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多神童:諸葛恪從小的口才就為人驚歎
諸葛恪(203一253),字元遜,是三國時吳國著名大巨諸葛謹之子,也就是蜀國丞相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幼年聰慧,聞名一時,年輕時就任騎都尉。吳主孫權對他很是看重,臨終托孤於他。他聰明機敏,口才很好,較有作為,但性格剛愎自用,一生頗耐人尋味。
諸葛恪幼年就聰慧機敏,口齒伶俐。長大後一表人才,身高七尺六寸,鼻樑大而前額寬,說話時聲音洪亮。他頭腦敏銳,能言善辯,隨機應變,很少有人能與他相比。孫權早就聽說過這位神童的傳聞,諸葛謹帶來一見,驚奇地說:「藍田生玉,果然名不虛傳。」不過,使孫權吃驚的還是這位神童的口才。
諸葛謹臉面狹長,有人譏笑為驢臉。一次孫權大會群臣,諸葛恪隨父前往。孫權好戲謔群臣,他讓人牽來了一頭驢子,並在長長的驢臉上題字「諸葛子瑜」,子諭為諸葛瑾的字。眾臣大樂,諸葛瑾也很尷尬。諸葛恪這時卻跪在孫權面前說:「臣乞請用筆加兩字」。他拿筆當即在「諸葛子瑜」後面續寫了「之驢」二字,孫權與群臣見狀捧腹大樂,立即將驢子賜與了諸葛恪。
諸葛瑾事奉孫吳多年忠心耿耿,孫權對他十分敬重,時常對人說:「子瑜與孤從事積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為人非道不行,非義不言」。其弟諸葛亮跟隨劉備,其才能更是聞名當時。一日,孫權問諸葛恪:「你父親與叔父相比,誰更賢明?」諸葛恪答道:「臣父更賢明!」孫權反問:「為什麼?」諸葛恪戲謔地說:「我父親知道的事,叔父不知道。」孫權又大笑不止。
孫權宴群臣,讓諸葛恪行酒。行至張詔面前,張昭已喝過一杯,不肯再飲,笑著推辭道:「老夫不能再飲了,年輕人對老人要有禮貌。」張昭在東吳德高望重,當時年事已很高,又是孫權兄孫策臨終的托孤大臣之一,朝野人人敬重。一般若他不飲,亦就不再勉強。孫權知諸葛恪善於辭令,戲謔地說:「你能說得張公無言對答,他就飲。」只見諸葛恪手執酒杯再次來到張昭面前,調侃道:「老將軍一定要飲這杯酒,從前尚父子牙年過九十還習於軍旅,不敢稱老。今軍旅之事,將軍在後,我等在前;酒食之事,將軍應在前,我等在後,這怎麼能說不敬老呢?」年滿花甲的張昭當即無辭對答,無奈只好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其實,在東吳有「智囊」之稱的張昭前不久剛領教過這位口齒伶俐的年輕人。
有一次,孫權正與群臣在殿中議事,不一會兒有幾隻白頭翁停在殿前。孫權何眾臣:「這是什麼鳥呢?」話剛落音,諸葛恪搶先回答:「白頭翁。」張昭心好不自在,在座者數他年齡最大,資格最老,往常孫權問事,眾大臣都是等他先說。今天,諸葛恪這小子膽子不小,恐怕是隨便說個鳥名欺哄孫權,譁眾取寵。想到這裡,張昭就對孫權說:「諸葛恪欺哄陛下,我沒聽說過有叫白頭翁的鳥,若有白頭翁的話,諸葛恪找出白頭母來。」孫權和眾臣都點頭稱是。諸葛恪站起來不慌不忙地說:「有白頭翁不一定就有白頭母,有一種鳥叫鸚母,那請張公找出鸚父來!」張昭無法對答,孫權和眾臣又一次大笑。
諸葛恪曾把一匹好馬獻給孫權,先把馬耳朵上鑽了個眼。當時,在座眾大臣都很驚訝,大臣范慎當即站起來嘲諷他說:「馬雖是牲畜,但英姿雄偉,察氣於天,今天你傷殘其耳,豈不傷仁?」諸葛恪立刻答道:「母親對於女兒,恩愛可謂至盡了,給女兒穿耳附珠,何傷於仁?」范慎無言可答。
由於諸葛恪能言善辯,朝中上自孫權、下至大臣們都有時與他故意爭辯逗趣。但他既不失禮儀,又答得得體。
太子孫亮一次嘲笑他說:「諸葛元遜應吃馬糞。」諸葛恪當即回答:「願太子食雞蛋。」孫權在旁不解地問他:「別人讓你吃馬糞,你怎麼卻讓他食雞蛋?」他回答道:「那都是從一個地方出來的!」孫權聽後大笑不止。
諸葛恪的辯才還顯示在外交方面。
有一次,蜀國使者來了,孫權當著諸葛恪的面對使者戲謔地說:「這是諸葛恪,押好騎乘,請轉告諸葛丞相為他準備匹好馬!」諸葛恪當即站起來道謝。孫權說:「馬還沒來,你謝什麼?」他答道:「蜀國猶如陛下的外廄,今陛下既降恩詔,馬一定會送來,怎敢不謝!」
還有一次,蜀國著名使者費煒來吳國,孫權設宴隆重款待。他先對眾大巨說:「蜀國使者進來時,你們都低頭吃菜,別看他。」不一會兒,費偉來了。孫權停下吃菜,抬起了頭。群臣依舊低頭吃菜,如沒看見一樣。費煒是蜀國有名的才子,口才極好,他清楚這種場面是孫權故意佈置的,看他能說什麼,費煒略為沉思一下,調侃地笑道:「鳳凰從遠處飛來了,麒麟吐出了吃的東西起來了,只有無知的驢子伏食如故。」東吳大臣們戲弄費煒,結果被他嘲諷一頓,對答不上,一時呆若木雞。還是諸葛恪反應快,他站來說:「我家庭院中栽著梧桐,以待鳳凰來。今天不知從哪裡來了一隻家雀,自稱鳳凰,還不彈射,使他回老家!」後來,費煒進食麥講,不一會兒他停下來索筆當場寫了一篇麥賦,以示文才。東吳這邊,諸葛恪立刻揮筆,當場作了一篇磨賦對答。孫權與群臣又驚又喜,一場戲弄蜀國使臣的鬧劇才算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