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晁蓋心裡可能捉得史文恭之人是誰? | 陽光歷史

 

A-A+

《水滸傳》中晁蓋心裡可能捉得史文恭之人是誰?

2017年07月14日 演義趣聞 暫無評論 閱讀 66 次

  導讀:晁蓋攻打曾頭市,不幸被毒箭射中,彌留之際交代宋江:「有那個捉得史文恭的人,立他做山寨之主。」這好像有悖晁蓋的初衷。宋江被晁蓋等人從江州救回來,等到上了梁山,晁蓋焚香以後,要讓宋江做第一把交椅。幹一件大事之前要焚香,這是一種虔誠的表現,是古人舉行重大儀式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可見晁蓋讓位是真誠的。宋江捉到朝廷命官,也會說到「情願讓位」之類的話,但那不過是說說而已,無非是勸人投降的一番說辭,當不得真,和晁蓋這般莊重和真誠無法相比。後來劉唐也說過晁蓋有意讓位,話是這樣說的:「我們起初七個人上山,那時便有讓哥哥為尊之意,今日卻要讓別人」。

  話是這樣說的,在具體事情上,晁蓋也是這樣做的。晁蓋親率大軍把宋江從法場上救了出來,當殺退了追出來的官軍以後,為攻打無為軍一事兩人發生了分歧。晁蓋考慮到宋江和所有人的安全,要先回大寨,然後集合起大隊人馬,再回來攻打。那道理講得很清楚,像這種「偷營劫寨」的軍事行動,只能用一回,不能再行的。而宋江則是急於找黃文炳報私仇,認為離開了再也難回來,所以一定要打。按理說,救人的隊伍是晁蓋帶出來的,梁山上的老大是晁蓋,最終應該是晁蓋說了算才是。但是,當宋江說出這個冒險的行動計畫以後,晁蓋選擇的是默不作聲。這說明,晁蓋既然回到山上要讓位,提前就做好了讓宋江說了算的準備。回到梁山,宋江雖然沒有做第一把交椅,但第一次重大軍事行動攻打祝家莊,晁蓋還是按照宋江的意願行事。

  那麼,晁蓋為什麼要改變初衷呢?大概有這樣一些原因:長期受人尊崇和日益壯大的梁山勢力,讓晁蓋有了帝王思想,而晁蓋又不甘心當一個傀儡君主,讓宋江架空的感覺始終在折磨著他;最根本的是,兩個人的政治理念發生了衝突。晁蓋尋求的是義士的聚義,然後在梁山這個方圓八百里的地盤上自成天地。而宋江謀求的是「好漢」的盡忠,也就是讓朝廷招安。實際上,在招安這個問題上,兩個人相互之間是知道各自心裡想什麼的。這就是「聚義廳」裡從來沒有議論過招安,宋江逢朝廷命官總要說招安之事,而在晁蓋面前卻隻字未提。在晁蓋看來,眾兄弟是看不慣朝廷中那些齷蹉的人和事才來到梁山的,一旦招安,必然要回到那個齷蹉當中去,這可真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晁蓋不把寨主之位直接傳給宋江,表現的正是這種心有不甘。

  那麼,晁蓋為什麼要改變初衷呢?大概有這樣一些原因:長期受人尊崇和日益壯大的梁山勢力,讓晁蓋有了帝王思想,而晁蓋又不甘心當一個傀儡君主,讓宋江架空的感覺始終在折磨著他;最根本的是,兩個人的政治理念發生了衝突。晁蓋尋求的是義士的聚義,然後在梁山這個方圓八百里的地盤上自成天地。而宋江謀求的是「好漢」的盡忠,也就是讓朝廷招安。實際上,在招安這個問題上,兩個人相互之間是知道各自心裡想什麼的。這就是「聚義廳」裡從來沒有議論過招安,宋江逢朝廷命官總要說招安之事,而在晁蓋面前卻隻字未提。在晁蓋看來,眾兄弟是看不慣朝廷中那些齷蹉的人和事才來到梁山的,一旦招安,必然要回到那個齷蹉當中去,這可真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晁蓋不把寨主之位直接傳給宋江,表現的正是這種心有不甘。

  那麼,晁蓋遺囑暗中所指可能捉得史文恭的人是誰呢?要說明這個問題,先要看看晁蓋遺囑提出的條件:捉得史文恭,而不是殺死史文恭;要有能力當山寨之主。這個捉和殺是有很大區別的,殺有可能是被亂箭射死,也可以是被亂兵殺死,而捉就會具體到一個或幾個人。祝家莊的教師欒廷玉就是被亂兵所殺,宋江為此很是可惜了一番,但最後卻沒有人頂這份子罪過,當然也沒有誰能夠領這個賞。史文恭和欒廷玉情況差不多,如果要求的是死,有可能會形成一個「無頭案」。晁蓋所以要提「捉」這個條件,還包含著一個意思,那就是要用活人祭奠他。另外就是要有當寨主的起碼資格,這就是:此人或者在梁山上有地位、武藝高強的頭領,或者是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否則,假如出現偶然的因素,一個小嘍囉捉得了史文恭也可以當寨主嗎?或者是,當兩人形成主從關係的時候,即便是那個從屬的人捉到了史文恭,這功勞也要算在為主那個人的頭上。比如說張橫和張順,誰都知道張順的水上功夫比哥哥強,可排名還是哥哥在前面。

  按照這個標準,晁蓋心裡的那個人可能是林沖。林沖在盧俊義和關勝沒有上梁山之前,是山上的第一「虎將」,一個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用錢是買不來的。晁蓋時期,林沖打過大小「五七十陣」,「從來都沒有折過銳氣」,這武藝自然沒得說。晁蓋上山時,正是王倫為寨主,他在已無退路的情況下,王倫要「禮送」下山,是林沖火並了王倫,晁蓋才有了安身保命之地。不僅如此,林沖還扶持晁蓋坐上了頭把交椅,這對晁蓋同樣是有恩的。兩個人還有一致的政治理念,那就是從來不說招安之事。就是後來宋江一心想招安,林沖也不是支持者。從可能性上來說,其他人也沒有這個資格和能力。秦明、呼延灼都是曾經做過俘虜之人,這是作為將軍的「污點」,這樣的人不可能成為寨主。花榮雖然箭法出眾,其他功夫稍遜,要捉一個活著的史文恭,有一定的難度,即便是被他所捉,就憑他和宋江的關係,這功勞還是宋江的,即上面所說的主從關係。史文恭騎的是一匹「照夜玉獅子馬」一日能行千里,讓步軍、水軍頭領捉住這樣的人也難。

  當然,晁蓋已死,誰也不知道他心裡是怎麼想的。但是,從事後宋江的反常表現,也能猜出一些端倪。晁蓋死後,宋江不和吳用商量如何捉得史文恭,給晁蓋報仇,而是商量著怎樣賺盧俊義上山,為什麼?只因這人「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對」!只不過這個盧俊義好說歹說,就是不願意留在梁山,宋江才不得不放他走。沒成想,盧俊義回去後,身陷囹圄,宋江立馬攻打北京城,這和給晁蓋報仇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報仇之事何其遲,而要盧俊義其人又何其速!要說救人要緊,為什麼晁蓋顯靈,宋江就不管獄中的盧俊義而草草收兵了呢?還有關勝,憑什麼就要排在林沖之前?僅僅就是那個「關菩薩」的祖蔭嗎?當朝的呼延灼,祖上是河東名將,本人是受到當朝皇帝接見過的征剿梁山的將領,為什麼他沒有排在林沖之前?當然,關勝排在林沖之前還有其他原因,本博另有論述。

  從軍事上說,曾頭市難打嗎?宋江準備攻打曾頭市,盧俊義要當先鋒,吳用想方設法攔住了,為什麼?「吳用主意,只恐盧俊義捉得史文恭」,一個先鋒官,吳用就害怕捉住史文恭,可見在吳用心裡,曾頭市肯定不難打。實際交戰的過程,攻打曾頭市雖然遇到一丁點兒波折,但總體來說,要比祝家莊好打,比北京城更好打。難道梁山將領就差盧俊義、關勝兩人就打不得曾頭市嗎?梁山將領在沒有以上兩人的情況下,能夠攻打北京城,肯定不害怕這個小小的曾頭市。即便是盧俊義捉得史文恭,也是靠得晁蓋「陰魂」的幫助,並沒有展現多少武藝。相信為了捉得史文恭,晁蓋的「陰魂」誰都會幫助。實際上,曾頭市的曾長官在死了幾個兒子的情況下還決定講和,可見已經到了窮途末路。曾頭市已經在梁山軍隊的層層包圍之中,史文恭夜間劫營不成,已經心慌意亂,像是一個無頭蒼蠅,最後撞到誰手裡就算是誰的。

  再有一點,攻打曾頭市,林沖沒有出戰。宋江進攻曾頭市「折了一陣」,回山寨調兵,調來了關勝等四人,還是沒有林沖。無論是從熟悉戰場情況、還是一雪前恥來說,這次攻打曾頭市都應該有林沖的份兒,但事實恰恰相反,林沖沒有出征。難道是「敗軍之將」害怕挫了銳氣?實際情況是,正是林沖的接應,晁蓋和梁山人馬才能回到梁山。還有一點,在第一次攻打曾頭市的將領中,鄧飛又被派去了,而並沒有特意交代為什麼這樣做?不知是作者有意識這樣還是宋江的疏忽?還有,徐寧也參加了晁蓋攻打曾頭市,宋江再調人,就有這個徐寧。可以看出,排斥林沖的意味非常明顯。

  當然,所以說有可能,也不排斥宋江。畢竟,林沖和宋江都是晁蓋曾經讓過當梁山寨主的人!晁蓋的遺囑裡暗含著一個內容就是,宋江想名正言順當上寨主之位,必須興兵報仇!如果不去攻打曾頭市,史文恭不會自己跑到梁山上來讓你捉住。這也是捉住史文恭之後,宋江仍然當上了梁山寨主,而晁蓋的「陰魂」也好,在天之靈也罷,並沒有找宋江麻煩的原因所在。宋江攻打了曾頭市,替晁蓋報了仇,無論是弟兄們還是盧俊義又不讓他不幹這個寨主,測試一下「天意」,這個寨主也是他的。宋江心安理得,晁蓋自然不能不認可,只能是在陰間消停啦!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