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金瓶梅》真正作者是明朝大才子徐渭?
據史料記載,徐渭字文長,生於正德十六年,卒於萬曆二十一年,一生跨正、嘉、隆、萬四朝,乃明晚期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他幼年失母、青年喪妻、困頓科場、輾轉幕途、畏禍致狂。他開創了青籐畫派,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他又是明代一流戲曲作家,著有《四聲猿》、《歌代嘯》等反映現實的雜劇
作品,因此,他完全有能力寫作《金瓶梅》。
元旦前夕,紹興文理學院潘承玉教授收到我國金學權威吳敢教授發來的郵件。吳敢在郵件中對他提出《金瓶梅》作者是徐渭的觀點關於《金瓶梅》作者之謎持續不斷的爭議表示極大的關注,並讚譽道:「十年來學界反應證明,十年前我對貴著的評價並非溢美之辭。今天依然可以斷言,《金瓶梅新證》是所有《金瓶梅》作者研究成果中邏輯最為嚴謹、推論最為精微、行文最為典訓、結構最為周到的一種。相信21世紀的《金瓶梅》研究,一定能撩開《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的神秘面紗。」
《金瓶梅》作者之謎的研究是《金瓶梅》研究中的第一大焦點問題。據統計,眾多學者先後發表了近千篇論文,提出的作者將近70位。潘承玉在1999年出版的專著《金瓶梅新證》提出《金瓶梅》的作者乃紹興名士徐渭,為揭開《金瓶梅》作者之謎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新的證據。十年間,潘承玉的「徐渭說」得到了胡令毅、邢慧玲等學者的豐富與發展,這一學說也越來越「在金學塔尖綻放出耀眼光芒」。潘承玉真的破解了《金瓶梅》作者之謎?「蘭陵笑笑生」果真是徐渭嗎?元旦前夕,記者赴紹興文理學院採訪。
一部作者隱姓埋名的偉大小說
420年前的明萬曆十七年(1589)十二月,北京政壇發生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大理寺評事雒於仁給荒廢朝政的神宗皇帝「陳奏」了一道《酒色財氣「四箴」疏》,直指「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財氣也」。當時一位隱姓埋名的長篇章回小說作者立即在自己剛完成的一部章回小說的總目錄前添加了《酒色財氣「四貪」詞》,並在兩處山東官員名單中增列了一個「陳四箴」的人名。
此人便是《金瓶梅》的作者,當然,這部小說便是《金瓶梅》了。此書面世後曾幾度淪為禁書,最後終於在世界文學史上獲得應有的地位,被公認為偉大的世界文學名著。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其19篇首論《金瓶梅》,說:「諸世情書中,《金瓶梅》最有名」,並贊其為「同時說部,無以上之」。據調查,從1931年發現這部小說的明代最早刊行本以來,迄今用現代技術手段印行的這部小說的版本——含中國大陸和香港、台灣以及國外譯本已達30餘種,近百萬冊。美國大百科全書《金瓶梅》專條稱「《金瓶梅》是中國第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法國大百科全書稱《金瓶梅》「在中國通俗小說的發展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創新」。
遺憾的是,20世紀以來,有關《金瓶梅》的研究取得了種種進展,但在若干基本問題上,學術界的看法仍然陷在迷霧之中。例如,在這部小說定稿420週年之際兩岸出版界這次不約而同推出的校點本和影印本《金瓶梅詞話》,其作者署名一如既往,仍然是「蘭陵笑笑生」,「蘭陵笑笑生」究竟是誰,在絕大多數讀者和相當部分學者眼裡,仍然是個謎。古典小說與文化博士、多倫多大學東亞文學系教授胡令毅認為:「《金瓶梅》的作者是誰,潘承玉先生已經給我們找到了正確的答案,我們認為縈繞在人們心頭四百餘年的《金瓶梅》作者之謎也是該破解的時候了。」
《金瓶梅》作者之「徐渭說」
潘承玉《金瓶梅新證》出版於1999年,書中他詳細論述了《金瓶梅》作者之「徐渭說」。河南大學文獻信息研究所研究員邢慧玲在閱讀了潘承玉此書後,特地從河南趕到紹興。看了紹興的城市結構,邢慧玲驚歎小說中所描寫的「一府兩縣」格局和「縣前街」、「東街」、「大街口」、「獅子街」、「燈市」以及「五里原」等等內外景觀佈置在紹興城幾乎全部找到實景。看完徐渭晚年故居「青籐書屋」,邢慧玲驚呼:「《金瓶梅》中西門府所在地就在紹興!我要潛心研究,將畢生精力獻給徐渭,獻給《金瓶梅》的作者徐渭!」
《金瓶梅新證》為何讓邢慧玲如此信服?
在《金瓶梅新證》中,潘承玉對《金瓶梅》文本進行了全面細緻地分析,列表詳細對比小說中關於佛教與道教描寫前後的變化。通過對比,潘承玉提出:《金瓶梅》所寫年代是由佛教長期失勢轉而得勢,道教長期得勢轉失勢的時代。小說所反映的時代跨嘉、隆、萬三朝而以嘉靖朝為主,全書定稿約在萬曆十七年後,進而得出結論:作者非嘉靖或者萬曆年代人物,應當是一位生平跨嘉、隆、萬三朝而主要生活在嘉靖朝的人。
《金瓶梅》中,涉及小曲27支、小令59支、散套20套30種,涉及《西廂記》、《兩世姻緣》等戲劇作品24部。很多場合,人們應該說、罵、哭的時候,作者難掩戲曲創作的衝動,以「曲」代之,創作出眾多戲曲;《金瓶梅》在人物描寫上惟妙惟肖,巧妙運用了繪畫中的白描技法,清代著名文學評論家張竹坡說:「讀《金瓶梅》,當看其白描處。子弟能看其白描處,必能做出異樣省力巧妙文字也」;除了詩、詞曲、駢文等文學性文體,《金瓶梅》作者運用了部分非文學性應用文體,其中多為官場用文,如第四十八回曾御史的奏章,「違越光儀,倏忽一載。知己難逢,勝遊易散。此心耿耿,常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