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紅軍士兵「坐飛機上扔手榴彈」確有其事 | 陽光歷史

 

A-A+

專家:紅軍士兵「坐飛機上扔手榴彈」確有其事

2017年03月19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204 次

  《鐵血紅安》的主角英雄劉銅鑼,黃麻起義時第一個攻入黃安城,動用紅軍唯一列寧號飛機禦敵。原八一電影製片廠研究室主任張東說:「坐飛機上扔手榴彈, 查資料, 果然有此事。」

  從八一南昌起義開始,我軍經歷了80多年的發展歷史,其中,空軍從創立到現在也有60多年。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人民軍隊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如今,已發展成多兵種、現代化的強大武裝力量,成為守衛我國廣大疆域的鋼鐵長城。回顧人民軍隊的光榮歷史,我們不會忘記無數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所付出的艱辛努力和流血犧牲,不會忘記戰爭年代那一個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本文所記敘的人物是一位叫龍文光的飛行員,他的故事與紅軍歷史上的第一架飛機密切相連。

  少年立志投筆從戎

  龍文光是四川省崇慶縣人,1899年6月21日出生於廖家鄉一個姓彭的普通農民家庭。在他兩歲時,父母將他過繼給姨夫龍作霖,從此改姓龍。龍作霖在當地是一位小有名氣的私塾先生,而且家有良田四十畝,生活較為寬裕,因無子就把龍文光當作親子看待,加上龍文光天資聰明過人,天真活潑,更受姨夫夫婦的喜愛。四歲時,他就隨姨夫識字,一年後,龍作霖又找關係把他送進了本鄉天民寺小學讀書。在學校,龍文光是年齡最小的學生。早期的教育和良好的學習環境,讓龍文光學到了許多知識,也接觸了不少新東西,成為同齡夥伴中的「小秀才」。

  小學畢業後,龍文光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成都聯合中學,當時中國社會正處於動盪不安的時期,「五四」運動所帶來的新思潮和進步文化氛圍濃厚,感染著一大批先進的知識分子。不少教師在上課時,積極向學生傳播民主科學的新思想、新觀念、新道德。胸懷大志又十分熱情的龍文光深受感染,決心努力求學,將來為振興民族幹一番大事業。

  20歲時,龍文光考入了浙江工業學院,不久又轉至北京朝陽大學繼續深造。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創辦了黃埔軍校,並面向全國招收有志青年。龍文光得知消息後,毫不猶豫地投筆從戎,立即南下報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成了黃埔軍校一名學員。在黃埔軍校學習期間,他與同學們一起參加了消滅滇、桂叛軍以及鄭潤奇等右派軍隊的戰鬥。1926年初,在黃埔軍校學習了兩年的龍文光畢業了。此時,正值國共兩黨聯合創辦的廣東航空學校招生。龍文光和後來擔任國民黨空軍要職的毛邦初、張廷孟、王叔銘等人因成績突出而入選航校。次年初,龍文光一行11人被廣東國民革命軍航空處選派到蘇聯第二航空學校學習飛行技術。1929年,龍文光等人學成歸國。龍文光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空軍第四隊(駐漢口)上尉分隊長,並在南京中央軍校航空班兼任特種教官。從此,他經常駕機來往於漢口、南京、上海、杭州等地之間執行任務。

  機落被俘投身革命

  在國民黨軍隊裡,龍文光稱得上是一位勤奮認真的軍人。在國民黨空軍供職的幾年裡,他沒有出現一次失誤,每次執行任務都完成得相當出色。他嫻熟的飛行技術和嚴肅的敬業精神受到了同行們的稱讚,本以為就這樣過完一生。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一次前往河南的飛行卻成了他人生的重大轉折點。

  事情發生在1930年3月16日上午,時任國民黨空軍中校隊長的龍文光,奉命駕機由漢口飛往河南開封,執行緊急空投通信任務。下午一點返航途中,遇上了天氣變化,天空中烏雲翻滾、大霧瀰漫。飛機迷航了。龍文光努力控制飛機,但仍未找到返航的正確方向。這時,飛機上油表顯示:油料將耗盡。情急之下,龍文光只得迫降飛機。最終飛機搖搖擺擺、緩緩地降落在大別山南部宣化店附近的陳家河河灘上,那裡正是鄂豫皖交界的紅軍根據地。飛機迫降時,放哨的赤衛隊員就發現飛機的機翼上噴有青天白日機徽,隨即吹響了號角。我紅軍第一師三團一營的錢均,帶領手槍隊員立即趕往迫降地點,附近知道消息的紅軍戰士、赤衛隊員及數百名群眾也紛紛趕來,朝落在河灘上的飛機圍了上去。龍文光急忙打開艙門,跳下飛機,拚命朝東南方向逃去。可是,四處傳來「站住」的喝叫,看著蜂擁過來的人群,穿著美式飛行服的龍文光自知跑不了了,只得舉起雙手,不停地說:「各位鄉親,不要傷害我,我是飛行員龍文光。」就這樣,龍文光成了紅軍的俘虜,飛機也同時被繳獲。

  在一間普通的小屋裡,龍文光蜷縮地坐在板凳上,低著頭,渾身很不自在。一個紅軍幹部正在審問他。他唯唯諾諾,審問人員問一句,他就敷衍一句,儘管紅軍幹部再三宣傳優待俘虜的政策,並保證其生命安全,但龍文光還是心存疑慮,始終不肯說實話。紅軍幹部審了半天,也沒有問出什麼來。消息很快傳到鄂豫皖軍委負責人徐向前那裡。徐向前命令把龍文光帶到紅軍指揮部。在指揮部門口,看到站崗的持槍戰士,龍文光覺得自己可能被押到了「長官」這裡,禁不住害怕起來。這時,從屋裡走出來一位身穿洗得發白的灰色軍服、面孔消瘦的軍人,看到他微笑著說:「我叫徐向前,是這裡的負責人,你有什麼話儘管說,無需害怕。」一聽到「徐向前」三個字,龍文光渾身猛地一震,眼睛一亮。他雙眼盯著這位紅軍首長,怎麼也想不出,蔣介石懸賞10萬大洋取其首級的人,竟這麼普通、和藹、平易近人。接著,徐向前把龍文光引進裡屋和他聊起來。談話中,徐向前稱讚龍文光是位有志向的青年,同時指出眼下的國民黨背離人心,搞獨裁統治。通過分析形勢、暢談理想,龍文光認識到紅軍的革命之路才是救國救民的偉大之路。他深切地感到:跟著共產黨干革命才是人生最好的選擇。於是當即表示要棄暗投明,參加紅軍。徐向前聽後,牢牢握住他的手,非常高興地說:「慶祝你和你的飛機走向光亮,我代表蘇聯工農民主政權政府,歡迎你參加紅軍!」為了表示參加紅軍的堅定決心,龍文光還特地把名字改為「龍赤光」。

  不久,徐向前把龍文光安排在總部任參謀。在此期間,龍文光接受了紅軍的思想教育,這促使他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戰士。

  小學畢業後,龍文光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成都聯合中學,當時中國社會正處於動盪不安的時期,「五四」運動所帶來的新思潮和進步文化氛圍濃厚,感染著一大批先進的知識分子。不少教師在上課時,積極向學生傳播民主科學的新思想、新觀念、新道德。胸懷大志又十分熱情的龍文光深受感染,決心努力求學,將來為振興民族幹一番大事業。

  20歲時,龍文光考入了浙江工業學院,不久又轉至北京朝陽大學繼續深造。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創辦了黃埔軍校,並面向全國招收有志青年。龍文光得知消息後,毫不猶豫地投筆從戎,立即南下報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成了黃埔軍校一名學員。在黃埔軍校學習期間,他與同學們一起參加了消滅滇、桂叛軍以及鄭潤奇等右派軍隊的戰鬥。1926年初,在黃埔軍校學習了兩年的龍文光畢業了。此時,正值國共兩黨聯合創辦的廣東航空學校招生。龍文光和後來擔任國民黨空軍要職的毛邦初、張廷孟、王叔銘等人因成績突出而入選航校。次年初,龍文光一行11人被廣東國民革命軍航空處選派到蘇聯第二航空學校學習飛行技術。1929年,龍文光等人學成歸國。龍文光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空軍第四隊(駐漢口)上尉分隊長,並在南京中央軍校航空班兼任特種教官。從此,他經常駕機來往於漢口、南京、上海、杭州等地之間執行任務。

  機落被俘投身革命

  在國民黨軍隊裡,龍文光稱得上是一位勤奮認真的軍人。在國民黨空軍供職的幾年裡,他沒有出現一次失誤,每次執行任務都完成得相當出色。他嫻熟的飛行技術和嚴肅的敬業精神受到了同行們的稱讚,本以為就這樣過完一生。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一次前往河南的飛行卻成了他人生的重大轉折點。

  事情發生在1930年3月16日上午,時任國民黨空軍中校隊長的龍文光,奉命駕機由漢口飛往河南開封,執行緊急空投通信任務。下午一點返航途中,遇上了天氣變化,天空中烏雲翻滾、大霧瀰漫。飛機迷航了。龍文光努力控制飛機,但仍未找到返航的正確方向。這時,飛機上油表顯示:油料將耗盡。情急之下,龍文光只得迫降飛機。最終飛機搖搖擺擺、緩緩地降落在大別山南部宣化店附近的陳家河河灘上,那裡正是鄂豫皖交界的紅軍根據地。飛機迫降時,放哨的赤衛隊員就發現飛機的機翼上噴有青天白日機徽,隨即吹響了號角。我紅軍第一師三團一營的錢均,帶領手槍隊員立即趕往迫降地點,附近知道消息的紅軍戰士、赤衛隊員及數百名群眾也紛紛趕來,朝落在河灘上的飛機圍了上去。龍文光急忙打開艙門,跳下飛機,拚命朝東南方向逃去。可是,四處傳來「站住」的喝叫,看著蜂擁過來的人群,穿著美式飛行服的龍文光自知跑不了了,只得舉起雙手,不停地說:「各位鄉親,不要傷害我,我是飛行員龍文光。」就這樣,龍文光成了紅軍的俘虜,飛機也同時被繳獲。

  在一間普通的小屋裡,龍文光蜷縮地坐在板凳上,低著頭,渾身很不自在。一個紅軍幹部正在審問他。他唯唯諾諾,審問人員問一句,他就敷衍一句,儘管紅軍幹部再三宣傳優待俘虜的政策,並保證其生命安全,但龍文光還是心存疑慮,始終不肯說實話。紅軍幹部審了半天,也沒有問出什麼來。消息很快傳到鄂豫皖軍委負責人徐向前那裡。徐向前命令把龍文光帶到紅軍指揮部。在指揮部門口,看到站崗的持槍戰士,龍文光覺得自己可能被押到了「長官」這裡,禁不住害怕起來。這時,從屋裡走出來一位身穿洗得發白的灰色軍服、面孔消瘦的軍人,看到他微笑著說:「我叫徐向前,是這裡的負責人,你有什麼話儘管說,無需害怕。」一聽到「徐向前」三個字,龍文光渾身猛地一震,眼睛一亮。他雙眼盯著這位紅軍首長,怎麼也想不出,蔣介石懸賞10萬大洋取其首級的人,竟這麼普通、和藹、平易近人。接著,徐向前把龍文光引進裡屋和他聊起來。談話中,徐向前稱讚龍文光是位有志向的青年,同時指出眼下的國民黨背離人心,搞獨裁統治。通過分析形勢、暢談理想,龍文光認識到紅軍的革命之路才是救國救民的偉大之路。他深切地感到:跟著共產黨干革命才是人生最好的選擇。於是當即表示要棄暗投明,參加紅軍。徐向前聽後,牢牢握住他的手,非常高興地說:「慶祝你和你的飛機走向光亮,我代表蘇聯工農民主政權政府,歡迎你參加紅軍!」為了表示參加紅軍的堅定決心,龍文光還特地把名字改為「龍赤光」。

  不久,徐向前把龍文光安排在總部任參謀。在此期間,龍文光接受了紅軍的思想教育,這促使他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戰士。

  當時,國民黨曾多次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進行大規模的「圍剿」活動。因為那時根據地的軍民還不知道保密的重要性,繳獲飛機的消息很快被國民黨反動派獲知。當地的反動民團組織兵力猛攻陳家河,企圖炸毀飛機,搶回飛行員。根據地的手槍隊和民兵戰士與反動民團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最終打退了敵人,保住了飛機。為了避免飛機再次落入敵人手中,鄂豫皖軍委立即指示將飛機運往根據地林家灣(今河南省新縣卡房鄉)。由於飛機形體較大,根據地的交通條件又比較落後,只好將飛機四個機翼拆卸下來,分開運輸。在根據地人民的幫助下,經過半個多月才將飛機運到卡房林家灣。在運送飛機過程中還發生了一個故事:飛機搬運中,需要經過一個叫「黑龍潭」的地方,那裡潭面寬、水位深,飛機無法運過去。當地群眾聞訊,紛紛搬來自家的桌椅、門板,在「黑龍潭」上搭起一座浮橋。此舉令龍文光大為感動,他感慨地說:「有這麼好的群眾基礎,共產黨必然成功!」當年,林家灣是個只有四戶人家的小村莊。飛機巧妙地被隱蔽在兩幢房子和山牆之間,上面搭了個棚頂,敵人無論從空中還是陸地,都發現不了飛機的蹤跡。

  駕機參戰戰場立功

  有了自己的飛機,這令紅軍根據地的軍民信心大振。大家認為,以後戰鬥也可以從空中打擊敵人了。1931年5月,根據中央的指示,鄂豫皖特區工農政府軍事委員會航空局成立,龍文光被任命為航空局局長。航空局設在河南省新集北頭普濟寺內。蘇區政府不僅為龍文光配備了必要的技術人員,還在河邊的空地上修建了一個佔地100餘畝的簡易機場。在根據地軍民的幫助下,拆卸下來的機翼從5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搬運到新集。龍文光與根據地兵工廠的工作人員一起,克服技術和物質上的重重困難,終於將飛機重新裝配修復,並用三色油漆粉刷一新。在飛機機翼兩側銀灰底色上,各繪製了一顆閃閃發光的紅五星。鄂豫皖特區工農民主政府還舉行了隆重的飛機命名儀式。徐向前代表特區工農民主政府,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架飛機命名為「列寧」號。「列寧」兩個字用鮮紅色寫成,十分醒目。紅軍戰士們又設法從敵占區弄來不少汽油。從此,中國工農紅軍建軍史上第一架屬於自己的飛機就這樣誕生了,龍文光也成了我軍建軍史上的第一位飛行員。

  7月10日上午,艷陽高照,新集機場人山人海。徐向前總指揮和紅四軍政治委員陳昌浩一起來到機場。當徐向前的命令一下達,龍文光和陳昌浩就在眾人的簇擁下登上了飛機。一陣轟鳴過後,「列寧」號急速在跑道上滑行起來,緊跟著飛向天空,機場上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1931年9月13日至12月22日,龍文光根據黨組織的指示,駕「列寧」號飛機從新集起飛執行了對國民黨佔領區潢川、固始、光山、漢口偵察和撒傳單等軍事任務。國民黨軍對紅軍擁有飛機的事情深為不安,武漢市裡的一些重要軍事目標,因此趕緊實行了燈火管制。

  1931年11月1日,中國工農紅軍四方面軍在鄂東北七里坪成立。四方面軍成立後僅半個月,就奉命南下攻打黃安縣城。守城的國民黨第69師師長趙冠英率萬餘人,憑藉著堅固的城牆和強大的火力固守待援,紅軍圍城一月有餘,但仍久攻

  不下。隨著戰況的日益險惡,徐向前總指揮突然想起「列寧」號來,他立即派人請來龍文光,詢問他是否能用飛機來協同攻打黃安城。

  「龍局長,咱們的『列寧』號能帶炸彈轟炸嗎?」徐向前謙虛地問龍文光。「可以啊!」龍文光回答說,「這是美國人設計的『可塞』02U-4型水上偵察機,是兼偵察、通信以及轟炸為一體的多功能飛機,可攜帶100多公斤炸彈呢!」「那就駕機參戰吧!」徐向前大聲地下命令。

  接受命令後,龍文光通宵對「列寧」號進行改造:裝置發彈器,攜帶幾枚集束炸彈。一切準備停當後,12月22日上午9點,龍文光親自駕駛「列寧」號不慌不忙地飛向黃安縣城。時任紅四軍政治委員的陳昌浩也隨機協助投彈。在縣城上空,龍文光發現一個院子的房脊上有幾根天線,屋外還有一些穿黃呢軍服的國民黨軍官,斷定那院子定是敵人的作戰指揮部。於是,他調整機身,對準目標連續扔下兩枚炸彈。兩股濃煙隨之騰空而起,火光沖天。城內守敵頓時大亂。敵師長趙冠英發現紅軍有空軍參戰,而且竟能使用集束炸彈,十分驚奇。他看到身旁的軍官死的死、傷的傷,一下子傻了眼,驚慌中棄城而逃。紅軍乘機攻下了黃安城。此次戰鬥,紅軍俘敵5000餘人,繳獲槍支亦有5000餘支。後來,徐向前元帥在《歷史回顧》中回憶說:「那天白天,陳昌浩坐上飛機,(在)黃安上空扔炸彈,散發宣傳單,騷擾敵軍。」

  黃安城一戰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有飛機參加的戰鬥,具有特殊的意義。龍文光和他的「列寧」號戰機無疑在戰鬥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1931年11月1日,中國工農紅軍四方面軍在鄂東北七里坪成立。四方面軍成立後僅半個月,就奉命南下攻打黃安縣城。守城的國民黨第69師師長趙冠英率萬餘人,憑藉著堅固的城牆和強大的火力固守待援,紅軍圍城一月有餘,但仍久攻

  不下。隨著戰況的日益險惡,徐向前總指揮突然想起「列寧」號來,他立即派人請來龍文光,詢問他是否能用飛機來協同攻打黃安城。

  「龍局長,咱們的『列寧』號能帶炸彈轟炸嗎?」徐向前謙虛地問龍文光。「可以啊!」龍文光回答說,「這是美國人設計的『可塞』02U-4型水上偵察機,是兼偵察、通信以及轟炸為一體的多功能飛機,可攜帶100多公斤炸彈呢!」「那就駕機參戰吧!」徐向前大聲地下命令。

  接受命令後,龍文光通宵對「列寧」號進行改造:裝置發彈器,攜帶幾枚集束炸彈。一切準備停當後,12月22日上午9點,龍文光親自駕駛「列寧」號不慌不忙地飛向黃安縣城。時任紅四軍政治委員的陳昌浩也隨機協助投彈。在縣城上空,龍文光發現一個院子的房脊上有幾根天線,屋外還有一些穿黃呢軍服的國民黨軍官,斷定那院子定是敵人的作戰指揮部。於是,他調整機身,對準目標連續扔下兩枚炸彈。兩股濃煙隨之騰空而起,火光沖天。城內守敵頓時大亂。敵師長趙冠英發現紅軍有空軍參戰,而且竟能使用集束炸彈,十分驚奇。他看到身旁的軍官死的死、傷的傷,一下子傻了眼,驚慌中棄城而逃。紅軍乘機攻下了黃安城。此次戰鬥,紅軍俘敵5000餘人,繳獲槍支亦有5000餘支。後來,徐向前元帥在《歷史回顧》中回憶說:「那天白天,陳昌浩坐上飛機,(在)黃安上空扔炸彈,散發宣傳單,騷擾敵軍。」

  黃安城一戰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有飛機參加的戰鬥,具有特殊的意義。龍文光和他的「列寧」號戰機無疑在戰鬥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被俘犧牲名垂青史

  「列寧」號的誕生,武漢上空的偵察活動以及黃安城參戰,重重地促動了國民黨中央政府。在國民黨航委會特別會議上,軍政部長陳誠傳達了蔣介石的親筆手諭:各位務將共軍「列寧」號的航程規律摸清,齊心協力,將龍文光這個心頭之患除掉。不久,國民黨空軍先後調來十幾架飛機,想從空中打掉「列寧」號,但一直未得逞。

  1932年6月,國民黨出動了26個作戰師、2個旅,共有30萬人,對鄂豫皖和以洪湖根據地為中心的地區發動第四次瘋狂的「圍剿」。蔣介石坐鎮武漢指揮,先後調集了幾十架飛機參戰。作為我軍唯一的空中力量,龍文光經歷了嚴酷的戰爭考驗。面對眾寡懸殊的局面,在幾次驚險的遭遇戰中,他都以精湛的技術和過人膽識,避開了敵人的圍追阻截。龍文光甚至在十分不利的情況下將一架敵機擊傷。蔣介石聞知後,大發雷霆,懸賞十萬大洋,捉拿龍文光。

  面對數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剿」,紅軍的處境日趨不利。「列寧」號在群眾的幫助下,隨著紅軍轉移了好幾個地方。但是由於它的體積過於龐大,每次轉移起來都十分費力。最後,紅軍決定將飛機拆卸開來,專門調一支幾百人的隊伍抬著被拆卸的飛機部件,翻山越嶺地與敵人周旋。8月上旬,徐向前下令:為利於今後對敵作戰,將飛機埋藏起來。在大別山的一條偏僻山溝裡,為掩護「列寧」號的埋藏,一個營的紅軍戰士趁夜色,在山樑上頑強地狙擊了敵人一個團的進攻。與紅軍相處了一年多的「列寧」號,最終被掩埋在架山堡根據地回龍寺的兩座墓塚間。不久,紅軍主力部隊撤出根據地,紅軍的航空局也隨之解體。

  在紅軍主力被迫撤出根據地時,龍文光為了銷毀航空局的一些重要的保密資料,耽誤了撤離時間。等到自己突圍時,已經與部隊失去聯繫。幸虧有鄉親們掩護,才隻身化裝成漁民,幾經輾轉,於8月中旬的一個夜晚潛回漢口家中與妻子黃秋英相聚。此後,龍文光一直未拋頭露面。但一段時間過後,龍文光十分擔心紅軍戰友的消息,於是他就讓妻子到小店修調收音機頻率,以便通過廣播來獲知紅軍的近況。然而這個舉動被國民黨便衣特務發現了,從而發現了隱藏在家中的龍文光。1932年9月10日夜,龍文光被捕入獄。在監獄中,龍文光堅貞不屈,大義凜然。他經受了各種酷刑的折磨,依然笑著對典獄長說:「好馬不吃回頭草。我龍某既然投入了共產黨懷抱,決不會再『棄明投暗』,當上違背意志的叛徒!」國民黨軍政部長陳誠向蔣介石密報:「共軍航空局局長龍文光在漢口捕獲。」密報中還說:「許多人替龍文光說情,中國航空缺乏人才,望能給一條活路,用其所長。」陳誠所說的替龍文光說情的是原廣東航校和留蘇時龍文光的老同學、國民黨航空界舉足輕重的人物毛邦初、張廷孟以及張有谷等人。他們聯名向國民黨當局上書,請求免龍文光一死。但未獲批准。

  1933年8月9日,國民黨政府以「帶機投匪」的罪名判處龍文光死刑。判決書下達後,龍文光毫無畏懼,他揮筆寫下一首「絕命詩」:「千秋風雨世間飄,死生一事付鴻毛。吾為自由空中飛,不算英雄亦自豪。」臨刑時,龍文光在劊子手強逼下仍不下跪,而是昂首高歌,大聲唱起《滿江紅》,其勢聲震天地,氣壯山河。犧牲時,龍文光年僅34歲。

  得知龍文光犧牲的消息,中共中央十分悲痛,旋即追認他為革命烈士。國民黨軍實行第五次「圍剿」後,佔據了鄂豫皖根據地大部分地區,他們千方百計地尋找那架被埋藏起來的紅軍飛機。但在根據地群眾的保護下,飛機的一些重要部件,國民黨一直沒有找到。就這樣,在老區一條偏僻的山溝裡,「列寧」號一直沉睡了20年。老區的父老鄉親也始終沒有忘記駕駛這架飛機的飛行員龍文光。

  1951年9月,時任國防部副部長、湖北軍區司令員的王樹聲,率領中央人民政府老根據地訪問團前往老區慰問。直到這時,老區的人民才用鋤頭將埋藏了20年的「列寧」號分體部件挖了出來,獻給了國家。為使後人瞭解這段難忘的歷史,如今在北京航空博物館裡,陳列著一架按照1:1比例複製的「列寧」號樣機,供人們瞻仰。而在湖北省博物館裡,至今還陳列著一塊當年留下的「列寧」號飛機蒙布,和龍文光的那首不朽的親筆「絕命詩」。

  歷史的車輪已經進入21世紀,我們的國家早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正在走向富裕強大。那些為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而犧牲的英雄們值得我們永遠紀念、景仰。拂去歲月的塵埃,他們所創造的偉大業績和所表現出的崇高精神依然熠熠生輝!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