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張學良發佈的「不抵抗」命令證據確鑿 | 陽光歷史

 

A-A+

1931年張學良發佈的「不抵抗」命令證據確鑿

2018年03月09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74 次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我有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你一定還記得這首哀婉悲傷的歌吧?1936年11月,著名音樂家張寒暉譜寫的這首獨唱曲,曾經傳唱一時,令無數國人動容。歌中提到的「九一八」事變,發生於1931年9月18日。這一天,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瀋陽,以武力攻擊東北。之後,日本關東軍佔領中國東北全境,使得廣大東北同胞飽受流離失所之苦。

  長期以來,在學界尤其是大陸學界,普遍認為,「九一八」事變時,東北軍對日本關東軍的進攻未予抵抗,是蔣介石向東北軍發出了「不抵抗」命令,張學良只是「忍痛」執行命令,當了「替罪羔羊」。事實上,在「九一八」事變之前,張學良倒是向東北軍發出了密令《魚電》,命令部屬不得抵抗日軍進攻。1931年9月6日,張學良以《魚電》致遼寧省主席臧式毅和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參謀長榮臻,稱:「遼寧政委會藏(式毅)代主席、邊署榮(臻)參謀長鑒,查現在日方外交漸趨吃緊,應付一切,亟宜力求穩慎。對於日人,無論其如何尋事,我方務當萬方容忍,不可與之反抗,致釀事端。即希迅速密令各屬,切實遵照注意為要。張學良魚子秘印。」

  僅僅下令「不抵抗」倒也罷了,張學良還下令東北軍北大營「收繳軍械,存於庫房」,「君來訪問瀋陽之新聞乎?實告君,吾早已令我部士兵,對日兵挑釁不得抵抗,故北大營我軍早令收繳軍械,存於庫房。昨晚(即十八日晚)十時許,日兵突以三百人扒入我營,開槍相擊,我軍本未武裝,自無抵抗,當被擊斃三人。……日本此次既未下最後通牒,又未宣告開戰,而實際採取軍事行動,令人不解,仍望國民冷靜隱忍,勿生枝節。」這是「九一八」事變發生後的第二天上午,張學良接受天津《大公報》記者訪問時所言。9月19日下午,張學良接受《盛京日報》記者訪問時又說,「昨夜接到沈電,驚悉中日衝突事件。惟東北既無抵抗之力量,亦無開戰之理由,已經電沈,嚴飭其絕對不抵抗,盡任日軍所為。」

  9月20日晚,張學良在接受外國記者採訪時說,「余窺透日軍擬在滿洲有某種行動後,即下令部下倘遇日軍進攻,中國軍警不得抗拒,須將軍械子彈入庫房。當日軍進攻消息傳來時,立時又下令收繳軍械,不得作報復行動,故當日軍開槍與機關鎗並用炮轟擊北大營與其他各處時,中國軍隊並無有組織之報復行為。」

  甚至到晚年,張學良依然不後悔當初採取的「不抵抗」主義。他在回憶錄中如此解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對日政策,「因為那時關東軍經常尋隙挑釁,隔幾天就找點事鬧鬧」,「這日本小兵在街上,看到東北軍人的刺刀,他們就走上前在刺刀上劃火柴,故意挑釁。那東北小兵脾氣大著呢,你來劃火柴,老子就捅你一刀。但我下令,絕對不許反抗,任你搗蛋,老子就是不反抗,你再搗蛋、找借口,老子就是不讓你有借口,當時都是這樣的思路。」「日本人在東北同我們搗蛋不是一次了,他搗了許多年了,搗了多少次了,每次都是這樣處理的嘛。」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