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對唐朝的貢獻 歷史對一代名臣魏征的評價是?
表揚李世民,其次肯定的就是魏征。不論是李世民還是魏征,因為共同對創造貞觀之治做出了傑出貢獻,君臣關係作為典範載入史冊,千古流芳。
性情耿直經國之才
魏征,河北巨鹿人。魏征先是參加了李密的瓦崗軍,後來幾經周轉歸順了唐朝,進入太子李建成的東宮任職,又陷入到太子之爭的漩渦中,最後李建成被殺,魏征被唐太宗收服,並得到重用。於是魏征的滿腔抱負,幾經輾轉,終於在貞觀時代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舊唐書·魏征傳》說魏征其貌不揚,素有膽智,每每進諫,觸怒龍顏,他卻面不改色。魏征有經國之才,性情耿直,無所屈撓。太宗和他議政,往往欣然接納他的意見。魏征也感激太宗的知遇之恩,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魏征的成功,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因素應該重視。
(一)他來自民間,深知民間疾苦,更能瞭解百姓心思。
(二)他博覽群書,對《春秋》公羊學最有研究,對於「以德化民」的理論和實踐,有很高的熱情和很強的信心。
(三)他性格剛直,不屈不撓。
(四)他有膽量更有智慧,不僅有進諫的熱情,還掌握了進諫的技巧。
魏征進諫,是一千多年以來的一段佳話。我們可以用三句話概括魏征的進諫:敢於進諫、善於進諫、能夠進諫。
貞觀元年,右僕射封德彝為檢點使,檢點府兵。當時兵力不足,封德彝提了個建議,要把十八歲以上的中男,也檢點入軍。形勢所需,皇帝就同意了封德彝的建議。敕書發出三四次,魏征堅持不簽署。不但不簽署,還要上奏,提出自己的反對理由,大概就是中男身體還沒有長成之類。封德彝也不示弱,說中男也有長得很強壯的。太宗於是大怒,繼續出敕,魏征還是不簽署。唐太宗沒有辦法,只好把魏征和門下省負責人王珪都招來開會。太宗聲色俱厲地說:「中男要是身形矮小,自然不會點入軍中。若體貌魁偉,當然可以征發。你這麼固執,簡直不可理喻!」魏征正色說道:「竭澤取魚,非不得魚,明年無魚。」魏征是從國家更長遠的利益來看待這個徵兵問題,你不能把年輕人都點了兵,都點了兵,賦稅怎麼辦?以後再需要徵兵怎麼辦?你不能把人力一下子用完啊。國家治理要有長遠規劃,不能只看眼前啊。道理很簡單,一討論就明白了。皇帝就立刻下令,禁止下發這個文件。最終,皇帝被魏征說服,並獎賞魏征和王珪。
魏征敢於如此堅持,因為他站得高看得遠,所以他的話才有說服力。
寓貶於褒有理有節
魏征不僅敢於提意見,而且善於提意見。他能把道理說清說透,還善於因勢利導,充分利用表揚的方式達到幫助皇帝改正錯誤的目的。
貞觀七年,蜀王妃的父親楊譽在官衙內競婢犯法,相關的官員都官郎中薛仁方把楊譽扣押起來調查,但是還沒有最後提出處分。楊譽的兒子是千牛衛士,在皇帝身邊負責安全保衛工作,於是向皇帝申訴說:「按規定,五品以上官員沒犯特別罪行不能被扣押,但是我父親因為是國親,所以受到非法待遇,不知道要被扣押到什麼年月。」皇帝一聽,自尊心大受傷害,命令將薛仁方杖一百,解除所有官職。楊譽兒子告狀,明顯是在挑撥,普通官員哪裡敢專門跟皇帝親戚作對。皇帝感情用事,竟然聽不出這裡面的問題。還是魏征出來講話了,他說:「城狐和社鼠都不強大,只是因為它們有所憑恃,所以清除起來很不容易。何況世家貴戚,從來號稱難治,漢、晉以來,朝廷對他們都沒有辦法。武德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很驕縱,自從陛下登極以來,剛有所收斂。薛仁方既是國家的公務人員,能為國家守法已經難能可貴,怎麼可以隨便妄加刑罰到他的身上,讓這些外戚的私心得逞呢?這個口子一開,今後一定萬端爭起,到時候您必然後悔,可是那時就來不及了。自古以來,能禁斷這樣的事情,只有陛下一人而已。防微杜漸,是國家正常的方法,怎麼可以水未橫流,便欲自毀堤防?」唐太宗聽後,馬上接受了魏征的意見。
我們看到,魏征批評皇帝的做法,是以表揚為前提的。「自古能禁斷此事,唯陛下一人。」這樣說,有利於皇帝改正錯誤,不會讓皇帝發生誤解。寓批評於表揚之中,容易讓皇帝接受,畢竟皇帝只有接受之後才能改正錯誤。同時,魏征提起武德時期外戚橫行的往事,那是因為唐太宗對此親身經歷過,感觸良深,所以更容易對眼前的問題有所認識。魏征進諫,從立意到證據到勸說角度,都有完好的搭配。既有利於國家未來發展,又有利於皇帝思考,最後有利於皇帝改正。當唐太宗表揚魏征的時候,魏征都一定強調,是皇帝引導求諫,所以才敢於進諫。魏征這樣強調,一方面是事實,另一方面是為了突出皇上。這種突出,當然不是拍馬,而是給皇帝以鼓勵,保證皇帝在正確的方向上繼續前進。
魏征被譽為良臣,這是有來歷的。
貞觀六年(或作二年),征乃拜而言曰:「臣以身許國,直道而行,必不敢有所欺負。但願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太宗曰:「忠良有異乎?」征曰:「良臣使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家國並喪,獨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遠矣。」太宗曰:「君但莫違此言,我必不忘社計。」乃賜絹二百匹。
在這裡,魏征辨明良臣與忠臣的區別。良臣當然有忠臣的稟賦和特性,但是兩者下場完全不同。忠臣雖然獲得美名,但是身死國滅,君主擔當大惡之名。良臣是與君主、國家同榮,子孫傳世,福祿無疆。這是魏征的心聲,他不願意得一己之名,而希望是與君主、國家共同榮光。我們很高興地看到,魏征的一生證明,他的這個願望確實實現了。
明察秋毫防微杜漸
魏征善於從長遠觀察眼前,善於因小見大,重視防微杜漸。
關於徵兵問題,封德彝的想法是只顧眼前利益,而魏征堅持長遠利益;關於李泰的問題,魏征則看到防微杜漸的必要性。
貞觀十年,因為皇帝很喜歡越王李泰(後來轉封魏王),而李泰企圖用皇上來壓制大臣,特別是魏征等,他就向皇帝反映,大臣輕蔑親王。皇帝對眾大臣動怒:當初隋文帝的時候,親王多厲害啊,所有的大臣都遭受過親王的侮辱。我自然不會讓我兒子這樣,不會縱容他們,但是你們敢如此不尊敬他!皇帝龍顏大怒,房玄齡等嚇得戰慄拜謝。只有魏征顏色不改,凜然而諫,指出沒有人敢於輕蔑越王。按照儒家的理論,大臣跟親王是一個級別的,大臣是為國家工作,皇帝禮待大臣是應該的,大臣如果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也不容許親王來侮辱他們。隋朝的例證是負面的,不足掛齒。魏征的聲音甚至比皇帝還大。他說,如果我們現在處於無道的時代,別說親王,誰都可以橫行霸道,可是我們現在是一個開明的時代,有一位有道明君在指揮我們,我們怎麼能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呢?太宗聽了魏征的話,立刻服氣了,說魏征「言語理到,不可不服」,我那是私愛,他講的是公法。於是下令三品以上的大臣,見親王不必下車行禮。結果房玄齡等人受到太宗的責難,魏征獲得獎賞。魏征能把道理說透,當然能夠服人。
魏征還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地方。
貞觀十五年,朝廷遣使者到西域冊立葉護可汗,為了節約成本,又讓使者順路到各國購買馬匹。魏征又出來提意見了,說這樣做是得不償失。西域可汗冊立是大事,使者專門前往說明朝廷重視。結果使者又去買馬,會讓西域各國誤以為冊立可汗是順路的,可汗是不被重視的。以後朝廷在西域的威信勢必受到影響。只要跟西域關係良好,馬匹還不是小問題嗎?西域甚至會主動來奉獻駿馬的。唐太宗只注意節約成本,讓冊立可汗的使者一身二任,沒有魏征看得全面,沒有看到這種「節約」的害處。一經指出,太宗立刻明白了,馬上命令停止購馬。
我們常說藝高人膽大,魏征因為總能站得高看得遠,能在別人沒有感覺的地方發現問題,所以總給人以特別的印象,好像是膽量大,敢說話。其實,能夠看清楚問題的各個方面,注意從不同角度提出看法,這是一種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的基本立場。
恥君不如堯舜
魏征是貞觀時期的重臣,對貞觀之治多有貢獻。他做事認真,有責任心,辦事能力強。他還善於寫文章,抒發心中的遠大理想,所謂「恥君不如堯舜」,就是這種理想的寫照。綜合魏征的貢獻,以下方面最為重要。
第一、貞觀定策,魏征是設計師。太宗曾經對長孫無忌等人說過:「朕即位之初,有上書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須威權獨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懾服四夷。唯有魏征勸朕『偃革興文,布德施惠,中國既安,遠人自服』。朕從此語,天下大寧,絕域君長,皆來朝貢,九夷重譯,相望於道。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朕任用,豈不得人?」這段話證明,李世民即位之初,關於如何治理天下問題爭論不休,很多人上書建議使用霸道之術。而只有魏征依然堅持以德化民。而唐太宗最終採納了魏征的建議,這使得魏征成為貞觀之治的設計師。
第二、魏征是唐太宗的帝師。在貞觀群臣中,對唐太宗影響最大的人,就是魏征。
唐太宗說:「貞觀以前,從我平定天下,周旋艱險,玄齡之功無所與讓。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讜,安國利人,成我今日功業,為天下所稱者,唯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對於臣下的功勞,唐太宗說法很具體,貞觀以前房玄齡功勞最大。貞觀以後,魏征功勞最大。具體的功勞是幫助皇帝:盡心盡職地獻計獻策,幫助我安邦定國,成就我今天的事業,為天下人所稱讚,只有魏征一人。比起古代名臣,魏征一點都不差。
唐太宗有一次對魏征說:「玉雖有美質,在於石間,不值良工琢磨,與瓦礫不別。若遇良工,即為萬代之寶。朕雖無美質,為公所切磋,勞公約朕以仁義,弘朕以道德,使朕功業至此,公亦足為良工爾。」李世民把自己比喻為玉石,而魏征為良工。唐太宗這個說法,就是很明白地承認魏征是自己的思想導師。
不僅太宗這樣看,在其他大臣的眼中,魏征也確實每以培養帝王為己任。王珪的一個著名的說法,魏征「每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舜」。
貞觀二年,房玄齡、魏征、李靖、溫彥博,戴胄與王珪共同管理國政,一次大家陪同皇帝赴宴,太宗對王珪說:「你見識精準,善於言談,從房玄齡以下,都評論一番。你也說說自己與大家誰更賢能?」王珪回答說:「一心為國,知無不為,我不如房玄齡。每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舜,我不如魏征。文武之才兼備,出將入相,我不如李靖。奏事詳明,辦事公允,我不如溫彥博。處理繁重事務,條理分明,我不如戴胄。如果說抨擊醜惡,弘揚道德,嫉惡好善,我跟各位相比,也有一日之長。」太宗表示贊同,大家也認為符合自己的想法,是確切的言論。
大臣之間,相互品評,實事求是,這種景象多麼愜意。而太宗和大家都同意王珪的說法。這就是說,不僅李世民認為魏征是自己的導師,大臣們也認可魏征的這種角色,承認魏征經常以皇帝為自己的工作對象。他對自己君主的要求是很高的,是以堯舜為榜樣的,如果自己的君主不如堯舜,他會感到羞恥的。
就唐太宗而言,魏征是他十分需要的。貞觀八年,太宗決定向全國各地派遣大使,檢查工作,不合格的官員可以就地免職,所以使者的名稱叫做「黜陟使」。這是監督地方工作的重要舉措,而畿內道(以長安為中心的京畿地區),還沒有合適的人選。唐太宗很重視,問房玄齡等:「此道事最重,誰可充使?」右僕射李靖說:「畿內事大,非魏征莫可。」李靖這麼一說,太宗立刻不高興了,臉色忽然陰沉下來說:「我正準備去九成宮,這事也不小,怎麼可以在這個時候派遣魏征出使?我每次出行都不要跟他分離,因為他能看到我的是非得失。你們能改正我嗎?為什麼要說出這樣的話,太沒有道理。」最後呢?最後派李靖充使畿內道。
貞觀十七年,魏征病重,皇帝帶領太子再次來看魏征,看見魏征病情如此嚴重,皇帝撫摸著魏征失聲痛哭。有一天,皇帝夜裡睡夢中見到了穿戴整齊的魏征,太宗猛然醒來,有人來報告,鄭國公魏征去了。君臣之間,竟然如此感應。魏征去世,唐太宗感到損失巨大。太宗說出了一段響徹千古的名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說了這番話以後,太宗哭了很久。魏征是唐太宗知道得失的一面鏡子,現在魏征去了,以後誰來提醒皇帝的政策得失呢。太宗對此真的沒有把握。
君臣情感如此,如何不令人感動。
沒有人是天生的皇帝,更沒有人是天生的好皇帝。所有的皇帝,都有自己的成長史。幫助皇帝成長的就是他身邊的大臣們。唐太宗成長為一個偉大政治家,千古傳頌,對他幫助最大的就是魏征。唐太宗很幸運遇到了魏征,魏征更幸運遇到了唐太宗。他們相輔相成,共同創造了貞觀之治,共同為中國人創造了一段永遠值得驕傲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