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淮海戰役中杜聿明逃跑為何假冒華野11縱?
導讀:對於杜聿明的逃跑,粟裕早有準備,12月22日便根據黃維、胡璉等「高級幹部乘戰車逃跑」的現象,要求華東野戰軍各兵團和各縱隊「在第二線構築坦克工事,各縱之間應貫通並互相檢查,使戰車無法往外突圍」。杜聿明的確也有乘坐坦克突圍的打算。徐州「剿總」有一支蔣介石的嫡系精銳裝甲部隊——戰車獨立1團,蔣緯國曾做過團長。這個團多數坦克駕駛員都開過幾千小時,抗戰時期在印緬戰場上,同日軍打過仗。
突圍前,杜聿明將最後15輛完好的坦克部署在指揮部北面200米處的田野上,一方面屏蔽「剿總」駐地,另一方面作為手中最後一張王牌。戰車團1營的主要軍官已經得到命令,在萬不得已時,坦克要搭載副總司令杜聿明和其他高級將領突出重圍。1月9日,杜聿明還通知文強集合戰車部隊,等待自己的命令。最後的突圍開始,1營副營長吳秀章帶上15輛坦克,冒著華野特縱鋪天蓋地的炮火,衝到杜聿明的指揮部時,卻找不到杜聿明。
「剿總」副官長處指令他們,自行沿薛家湖、張集、會亭集一線向駐馬店方向突圍。吳秀章隨即迅速行動,儘管沿途被打掉了9輛,剩餘坦克依然一路狂奔,很快到了永城西北的的會亭集附近。杜聿明戰車團的行動,引起了粟裕與華野司令部其他人的注意與警惕。他們判斷,杜聿明有可能躲在坦克內,便分別用電報和電話的方式,將情況通報特縱司令部和華野騎兵團,命令駐紮在會亭集附近的騎兵團加強偵察,迅速攔截。
粟裕1月10日還向毛澤東報告:「據未證實傳說,杜匪已乘坦克六七輛向西北薛家湖突圍」,並說「已告部隊在俘虜中嚴查,並正在追擊中」。華野特縱騎兵團接到命令,當即開始行動,很快發現了坦克的行蹤,開始了一段後來驚動蘇聯軍事代表團的「騎兵打坦克」佳話。他們追擊100多公里,最後俘獲了全部坦克和人員。但杜聿明並不在其中,他又去了哪裡呢?
杜聿明和貼身的副官、司機、衛士離開第五軍轉向東北後,未能等到杜聿明命令的文強,正帶著幾個心腹躲在一條小河岸邊的石洞裡。他知道自己級別不夠,不是杜聿明這種全軍重點保護對象,毫無走出重圍的希望,因此不免顧影自憐地想,杜聿明杜老總與王牌第五軍在一起,有精兵強將保駕護航,「可能已突出重圍」。萬念俱灰之下,他很快成為幾個乳臭未乾的小「共軍」的俘虜。
不想杜聿明「有福不享」,並沒有跟第五軍走,最終被活捉,成為整個戰場的最佳「戰利品」,多年後在功德林戰犯管理處,和文強這個老部下「他鄉遇故知」。當天晚上,杜聿明走了一陣後,來到賈砦附近,發現有華東野戰軍大隊人馬行動,便在戰壕裡隱蔽起來。趁這個便當,副官尹東生給他剃了鬍子,換上士兵服裝,並安慰他說:「留得青山在,不怕無柴燒」。杜聿明的鬍子早該剃了。
華東野戰軍4縱司令部機要參謀蘇榮後來回憶說:「我們早就知道他有鬍子,後來我們又發了照片下去,我們是全軍都發了,要求一定要抓住杜聿明。」尹東生不愧是貼身副官,料到了「共軍」有此一招。杜聿明大約覺得沒有了鬍子,生的希望大了許多,尹東生說的也很有道理,沮喪之情散去不少。等華野隊伍過去後,他的鬍子也剃好了,便由衛士扶著一直往東北跑。他的想法是,跑過一段後,再向西轉南。目的地當然是南京,那裡有一直倚重他的「校長」。
他們一路假稱華野11縱押送俘虜送後方的隊伍,步行了10餘里,穿過了華東野戰軍的主要戰線,1月10日清晨來到了安徽蕭縣的張老莊。11縱在華東野戰軍的十幾個縱隊裡並非主力,「名頭」並不響,他們何以自稱11縱的人呢?這是杜聿明的主意。還在12月28日下午,華野11縱33旅97團3營一名小通訊員不慎被俘,隨後被送至杜聿明的指揮部。
杜聿明問他的部隊番號,小通訊員回答後,他又問陣地工事、兵力多少?小通訊員說:「我們的戰壕有幾層,一個團的防地1000米,處處是兵。」杜聿明說,我們也不殺俘虜,放他回去。小通訊員第二天回了部隊,講述了這一經過。97團政治處主任方征後來回憶說,杜聿明自稱11縱隊的,「是不是這個通訊員給他的11縱隊番號的印象,或者他覺得放走了11縱隊小俘虜,他這個大俘虜也有被放走的運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