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是怎麼樣謀劃偷襲荊州?關羽何以敗走麥城?
呂蒙是什麼樣的人物?為什麼這麼厲害?
呂蒙字子明,幼年喪父,在戰亂中隨母親南渡,依靠姊夫鄧當。十五歲當兵時,還不認識一個大字,被大家譏笑為「吳下阿蒙」。呂蒙在這種環境下,經常受辱。有一次,他實在忍不了,殺了官吏,投奔到孫策陣營。孫策倒很賞識他,把他安置在左右。鄧當死後,還用他來接替鄧當的位置。孫權繼承大業,他在許多戰役都建有功勞,升為偏將軍。孫權見他頗有才能。但是口頭報告、文字請示時,經常鬧笑話。便勸他多讀書,才能夠出口成章,讓大家刮目相看。他起初以軍中事務太多為由,推說沒有時間。孫權說他的事務更多,時間更少,還不是常常讀書?又說曹操一直到年紀很大時,都很認真讀書。於是替呂蒙選了一位老師。他自己也下定決心。從此好學不倦,獲得長足的進步。魯肅接任都督時,以為他還是跟過去一樣。長談之下,才發現完全改變了。使他十分吃驚,誇獎他已非昔日吳下阿蒙。呂蒙反過來提醒魯肅,關羽好學,又有英雄氣概。要和他打交道,必須有一些計謀。否則全憑武勇,大概沒有人打得過他。可見那個時候,呂蒙已經在關羽身上,下了很多功夫。幾乎把關羽的個人和團體,都逐一分析。在知己知彼的層面,呂蒙已經佔了上風,比關羽更勝一籌。
一個人一生當中,有好的母親、好的老闆、好的上司,便最為幸運。呂蒙三者都有,母親支持他、孫權 教導他、魯肅賞識他,難怪很快就成為東吳的傑出將領。當然,呂蒙自己的決心和毅力,才是真正持續進步的原因。
呂蒙怎樣偷襲荊州?關羽何以敗走麥城?
魯肅接下周瑜的位置,繼任都督。開始時看不起 呂蒙,後來經不起大起的勸說, 才和呂蒙長談,深受感動。呂蒙提出好幾條計策,要對 付關羽。魯肅 為了表示敬意,特別拜訪
了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成好朋友。
呂蒙似乎全心全力,以關羽為目標。他不但向魯肅提計畫,還三番兩次建議孫權,一定要拿回荊州。好像不滅掉關羽,便永不罷休的樣子。反觀劉備這邊,一心一意要打通漢水,使荊州和漢中連成一起。關羽擒於禁、殺龐德所造成的威震華夏,弄得曹操幾乎要遷許都以避其鋒。魏吳不得不聯合對搞關羽,而孔明的高度警戒 ,在這種時候竟然祝若無睹,實在是難以想像。至少指派張飛或趙雲,進駐江陵以資支援,居然全無動靜。
魯肅死後,由呂蒙接任。他密獻進襲關羽的計謀,令士兵改穿白衣,偽裝客商。贈送財物給江邊烽火台的駐守軍士,使其相信而得以把船停泊江邊。二更時期將烽火台官兵擊倒,一聲暗號,八十餘船精兵盡出,佔領緊要關卡。接著長驅直入,逕取荊州。他知道關羽對恃了這麼多年,東吳官兵對荊州恨之入骨。攻入城後,很可能濫殺無辜百姓,或者搶奪財物。因此特別傳令軍中:如有妄殺一人,妄取民間一物者,必定依照軍法嚴辦。
關羽在荊州的防務,實際上十分嚴密。江邊烽火台原為第一道防線,隨時發佈前言訊息。但是吳船日夜兼程並進,未曾走漏消息。吳軍又扮成客商,瞞過守台人員。當夜全部被俘,根本不能有所行動。關羽在襄樊,留守的人員是糜芳,為劉備的小舅子,十分可靠。既然沒有消息,便是好消息,可以放心向北方推進。
問題出在關羽的部將傅士仁身上,他駐守南郡。由於關羽好強,動不動就擺出捨我其誰的架子,對部屬也不知尊重,以致傅士仁早已懷恨在心。對關羽的前方補給,常不稱職。關羽揚言回荊州後要依法治罪,內心更加恐懼。荊州有失,傅士仁立即趕來見糜芳,說並非不忠,而是勢危力困,不能支持。表示自己向東吳投降,也勸糜芳早降。糜芳正在猶豫,關羽又著人來催糧米,並說遲交便要立斬。糜芳大驚,忽報呂蒙引兵殺至城下,兩人出城投降。孫權大喜,分別加以重賞。
關羽對荊州的情況不明,還時常派人返回城中。呂蒙對這些人都十分厚待,並使他們到眷屬家中問候。眷屬們也趁機要求問候軍中家人。這樣一傳十、十傳 百,早已人心歸吳,
全無鬥志。忽然在魏營中傳來荊州已失的流言,探馬證實,並說糜、傅二人已降 。關羽自知中計,孤軍無力作戰。 一面派人往成都求救,一面引兵取荊州。軍士潛逃的很多,到麥城時已剩五、六百人,且多半帶傷。城中無糧,忽報諸葛瑾前來勸降,關羽當然不依。呂蒙獻計,令潘璋引精兵五百,埋伏於山僻小路上。先把關羽坐騎絆倒,擒獲關羽父子。
孫權以禮相待,極力勸降。後以曹操禮遇無效為鑒,斬關羽父子。赤兔馬不食草料,隨之餓死。 呂蒙不久病死,曹操接受關羽首級,也被嚇死。這一連串變化,豈是一般人為的能力,所能夠做得到的?莫非那一隻看不見的手,在那裡默默地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