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歷史上當年輕的白富美遇到了高富帥會如何?
李清照是宋朝大詞人,傑出的文學才華讓人歎為觀止,不僅如此,她的漂亮賢淑也是很出名的,更為難得是她是名士李格非的女兒,那李格非本是蘇軾的學生,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藏書甚富,善屬文,工於詞章。母親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很有文學修養。如此良好的家風,讓李清照從小就受到很好的藝術熏陶。
李清照的少年時代隨父親生活於汴京,優雅的生活環境,特別是京都的繁華景象,激發了李清照的創作熱情,除了作詩之外,開始在詞壇上嶄露頭角,寫出了為後世廣為傳誦的著名詞章《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此詞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
俗話說一家有女百家求,尤其是才貌雙全的女子。當時青年公子趙明誠與李清照從兄李迥外出遊玩,在元宵節相國寺賞花燈時與李清照相識。趙明誠早就讀過李清照的詩詞,本已讚賞不已,此時一見,便產生了愛慕之意。趙明誠回去後,便以「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的字謎方式,委婉地向父親談及此事。趙挺之恍然大悟,便派人去向李清照求親。不久,趙明誠便如願以償抱得美人歸。雖然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畢竟這是趙明誠主動提出的,因此婚後的生活卻讓人羨慕嫉妒恨。因為趙明誠是位翩翩公子,讀書極博,酷好書畫,尤其擅長金石鑒賞。他的父親官至宰相,也是官宦世家、書香門第。這真的是白富美遇到了高富帥,從此二人門當戶對,意趣相投,時常詩詞唱和,共同研究金石書畫,有著說不盡的喜悅。「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教郎比比看。」這嫵媚嬌憨的姿態是婚後的幸福,透出李清照內心的甜蜜。
平平淡淡也是真,婚姻就是和有感覺的人一塊兒生活,如此再苦也感覺到苦。趙明誠結婚時,正在太學讀書,還沒有俸祿。夫婦二人節衣縮食,經常典當質衣,到大相國寺搜羅金石書畫。當時,大相國寺是京城最為繁華和熱鬧的所在,寺內可容萬人貿易,有專門出售書籍、字畫和古玩的地方。一旦發現難得的古籍文物卻囊中羞澀,趙明誠會毫不猶豫地脫下衣服作抵押。回到家中,夫妻二人燈前對坐,說說笑笑,摩挲展觀,無限浪漫與溫馨。閒暇之時,他們賞花賦詩,傾心而談,有時還會玩上些智力遊戲。他們斟上香茶,隨意說出某個典故,猜它出自哪本書的第幾卷、第幾頁、第幾行。猜中者飲茶,不中者不得飲。每次比賽,李清照總是贏。當趙明誠抽書查證時,李清照已滿懷自信地舉杯在手,開懷大笑,直笑得茶水濺出了懷子。趙明誠偶爾出京遠遊,李清照倍覺思念與傷感。「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首《醉花陰》是趙明誠在外地時,李清照寄給他的。離別之情,相思之苦,借秋風黃花表現得深摯動人。趙明誠讀後歎賞不已,發誓要寫一首詞超過妻子。他閉門謝客,冥思苦想三晝夜,填詞50首,把這首詞混雜其中,請朋友品評。朋友反覆吟詠,說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可惜快樂的日子總是很短暫,李清照的父親和趙明誠的父親本屬於政治的不同陣營。正當他們埋首書齋之際,政局卻發生了地震般的動盪,其父李格非與朝庭全力排斥的所謂「元祐黨人」有牽連,罷職遠徒。而這個案件恰恰是丈夫的父親趙挺之審判的。李清照便親自寫詩給自己的公公。可惜無濟於事,三天之後,家產被封,自己的丈夫也被罷免官職。於是,她一同和丈夫去故里青州居住。生當亂世,正趕上南宋大規模侵宋,兩口子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後來,趙明誠得了重病,一位探望者攜帶一把石壺給這位病榻上的文物鑒賞家看過。趙明誠死後,謠言四起,說他把石壺托人獻給金國。李清照為了洗刷冤屈,她便想把多年攜帶的古董一起獻給宋高宗趙構。她追隨著皇上逃亡的路線,帶著沉重的書籍文物,踏上了惶惶不可終日的逃難歷程。從南京到越州,經明州、奉化、寧海、台州,然後漂泊到海上,又過海到溫州,皇帝最後回到杭州。李清照一路追隨,僱船求人,歷盡辛苦,像一葉孤舟在風浪中無助地飄搖。途中,她貧病交加,身心憔悴,她與趙明誠收集的金石書畫也喪失殆盡。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當白富美遇到了高富帥,怎麼辦?好好的抓住幸福的尾巴,做一個快樂的人,好好的和相愛的人是生活在一起,能不做官更好,如此粗茶淡飯,相濡以沫,豈不美哉? 在一個深秋的黃昏,她獨自漫步在落葉黃花之中,無邊的寂寞陣陣襲來。國破家亡的嚴酷現實,顛沛流離的悲慘遭遇,終於凝結成濃縮她半生痛楚的絕唱《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慼慼。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是啊,生活如此,遇到了相戀的人,珍惜一起走過的日子比什麼都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