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大封功臣:漢初三傑的張良為何堅決推辭?
當年項羽消滅大秦王朝後,他開了一次英雄大會,對天下的各大諸侯進行了分封。但是因為項羽感情用事,使得很多人都對他的分封不滿,致使英雄大會後,不是今天這個諸侯造反,就是明天那個諸侯言變。總之項羽在西楚霸王的位置上就沒有過一天安穩的日子。而正是因為這些諸侯的叛亂,使得劉邦在漢中得到了喘息和厲兵秣馬的機會,為他的東歸創造了條件。
此時天下形勢基本已定,這麼多功臣鞍前馬後拚死拚活還不是圖個功名利祿?還不是圖個封妻蔭子?於是劉邦版的英雄大會順應形勢召開了。大會開始後,劉邦先客套了幾句,然後就直接進入了主題,對各大功臣進行了分封,名單如下:
蕭何封酇侯。
曹參封平陽侯。
周勃封絳侯。
樊噲封舞陽侯。
酈商封曲周侯。
夏侯嬰封汝陰侯。
灌嬰封穎陰侯。
傅寬封陽陵侯。
靳歙封建武侯。
王吸封清陽侯。
薛歐封廣嚴侯。
陳嬰封堂邑侯。
周紲封信武侯。
呂澤封周呂侯。
呂釋之封建成侯。
孔熙封蓼侯。
陳賀封費侯。
陳豨封陽夏侯。
任敖封曲阿侯。
周昌封汾陰侯。
王陵封安國侯。
審食其封辟陽侯。
大家看到這裡,肯定會問,怎麼不見漢中三傑張良及「盜其嫂」陳平的分封啊?各位別急,奶酪有的,麵包有的,一切都會有的。這是劉邦故意賣的關子,他把自己最為信任的兩大謀臣放在最後來分封,就是想把最具懸念的留到最後揭曉。
待眾人的聲音平息後,劉邦開始揭曉最後的懸念了:賞張良三萬戶,封為留侯。
這張良自劉邦一統天下後,他就整天待在家裡修身養性。今天的英雄分封大會他本來也不想參加,但劉邦派人請了他幾次,礙於情面他只得來出席。面對劉邦的分封,張良卻不買賬,推托道:「臣自願在家閉門練功,不願再受封侯累贅。」
這時劉邦來了個霸王硬上弓,這個侯你當也得當不當也得當。這世上居然還有逼別人當侯的,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就好比武俠小說中一些名師高人強行收自己喜歡的年輕後輩為徒一樣。
當然,張良之所以總是推托,除了他一貫謙遜的作風外,還有更重要的是他從《太公兵法》中學到了「上興邦安國,下全功保身」之法,悟出了功成名就後就該隱退的道理。單從這一點來看,張良比韓信明顯高出了N個等級。
最後分封的是陳平,他被封為戶牖侯。當聽到劉邦的分封時,陳平雙膝跪地,淚流滿面地說:「臣無功無德,請陛下另封他人。」
劉邦就說了,你怎麼沒有功勞了,你的很多計謀都很好啊。沒你的妙計我能打敗項羽嗎?陳平說這一切歸功於一個叫魏無知的朋友。他說當初如果沒有魏無知的推薦,微臣哪能為陛下效力呢?聽完陳平的解釋,劉邦對他更是刮目相看,當即宣魏無知進宮,賞了他黃金千兩。
這次分封看似皆大歡喜,但實際上藏有隱患。這些文臣受封時,那些衝鋒陷陣的武將們就不服了。他們說,我們是用鮮血和汗水換來這個侯的封號,像蕭何等人哪裡上過前線呢?為什麼要封他為侯,而且還排在第一的位置呢?
劉邦沒有直接與這些武將們進行理論,而是不急不慢地講了一個獵人和獵狗的故事:追殺野兔,靠的是獵狗;而發號施令,靠的是獵人。劉邦知道這些武將們終將會明白他這句話的,沒有這些文弱書生們「運籌帷幄之中」,就算他們勇冠三軍,那又如何?能「決勝千里之外」、能打下這江山嗎?
外族人分封完畢,接下來劉邦還對自己家族的人進行了分封。
長兄劉伯早逝,無封。
次兄劉仲封為代王,管轄代地。
小弟劉交封為楚王,管轄淮河以西。
堂兄劉賈封為荊王,管轄淮河以東。
劉肥(劉邦的情婦曹氏生的兒子),被封為齊王。
呂後的兒子劉盈早就定為太子了,這裡就不用再分封了。
分封完畢後,劉邦的老爹劉老公不服了。他提出了抗議,說是自己的大兒子劉伯儘管英年早逝,也應該追封他一個侯爵,不應該什麼都沒有。其實,劉邦當年當流氓時,大嫂對他很是冷淡,一年四季想到他家打打牙祭都不行,對此劉邦懷恨在心,這次分封自然沒答理他們。但劉老爹畢竟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因此對劉邦進行了苦苦相求。劉邦最後被逼急了,又礙於老爹的顏面,最後決定還是封一個侯給他當:武哀侯。封他的兒子劉信為羹頡侯。
不過劉信被封為侯後卻喜怒交加。喜的是自己終於也被封為侯了,怒的是誰當了這個侯也不會好受。這倒不是說劉信封的侯空有侯名沒有實權,相反實權還很大,但問題是這個侯的封號太不雅觀了點——羹頡的意思是吝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