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戰役簡介:華北中央軍主力第一次對日作戰 | 陽光歷史

 

A-A+

南口戰役簡介:華北中央軍主力第一次對日作戰

2016年12月13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72 次

  南口戰役,是在抗日戰爭初期的重要戰役,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8月,中國第7集團軍在河北省南口地區抵抗日本中國駐屯軍進攻,挫傷了日軍的氣焰,延緩了日本侵華進程,進攻華北、奪取山西的速度。

  南口,位於北平城西北45公里處燕山餘脈與太行山的交會處,是居庸關南側的長城要隘,是北平通向大西北的門戶。這一帶地形複雜,崇山峻嶺,關隘重疊。從南口經居庸關西行至宣化、張家口,為一東西狹長之盆地,南北多山,中央凹下,平綏鐵路橫貫其中,並有公路相輔行,形成為連通西北、華北及東北的交通幹線。南口的南北兩側,又是築在高山脊背的內外長城,山上僅有羊腸小道穿行,故南口是名符其實的「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天險之地,人們稱它是「綏察之前門,平津之後門,華北之咽喉,冀西之心腹。」守住了南口,即可阻止日寇佔領察哈爾省,進而分兵晉、綏之圖謀,從而保衛察、晉、綏三省。可見南口從來為兵家必爭之軍事要地。

  1937年7月底,日寇相繼佔領了北平、天津。為了滅亡中國,日寇緊接著沿津浦、平漢 、平綏三線擴大侵略。沿津浦路進攻,為的是策應對上海、華東等地的侵犯;沿平漢路南下,為的是奪取中原,進逼華中、長江;沿平綏路西進,為的是佔領山西,進而控制整個華北,一舉殲滅中國軍隊精銳,攻佔政治經濟中心地區,以為這樣就能在迅速打垮中國的抗日力量,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

  蔣介石這時已看清對日妥協無望,遂決心抗戰,對日寇的三路進犯,都做了相應的戰鬥部署,在平綏路方面,組織了著名的南口戰役。

  7月底,日軍佔領平、津以後,以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展開對中國內地大規模進攻,並將進攻的重點置於華北。第二戰區第7集團軍奉令決定,以湯恩伯指揮所部2個師及第17軍1個師,擔任南口至赤城方面的防禦;劉汝明指揮所部擔任張家口方面的防禦。

  平漢路以西的平綏(北平—歸綏,歸綏即今內蒙古呼和浩特,當時綏遠省省會)路,日軍原計畫只作為輔助戰場,但由於此方向中國軍隊於此佈置重兵,直接威脅到平津地區,並威脅平漢路日軍側翼,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為此日本關東軍一再要求進行平綏路作戰,以「解除對中國駐屯軍後側及滿洲國境的威脅」。為此,日軍組編了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華北日軍也派出以第5師團和獨立混成第11旅參加平綏路作戰。日軍在這一方向的進攻也逐漸發展為一條重要戰線。南口戰役便是這一戰場上的一次重要戰役。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