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甲午戰爭對日本來說根本不值得一提? | 陽光歷史

 

A-A+

為什麼甲午戰爭對日本來說根本不值得一提?

2018年01月26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323 次

120年前的那場戰爭,日本叫日清戰爭,中國叫甲午戰爭。日本人以地緣命名,用地緣來承受歷史之重。中國人以年輪命名,用時間來承受歷史之重。看似無甚意味的命名,但還是顯露了一種心情一種姿態,一個強調永誌不忘性。60年一個輪迴,只要是甲午年,就必然會想起那場戰爭。甲午這個概念,在中國指向的是歷史記憶。一個是已經發生,不值再提。因為從地緣政治來看,「清朝」早已成了歷史名詞,「日清」這個概念也成過去式。在這裡歷史記憶不再亮眼。

日本通過甲午戰爭,獲得了進一步「脫亞入歐」的信心,發展工業和教育的資金,乃至軍國主義海外擴張的野心。同時,也更加蔑視中國,制定出一系列滅亡中國的計畫。由此而引發後來大規模的侵華和中國全民族的抗戰,直至日本最後的戰敗投降。由此構成兩國極為錯綜的關係,和民族記憶中的複雜基因。

日本人曾把甲午戰爭稱之為是用「國運相賭」的一場戰爭。也即是說國家命運在此一舉——這無疑也是一種國家意識。據《日清戰爭實記》記載,當時就連社會地位最卑微的日本妓女,也捐錢捐物資助國家戰爭。而當時的清朝就很難說有一種自主的國家意識了,有的只是一群沒有凝聚力的無用民眾罷了。

司馬遼太郎在《阪上之雲》的歷史小說中這樣寫甲午戰爭:「勝利的最大要因不在日軍。而是那個時候的中國人,為國家而死的觀念基本沒有。

中國真正開始重新找回民族凝聚力和國家觀念是在五四運動中的新文化運動,但此時距甲午戰爭已經是25年了,是不斷地在救亡中啟蒙民眾。後來不幸的是救亡又壓倒了啟蒙,啟蒙也就半途而止。這樣來看,就國民的國家意識而言,中國比日本至少晚了半個世紀。

甲午戰爭的失敗,日本逼迫清政府割讓台灣並從清朝手中接掌了朝鮮的權力,勢力直達中國東北,老大帝國的形象轟然倒塌,日本則一躍而成為新興帝國。正所謂攻守之勢易轉。幾乎是一夜之間,中華帝國在日本積攢千年的尊敬和崇拜被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厭惡與鄙夷。

亞洲的秩序從此開始重建,在日本人的眼裡,甲午戰爭只是一場與弱者的戰爭,根本不足掛齒,哪怕贏了也沒有榮耀。他們更重視與當時強大的俄羅斯之間的日俄戰爭,這是一場與強國之間的戰爭,日俄戰爭的記憶,至今還停留在他們的腦海裡。

無論是當時的日本歷史學家或者作家,都已經開始輕視甚至蔑視中國。著名的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在當時也把中國人稱之為「支那佬」,並且毫無顧忌。如他在1906年寫《片斷》一文,嘲諷孔子的另一面是「盜炻行盜,這就是支那人」。日本人這種發生在甲午戰爭之後的認知轉向,它的背景之一就是急於對霸權易手作系譜上和心情上的修復。所以我們說甲午戰爭對中國來說是永遠的痛,對於日本而言只是一個歷史記憶,其中的邏輯也就在這裡。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