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光緒帝的死亡真相:關於光緒之死的幾種說法 | 陽光歷史

 

A-A+

解讀光緒帝的死亡真相:關於光緒之死的幾種說法

2016年01月23日 歷史謎團 暫無評論 閱讀 422 次

    慈禧太后:

      孝欽顯皇后(1835年—1908年),名杏貞,葉赫那拉氏,咸豐帝妃嬪,同治帝生母,父葉赫那拉·惠征。為自1861年至1908年間清朝的實際統治者,統治期間發動政變兩次,立皇儲兩次。掌權時間在清朝僅次於康熙與乾隆,在中國史上排名第四,史上的無冕女皇。

  咸豐二年(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次年晉封懿嬪,咸豐六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詔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咸豐十一年,咸豐帝崩逝後,與慈安太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曰慈禧皇太后,後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除掉顧命八大臣。同治即位後,以聖母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期間收復新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發展洋務運動,清政府進入平靜時期「同治中興」。

  1875年同治崩逝後,擇其侄子愛新覺羅·載湉(光緒帝)為繼承人,繼續垂簾聽政。1884年甲申易樞恭親王被罷免,又因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而開始一人獨掌大權。後於1889年撤簾歸政;1898年發動戊戌政變再度垂簾聽政。1900年庚子國變後,決心改革,實施「清末新政」。1908年,光緒帝崩逝後,即日尊為太皇太后,次日崩逝,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由於在其47年的統治期間,清朝除了太平天國等內亂外,正值世界動盪,飽受外國侵略,加上中國傳統對於女性執政的負面意見,頗受爭議。近年來,史學界逐漸開始有人提出應對慈禧當政提出多元化的評價。但她在大多數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位負面人物。

  光緒帝: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zǎi tian)(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光緒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後由慈禧太后一人垂簾,直至光緒帝十八歲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緒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掌控,未曾掌握實權。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光緒帝打算依靠袁世凱牽制住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這一股勢力,但反被袁世凱出賣,從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故稱「百日維新」。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暴崩,享年38歲,葬於清西陵的崇陵。

  光緒帝親兄弟有六人:長兄載瀚、三弟、四弟載洸均早殤;五弟載灃,世襲醇親王;六弟載洵;七弟載濤。清朝最後的攝政王載灃就是光緒皇帝的弟弟,同時也是溥儀的父親,光緒皇帝的父親醇親王奕譞死後載灃襲爵為醇親王,是清朝最後實際的統治者。

  由於在其47年的統治期間,清朝除了太平天國等內亂外,正值世界動盪,飽受外國侵略,加上中國傳統對於女性執政的負面意見,頗受爭議。近年來,史學界逐漸開始有人提出應對慈禧當政提出多元化的評價。但她在大多數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位負面人物。

  光緒帝: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zǎi tian)(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光緒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後由慈禧太后一人垂簾,直至光緒帝十八歲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緒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掌控,未曾掌握實權。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光緒帝打算依靠袁世凱牽制住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這一股勢力,但反被袁世凱出賣,從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故稱「百日維新」。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暴崩,享年38歲,葬於清西陵的崇陵。

  光緒帝親兄弟有六人:長兄載瀚、三弟、四弟載洸均早殤;五弟載灃,世襲醇親王;六弟載洵;七弟載濤。清朝最後的攝政王載灃就是光緒皇帝的弟弟,同時也是溥儀的父親,光緒皇帝的父親醇親王奕譞死後載灃襲爵為醇親王,是清朝最後實際的統治者。

  光緒和慈禧遺體被一起供奉在一間香煙繚繞的屋子裡,兩張陰森恐怖的臉,遺體兩旁分別站著擎刀而站的清廷侍衛,前面或跪或躬身俯首著幾位如喪考妣的大臣。

  刊行於1908年報紙所顯示的場景與當時美國《紐約時報》對這一事件的文字報道相呼應:

  「流傳了三千年的傳統喪葬儀式宣告了皇帝陛下和皇太后的過世。臨終時,雖然在他們身邊圍繞著一群身份低下的守護者,但他們卻很孤單地、未被人注意地死去了,因為這些看護者不能接近他們神聖的君主,與他們的主子保持著一丈以上的距離。」

  「清國皇帝死亡的直接原因據說是神經衰弱症。當快斷氣時,皇帝陛下拒絕讓別人把他搬到長壽宮去,這違背了大清國的先例。因為每當清國統治者死去時都被指定放入這個宮殿中。終於,他在還沒穿上在這種場合應該穿上的壽衣之前就斷氣了。慈禧皇太后於下午2點鐘去世……清國官方已正式宣佈皇太后駕崩,而官方剛剛才宣佈了光緒皇帝的死訊……但這裡的人們相信,在官方向外頒布訃告前,皇帝陛下和皇太后已經死了很長時間了。」

  慈禧太后是正常的生老病死,但是光緒帝可不是了,光緒的死下面給大家做個介紹:

  在距今100年前的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名義上是清朝皇帝而實際上卻被囚禁在瀛台的光緒帝和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太后幾乎同時死去。皇帝死於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時(下午五至七時),太后死於十月二十二日未時(下午一至三時),相距不到20個小時。對於光緒帝的死因一直眾說紛紜,成百年懸疑。如今,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研究人員將謎底一層層揭開……

  ■被毒害致死說

  據當年接近宮廷的人回憶,光緒帝本身病症不至於死亡,疑被慈禧、袁世凱或李蓮英等所謀殺。

  其中名醫屈桂庭說,光緒死前三天「在床上亂滾」、「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此系與前病絕少關係」(《診治光緒帝秘記》)。

  根據戴逸先生的研究,提供證言的有長期陪侍光緒的起居注官惲毓鼎,有給光緒帝治病的醫生,有內務府大臣增崇的兒子,有光緒帝繼承人宣統,有陪侍慈禧的德齡,還有早就預言光緒之死的晚清高官伍廷芳。眾口一詞,都認為光緒被毒害而死。因此,在距今30年前,歷史學界和社會上大多數人都相信此說。

  戴逸先生指出:「這許多人所說雖然在細節上有不同和矛盾之處,但都猜測或肯定光緒是被毒害致死的。兇手是誰?多數說是慈禧,也有人說是袁世凱或李蓮英。」

  慈禧太后是正常的生老病死,但是光緒帝可不是了,光緒的死下面給大家做個介紹:

  在距今100年前的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名義上是清朝皇帝而實際上卻被囚禁在瀛台的光緒帝和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太后幾乎同時死去。皇帝死於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時(下午五至七時),太后死於十月二十二日未時(下午一至三時),相距不到20個小時。對於光緒帝的死因一直眾說紛紜,成百年懸疑。如今,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研究人員將謎底一層層揭開……

  ■被毒害致死說

  據當年接近宮廷的人回憶,光緒帝本身病症不至於死亡,疑被慈禧、袁世凱或李蓮英等所謀殺。

  其中名醫屈桂庭說,光緒死前三天「在床上亂滾」、「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此系與前病絕少關係」(《診治光緒帝秘記》)。

  根據戴逸先生的研究,提供證言的有長期陪侍光緒的起居注官惲毓鼎,有給光緒帝治病的醫生,有內務府大臣增崇的兒子,有光緒帝繼承人宣統,有陪侍慈禧的德齡,還有早就預言光緒之死的晚清高官伍廷芳。眾口一詞,都認為光緒被毒害而死。因此,在距今30年前,歷史學界和社會上大多數人都相信此說。

  戴逸先生指出:「這許多人所說雖然在細節上有不同和矛盾之處,但都猜測或肯定光緒是被毒害致死的。兇手是誰?多數說是慈禧,也有人說是袁世凱或李蓮英。」

  ■正常死亡說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對清宮檔案大規模整理發掘工作的開展,歷史學家、檔案學家、醫學專家共同合作,仔細收集和研究光緒的脈案和藥方,探索其一生的健康情況,卻得出了與被毒死說截然相反的結論。

  專家們認為光緒一生身體虛弱,百病叢生,久治不愈。詳考清宮醫案,專家們用現代醫學的語言來說,光緒是受肺結核、肝病、心臟病、風濕等慢性病長期折磨,致使身體的免疫力嚴重缺失,釀成了多系統的疾病,最終造成心肺功能衰竭,合併急性感染而死亡。

  1980年,有關部門清理並重新封閉了崇陵,對光緒的遺骨做過簡單檢測,沒有發現外傷痕跡亦無中毒表現,故只能以脈案作分析。光緒之死屬於正常死亡,遂成定論。

  ■科學研究證實:砷中毒而死

  2003年,中央電視台清史紀錄片攝制組到易縣清西陵採訪,得知1980年曾對清光緒帝及隆裕皇后所葬崇陵棺槨(於1938年被盜)進行清理並重新封閉,而光緒及隆裕皇后的頭髮被移至棺槨外,在清西陵管理處文物庫房保存至今。經與北京市公安局法醫鑒定中心專家研討,徵得文物部門同意,提取多根光緒帝頭發送至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反應堆工程研究室設計所進行測試。

  中央電視台清史紀錄片攝制組、清西陵文物管理處、中國原子能科學院反應堆工程研究設計所和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鑒定中心四個單位開始共同合作,組成「清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組,運用最先進的技術,採用最精密的儀器,對光緒遺體的頭髮、遺骨、衣服以及墓內外環境進行反覆的檢驗和縝密的分析研究。

  課題組運用偵查破案的思維方式,根據信息的產生、傳遞、處理、還原、應用等原理,充分利用「中子活化」、「X射線螢光分析」、「原子螢光光度」、「液相色譜/原子吸收聯用」等一系列現代專業技術手段,通過開展綜合分析、模擬實驗、雙向推理、多維論證等多項工作,對西陵保存的光緒頭髮、衣物、遺骨進行檢測和研究。

  ■頭髮中砷含量是健康人的2000多倍

  最初,專家們通過核分析方法測定光緒帝的兩小縷頭髮,初步檢驗發現頭髮中的砷含量明顯高於正常值,是當代健康人的2000多倍,且高含量截段分佈異常。

  為驗證光緒帝的頭髮砷含量是否異常,研究人員分別提取了隆裕皇后、一清代草料官及當代人的頭髮樣本分別進行同時代、同環境、同性別發砷測試,結果證實,光緒帝的幾處頭髮截段中最高砷含量不僅遠遠高於當代人樣本,也分別是隆裕皇后的261倍和清代草料官的132倍。

  為驗證光緒帝頭髮中的異常砷含量是否因長期服用中藥雄黃等而導致慢性砷化物中毒所造成,研究人員又將其與當代慢性砷化物中毒的人發砷進行了對比實驗,結果顯示,光緒帝的頭髮上最高含砷量是慢性中毒患者最高含量的66倍,且砷分佈曲線與慢性砷化物中毒者的砷分佈曲線完全不同。由此證實:光緒帝頭髮中的高含量砷既屬異常現象,又非自身服藥引起慢性砷化物中毒而成。而光緒帝頭髮上的大量砷元素的唯一來源,則是光緒帝的屍體。

  ■遺骨和衣物均檢測出砷

  研究人員還對提取的光緒帝的遺骨進行了表面附著物的刮取與檢測,結果表明,其中兩塊遺骨(一塊肩胛骨和一塊脊骨)表面沾染了大量的砷,說明這些砷確實來源於腐敗屍體。

  隨後,研究人員對光緒帝的隨葬衣物進行了砷的分佈的檢驗。光緒帝的送檢衣物共有五件,其中四件上衣(或外衣),一條褲子。由於年代已久,五件衣物除龍袍保存狀態尚為良好外,其餘三件內衣均已嚴重腐爛。根據屍體腐敗對穿著衣物侵蝕由內向外會逐步減輕的一般規律,研究人員依次推定出四件上衣由內到外的穿著順序。隨後依照物質吸附和信息轉換還原原理,對接近光緒帝屍體特殊部位的衣物分別取樣,進行了砷的分佈的檢驗。

  檢測數據結果表明:從同一件內衣看,每件衣物的胃區部位、繫帶和領肩部位的含砷量都高於其他部位;從穿著層次看,裡層衣物的含砷量大大高於外層;從屍體的特殊部位看,衣物掉落下來的殘渣(胃腸內容物)的砷含量極高。這說明,大量的砷化合物曾存留於光緒帝屍體的胃腹內,並在屍體腐敗過程中由裡向外侵蝕衣物,由此造成胃腹部位衣物的高含砷。

  實驗結果表明:光緒帝攝入的砷化物是劇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而其腐敗屍體僅沾染在部分衣物和頭髮上的砒霜總量就已高達約201.5毫克。根據相關研究,人口服砒霜(三氧化二砷)60-200毫克就會中毒死亡。光緒帝攝入體內的砒霜總量明顯大於致死量。至此,光緒帝死因終於破解,即:光緒帝系砒霜中毒死亡。

  相關閱讀

      誰毒死光緒?仍舊是個謎

  公元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11月,瀛台囚徒光緒皇帝和大清朝的實際掌權者慈禧太后相繼死去。一對母子,兩個政敵,一個是38歲的盛年,一個是78歲的老者,他們的死相隔不到20小時。這僅僅是歷史的巧合嗎?

  100年前,光緒帝被謀殺的說法就開始在民間流傳。但直到上世紀80年代,史學界的研究還基本認定光緒是因常年體弱,自然死亡。今天,人們對歷史的認識終於被科學的證據再次更新。

  2008年11月,由清西陵文物管理處、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反應堆工程研究設計所、中央電視台清史紀錄片攝制組和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鑒定中心四個單位的相關人員組成的「清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組,正式向外界公佈了《清光緒帝死因研究工作報告》。他們運用核分析法和法醫學手段對光緒的頭髮、骨骼、衣物進行了科學的檢驗,認定光緒帝確是被砒霜毒殺。

  一場版本眾多的謀殺案

  民間對光緒之死的種種說法雖然在細節上有諸多區別,但都認為是被毒死的。兇手是誰?有人說是袁世凱或李蓮英,但多數說是慈禧。

  其實,早在1904年,清朝外務部右侍郎伍廷芳就對日本公使內田康哉透露:「光緒會死在慈禧之前。」長期陪侍光緒皇帝的惲毓鼎在《崇陵傳信錄》中記載了一則親歷故事,印證了伍廷芳的話:光緒死前十一天,慈禧生日,光緒率百官賀壽。但慈禧拒絕見光緒。「時太后病洩瀉數日矣,有(zen)上者謂帝聞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爾死。』」可見,慈禧當時心意已決。

  據名醫屈桂庭所著《診治光緒帝秘記》,光緒死前三天,「在床上亂滾」,「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舌焦黃」,「此系與前病絕少關係」。

  光緒死去當天,紫禁城內也有怪事發生。《啟功口述歷史》一書記載,當日禮部尚書溥良(啟功曾祖父)在太后住所外侍疾,親見一個太監端著一個蓋碗從樂壽堂出來。溥良問這個太監端的是什麼,太監答:「是老佛爺賞給萬歲爺的塌喇(酸奶)。」送後不久,太監小德張(張蘭德)就向太醫院正堂宣佈光緒皇帝駕崩了。

  晚清內務府大臣增崇的兒子回憶,他幼年時適逢光緒之喪,他父親接到光緒死的消息後,跟叔叔們說:「就是不對,前天,天子受次席總管內務大臣繼祿所帶的大夫請脈,沒聽說有什麼事。」「一位叔父說:『這簡直可怕啦!』另一位叔父說:『這裡頭有什麼事兒罷!』我父親歎了一口氣,又搖搖頭說:『這話咱們可說不清啦!』」

  光緒死後,穿戴入殮,一反常規,都由宮內太監一手包辦,未讓內務府插手。屍體被悄無聲息移入宮中,入殮之際究竟是什麼樣,無人能知其詳。

  實驗結果表明:光緒帝攝入的砷化物是劇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而其腐敗屍體僅沾染在部分衣物和頭髮上的砒霜總量就已高達約201.5毫克。根據相關研究,人口服砒霜(三氧化二砷)60-200毫克就會中毒死亡。光緒帝攝入體內的砒霜總量明顯大於致死量。至此,光緒帝死因終於破解,即:光緒帝系砒霜中毒死亡。

  相關閱讀

      誰毒死光緒?仍舊是個謎

  公元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11月,瀛台囚徒光緒皇帝和大清朝的實際掌權者慈禧太后相繼死去。一對母子,兩個政敵,一個是38歲的盛年,一個是78歲的老者,他們的死相隔不到20小時。這僅僅是歷史的巧合嗎?

  100年前,光緒帝被謀殺的說法就開始在民間流傳。但直到上世紀80年代,史學界的研究還基本認定光緒是因常年體弱,自然死亡。今天,人們對歷史的認識終於被科學的證據再次更新。

  2008年11月,由清西陵文物管理處、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反應堆工程研究設計所、中央電視台清史紀錄片攝制組和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鑒定中心四個單位的相關人員組成的「清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組,正式向外界公佈了《清光緒帝死因研究工作報告》。他們運用核分析法和法醫學手段對光緒的頭髮、骨骼、衣物進行了科學的檢驗,認定光緒帝確是被砒霜毒殺。

  一場版本眾多的謀殺案

  民間對光緒之死的種種說法雖然在細節上有諸多區別,但都認為是被毒死的。兇手是誰?有人說是袁世凱或李蓮英,但多數說是慈禧。

  其實,早在1904年,清朝外務部右侍郎伍廷芳就對日本公使內田康哉透露:「光緒會死在慈禧之前。」長期陪侍光緒皇帝的惲毓鼎在《崇陵傳信錄》中記載了一則親歷故事,印證了伍廷芳的話:光緒死前十一天,慈禧生日,光緒率百官賀壽。但慈禧拒絕見光緒。「時太后病洩瀉數日矣,有(zen)上者謂帝聞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爾死。』」可見,慈禧當時心意已決。

  據名醫屈桂庭所著《診治光緒帝秘記》,光緒死前三天,「在床上亂滾」,「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舌焦黃」,「此系與前病絕少關係」。

  光緒死去當天,紫禁城內也有怪事發生。《啟功口述歷史》一書記載,當日禮部尚書溥良(啟功曾祖父)在太后住所外侍疾,親見一個太監端著一個蓋碗從樂壽堂出來。溥良問這個太監端的是什麼,太監答:「是老佛爺賞給萬歲爺的塌喇(酸奶)。」送後不久,太監小德張(張蘭德)就向太醫院正堂宣佈光緒皇帝駕崩了。

  晚清內務府大臣增崇的兒子回憶,他幼年時適逢光緒之喪,他父親接到光緒死的消息後,跟叔叔們說:「就是不對,前天,天子受次席總管內務大臣繼祿所帶的大夫請脈,沒聽說有什麼事。」「一位叔父說:『這簡直可怕啦!』另一位叔父說:『這裡頭有什麼事兒罷!』我父親歎了一口氣,又搖搖頭說:『這話咱們可說不清啦!』」

  光緒死後,穿戴入殮,一反常規,都由宮內太監一手包辦,未讓內務府插手。屍體被悄無聲息移入宮中,入殮之際究竟是什麼樣,無人能知其詳。

  脈案難記實情

  20世紀80年代,清史研究更加重視清宮檔案。歷史學家、檔案學家和醫學家合作,仔細研究光緒的脈案和藥方,得出的結論是光緒一生體弱,最後久治不愈而死。

  光緒的病案顯示,其十五六歲已弱不禁風,二十七八歲患耳鳴腦響,漸次加重,又長期遺精。光緒帝自己所寫的《病原述略》中也說:「遺精之病將二十年,前數年每月必發十數次,近數年每月不過二三次,且有無夢不舉即自遺洩之時,冬天較甚。」

  戊戌變法失敗以後,光緒帝被長期軟禁於瀛台, 生活十分清苦。御前所列菜餚雖多,但大多腐臭,不能進口。光緒居所年久失修,四處透風,隆冬天氣並無爐火,寒冷至極。

  專家們認為,政治上的失意使光緒十分痛苦,加上在囚禁中身體飽受折磨,光緒的病情加重,以致死亡。有專家說:「光緒之死與慈禧之死,其間並無必然之聯繫。光緒帝之死按脈案記錄之病理、病狀分析,屬於正常的疾病死亡。沒有發現突發性的意外病變之可能。」

  著名清史學家戴逸先生認為:「對這些脈案、藥方,也要謹慎從事,考察它形成的環境和條件。」如許指嚴的《十葉野聞》就記載了江蘇名醫陳蓮舫為光緒治病的情況,「醫官不能直接問皇帝病情,症狀都由太后代述。皇帝不時點頭,或說一兩字證實。……太后命令診脈後,陳就抬手給皇帝診脈,但仍跪在地上,據說根本無法確知脈象如何,只是做做樣子而已。之後,太后又講述病狀,說皇帝舌苔如何,口中喉中生瘡如何。既然不能親眼看見,只能姑且聽之。」如果「脈案」不過是記錄慈禧的話,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光緒的病情呢?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