似乎都沒有感到驚異,只是會心地相對一笑。於是,馮通開始幫著小青一同拂掃梅雪,同時零零散散地侃著梅花的趣聞和吟梅的詩詞。不知不覺中,就收到了滿滿一盆梅花雪。馮小青略帶羞澀地邀請馮通進屋一同燒煮品嚐梅雪茶,馮通欣然領命。兩個人在一起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燒雪、品茶、談詩,情融意恰。有了那次傾談後,馮通情不自禁地總想找機會接近小青。小青覺得馮通文雅知禮,又善暖人心,因此也十分樂意馮通來看她。
如此一來,馮通三天兩頭瞞著妻子崔氏來會小青,小青的小屋中從此充滿了生機。終於,兩人的感情發展到如火如荼的地步,彼此不忍再暗中相會、日日別離,在春天來臨時,馮通向父親提出了納妾的要求。馮員外原本對聰明可人的小青就頗有好感,加之馮通的原配夫人崔氏婚後三年不曾生育,因此爽快地應充了馮通娶小青為妾的婚事。崔氏對此雖然耿耿於懷,但既然老爺子點了頭,她也奈何不得,只在暗中切齒發恨。
小青與馮通有了名正言順的關係,益發朝朝夕夕相伴相守。馮小青一個名門千金,嫁給商賈人家為妾,說來有些委屈。馮通對她那般輕憐蜜愛,她也就非常知足了,滿以為劫難已過,否極泰來。在風光旖旎的西子湖畔,重新抓住了幸福的人生。不料好景不長,新婚蜜月剛過,馮通的原配夫人崔氏就開發施展她大少奶奶的威風了。
小青與馮通有了名正言順的關係,益發朝朝夕夕相伴相守。馮小青一個名門千金,嫁給商賈人家為妾,說來有些委屈。馮通對她那般輕憐蜜愛,她也就非常知足了,滿以為劫難已過,否極泰來。在風光旖旎的西子湖畔,重新抓住了幸福的人生。不料好景不長,新婚蜜月剛過,馮通的原配夫人崔氏就開發施展她大少奶奶的威風了。
先是對馮通的行動嚴加約束,繼而又對馮小青的生活挑三揀回。小青口味清淡,不習慣於馮家油膩的飲食,所以馮通常讓廚子另外燒一些合小青口味的小菜。這天,廚子為小青單獨炒的菜被崔氏看見了,她故意斥責廚子道:「馮家有大魚大肉,誰讓你還燒這些沒油腥的菜,想丟馮家的面子嗎?以後不許再燒!」說完,把那兩盤菜狠狠地倒在了污水池中。
史籍文載
馮小青,據清初《女才子書》中記載,本名玄玄,明晚期人,大致生於萬曆晚期,其有事跡記於張岱《西湖夢尋》之《小青佛捨》一篇:
小青,廣陵人。十歲時遇老尼,口授《心經》,一過成誦。
尼曰:「是兒早慧福薄,乞付我作弟子。」母不許。長好讀書,解音律,善弈棋。誤落武林富人,為其小婦。大婦奇妒,凌逼萬狀。一日攜小青往天竺,大婦曰:「西方佛無量,乃世獨禮大士,何耶?」小青曰:「以慈悲故耳。」大婦笑曰:「我亦慈悲若。」乃匿之孤山佛捨,令一尼與俱。小青無事,輒臨池自照,好與影語,絮絮如問答,人見輒止。故其詩有「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之句。後病瘵,絕粒,日飲梨汁少許,奄奄待盡。乃呼畫師寫照,更換再三,都不謂似。
後畫師注視良久,匠意妖纖。乃曰:「是矣。」以梨酒供之榻前,連呼:「小青!小青!」一慟而絕,年僅十八。遺詩一帙。大婦聞其死,立至佛捨,索其圖並詩焚之,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