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史解密:誰被孫中山尊稱為「民國第一偉人」? | 陽光歷史

 

A-A+

民國史解密:誰被孫中山尊稱為「民國第一偉人」?

2016年02月15日 近代名人 暫無評論 閱讀 222 次

1915年10月1日,農曆乙卯年八月二十三,星期五。

這一天,中南海總統府的工作人員匆匆將一份辭呈送到袁世凱的面前。而寫這份辭呈的人同樣在中南海內辦公——四面環水的瀛台慶雲殿內,中華民國副總統黎元洪正靜靜地等待批復。袁世凱打開辭呈一看,黎副總統無非就是說自己水平有限、才疏學淺、力不從心、夫人身體不好等一堆借口。其實這個意思黎元洪此前已當著袁總統的面提過好幾次了,只不過每次後者都打哈哈敷衍過去。要知道,如今正是自己手下一班人籌劃帝制的關鍵時期,如果像黎元洪這樣德高望重的民國元勳甩手不幹,那自己將如何向民眾和輿論交代?

當然,對於黎元洪堅決要求辭職的真實意圖,袁世凱本人也是心知肚明的,不就是對自己緊鑼密鼓準備稱帝表示不滿嗎。不過他怎麼也沒想到,一向被戲稱為「泥菩薩」的黎元洪如今居然也有發飆的時候!

黎元洪(1864—1928),在民國初年的政壇上堪稱傳奇人物。他是辛亥革命後的第一位都督,民國時期曾兩任大總統、三任副總統,連孫中山都尊其為「民國第一偉人」。早在孫中山時代,作為辛亥革命元勳的他就被推舉為臨時副總統。更重要的是,黎元洪品德出眾,有著「黎菩薩」的美譽,這在風雲變幻莫測的清末民初政壇實屬難得。然而可惜的是,黎元洪雖然名望很高,但他並不屬於北洋集團,因此手中既無權又無兵,結果其總統的寶座就很不牢靠。有趣的是,由於湖北人「黎」「泥」不分,因此「黎菩薩」又常被戲稱為「泥菩薩」。面對北洋集團內一干強人的虎視眈眈,他有時的確如「泥菩薩」過河般自身難保。

想當年武昌起義成功後,面對群龍無首的尷尬局面,革命黨人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位臨時首腦,他便是前清軍官、二十一混成協協統黎元洪。時年47 歲的黎元洪雖然並非地方軍政長官,但與發動革命的那些青年軍人比起來,在湖北當地的聲望還是很高的。而他之所以能夠得到各界的一致推舉,並維持住來之不易的革命局勢,其最大的一個法寶便是「以德服人」。早在北洋水師學堂深造時,黎元洪就因常替同學承擔過錯而被其老師嚴復評價為「德有餘而才不足」。

武昌起義爆發後,在革命黨人槍口的威逼下,原本與革命八竿子打不著的黎元洪被迫出任湖北軍政府首腦,就這樣糊里糊塗走上了革命道路。不過一旦進入角色,黎元洪也毫不含糊,顯示出較強的敬業精神。一旦認定了共和事業,他便將自己的餘生都致力於維護法統、反對專制,為此曾頗有豪氣地說:「誰無肝膽?誰無熱誠?誰不是黃帝子孫?豈甘作滿族奴隸而殘害同胞?洪有鑒於此,識事體之大有可為,乃誓師宣言,矢志恢復漢業,改革專制政體,建立中華民國。」

1913 年10 月,在鎮壓了「二次革命」後,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黎元洪則為正式副總統,仍兼湖北都督。為了更好地控制這位革命元勳,袁世凱在這年年底派段祺瑞赴武漢,威逼黎元洪北上就任副總統。令黎元洪多少有些欣慰的是,當他抵達北京前門火車站時,受到了袁世凱總統及眾多官員民眾的熱烈歡迎。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袁世凱還特地讓「黎菩薩」乘坐連自己都很少使用的金漆朱輪雙馬車——這可是當時全國最為奢華、規格最高的專車了,此前也只有1912 年孫

中山來北京時乘坐過!

到1915年,眼看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步子越邁越大,老好人黎元洪終於沉不住氣了。事實證明,一旦突破自己的心理底線,即便是被視為「泥菩薩」,黎元洪也敢不計後果地發飆呢。

據黎元洪的後人回憶,當年袁世凱緊鑼密鼓地準備復辟稱帝時,有一次他親自去瀛台拜訪黎元洪並試探其態度:「近來有許多人要我做皇帝。親家,你看怎樣?」不料後者當即措辭激烈地說:「辛亥革命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死者何止千萬,如今大總統回頭再做皇帝,如何對得起這些先烈?」

與此同時,黎元洪還毫不妥協地同鼓噪帝制的政客們鬥爭。

從1915 年11 月起,黎元洪就拒領副總統薪金,並堅請裁撤副總統辦公室,同時不斷向參政院請辭。至於損失每月三萬塊大洋的巨額薪水,他也毫不在意。

1915 年12月13日,袁世凱正式稱帝,改元「洪憲」。兩天後,他發佈的第一道敕令就是冊封黎元洪為「武義親王」,以表彰其武昌首義、恢復華夏漢土之功。

但令袁世凱萬萬沒有料到的是,「黎菩薩」這回骨頭真的硬起來了。冊封令頒布後,文武百官在國務卿陸徵祥的帶領下到東廠胡同黎宅祝賀。」不料黎元洪卻當場回答說:「大總統雖明令發表,但鄙人決不敢領受。蓋大總統以鄙人有辛亥武昌首義之勳,故尤於褒封。然辛亥起義,乃全國人民公意,及無數革命志士流血奮鬥,與大總統主持而成,我個人不過濫竽其間,因人成事,決無功績可言,斷不敢冒領崇封,致生無以對國民,死無以對先烈。」說完就退入內室不再露面,陸徵祥等人只好悻悻而去。隨後黎元洪又命手下草擬了一份聲明,公開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