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橋抗戰對抗戰的意義:局部抗戰就此拉開序幕 | 陽光歷史

 

A-A+

江橋抗戰對抗戰的意義:局部抗戰就此拉開序幕

2016年12月03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95 次

  江橋抗戰是20世紀前半期我國抗日戰爭的第一仗,這當然也就標誌著中國抗擊日本侵略戰爭的開始。對這一點,抗戰期間的人們顯然並無異議,即不但國民黨方面予以充分肯定,唯其如此,才始終如一地承認那場戰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占山將軍為民族英雄, 並始終給予其以極高規格的待遇;而且共產黨方面也同樣地肯定了馬占山將軍和江橋抗戰的歷史地位,如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七大政治報告中就明確指出:「這個戰爭(按指抗日戰爭)還是在1931年就開始了」, 顯而易見,他在這裡所說的「開始」於「1931年」,指的是始於1931年的江橋抗戰無疑,唯其如此,當1939年他到延安醫治槍傷期間,得到了毛澤東等人的親切關照,並特地為他召開了隆重的歡迎大會,尊稱他為「抗日英雄」。凡此都足以證明當時及後來的國、共兩黨都對這位抗日戰爭史上的傳奇英雄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極高的評價。這一切當然也反映了當時國人的普遍共識:即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於1931年馬占山將軍所領導的江橋抗戰。

  但是,事情的發展總是在不斷變化的,即在經過1937年的「七·七事變」之後,人們又開始習慣性地把「七·七事變」視為抗日戰爭的開始日。儘管由於手頭的資料所限,我們一時還弄不明白這一變化究竟是怎麼發生並由何人何方先開的這個頭;不過,有一點卻是清楚的,那就是在大家所熟知的《毛澤東選集》中確實看到了這樣的變化。如毛澤東1938年5月撰寫的著名論文《論持久戰》開宗明義就談到:「偉大抗日戰爭的一週年紀念,七月七日,快要到了。」 顯而易見,這已經是在把「七·七事變」的爆發日作為抗日戰爭的開始日了。同樣,在1945年七大的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中,又有「中國在八年抗日戰爭中,……總之,中國人民以自己的血汗同日本侵略者英勇地奮戰了八年」之謂。勿須贅述,所謂的「八年」之說恰恰是從1937年的「七·七事變」開始算起。

  這樣一來,抗日戰爭開始的時間就不再是一個了,而是出現了兩個不同的說法,一個是1931年說,另個是1937年「七·七事變」說。但這無論如何也是說不通的,而只能確定其中的一個。那麼,究竟是開始於1931年呢,還是從1937年算起?毫無疑問,只能是1931年。因為問題顯而易見,只要承認東北地區是中國的領土版圖並同時確認由馬占山將軍領導的江橋之戰是黑龍江省軍隊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的話,則不論後來發生任何事情,都改變不了中國抗日戰爭確實開始於1931年的江橋之戰的這一客觀事實。

  然而,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抗戰八年」或「八年半」的說法竟成為了人們的口頭禪,也即實際上已經將1937年的「七·七事變」作為抗日戰爭開始之日。不過,「七七事變」日絕對不是那場戰爭的開始日,而只是全面抗戰爆發之日或「抗日戰爭」歷史階段開始之時。因為如上所述早在它六年前即已爆發了江橋之戰,隨後,十九路軍又於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的抗日,1933年初何柱國率部在山海關抗日,同年3月宋哲元的二十九軍在喜峰口等地與日軍拚殺,5月在察哈爾又有馮玉祥、吉鴻昌等領導的抗日同盟軍的抗戰,1936年又有傅作義將軍率部在綏遠的抗日,而東北各地相繼出現的義勇軍、自衛軍、救國軍以及抗日聯軍的抵抗更是前仆後繼一直堅持了整整6年之久……,凡此一切無疑都是對日本侵略軍的武裝抵抗,理應屬於抗日戰爭的範疇而不該被排除於抗日戰爭過程之外。

      唯其如此,各地的人們尤其是1937年「七·七事變」前實際上就已打過日本的將士們,理所當然地對抗戰始於「七·七事變」說紛紛表示了質疑和不同的意見。而這些意見也確實得到了應有重視和部分採納,即有關的權威性著述和大中學校教材都逐漸把1937年7月7日修訂為全面抗戰爆發之日或全國性抗日戰爭開始之時,並將如上所述的抵抗活動定性為「局部抗戰」,也就是說承認了它們的抗戰性質。既然如此,只要順籐摸瓜「找」到哪一戰是「局部抗戰」的第一仗,則抗日戰爭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問題自然而然地也就得到了解決。然而,由於當時認識上的局限和分歧,實際上並沒有確定哪一戰才是「局部抗戰」的第一仗,當然,也就未能具體的解決了抗日戰爭真正開始的問題。這樣一來,也就只好繼續地把全面抗戰爆發日「七·七事變」實際上作為抗日戰爭的開始之日了。於是,所謂「抗戰八年」或「抗戰八年半」的說法依舊流傳於神州大地,甚至曾以「抗戰八年整」的詞句傳唱於大江南北和長城內外……,其結果是在億萬國人的心目中,那場戰爭依然還是僅僅打了八年或八年半的時間;至於涵蓋了「局部抗戰」六年在內的「抗戰十四年」的概念,則別說是普通的百姓,就是許多從事歷史教學與研究的專業人員也同樣地為之陌生或茫然。

  這一現象確實令人感到尷尬和無奈。眾所周知,日本軍國主義的大舉侵略我國已經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開始,而如按照「八年」或「八年半」的說法,則事實上也就意味著我國在日本人整整侵略了六年之後才開始予以還擊!假若史實果真如此,即在那六年中間我國的軍隊從來就沒有正面的抵抗倒也無話可說,誰讓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竟然是這樣地不爭氣而任人宰割和欺凌呢?但是,史實絕對不是這樣,因為如上所述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男兒們不止在1931年的「九一八」當夜就進行了自發的抵抗,更重要的是黑龍江省的軍隊緊接其後不久就在江橋一帶展開了有領導、有組織並有相當準備和部署的正面抗擊戰,隨後又接二連三地在白山黑水各地和長城內外爆發了一系列的被視為「局部抗戰」的大規模抵抗,足以證明包括東北軍民在內的廣大國人同自己的祖先們一樣並沒有屈服於外來的侵略和壓迫,當然也就確鑿證實那場戰爭絕不僅僅打了八年或八年半的時間,而是前後一共持續了十四年之久。而所謂「抗戰八年」或「抗戰八年半」的說法,則不僅在客觀上具體否定了從江橋之戰開始的差不多整整六年時間的一連串「局部抗戰」都是抗戰的事實而與歷史實際完全不符,並確有可能造成我國連遭日本人六年侵略卻從來沒有還擊過的錯覺而自我貶損了中華民族的光輝形象;而且也給人們留下了東北地區和長城以外地方到底是不是中國領土的疑問?!豈不正為某些外國勢力所謂的「長城以外非中國領土」之類的謬論提供了可以利用的空間。顯而易見,這樣的局面無論如何也沒有理由將錯就錯地再繼續存在下去了,因為「抗戰八年」或「八年半」的說法,既與歷史實際完全不符,又存在著明顯的負面影響,故必須還歷史以本來的面目,代之以「抗戰十四年」的概念。

  或許有人會說,「抗戰八年」說似乎並不錯誤,因為中國全面抗日戰爭歷史階段的時間恰恰就是八年略多一點。的確,從建國初期開始直至於今,學術界以及有關的著述,都把1937年的「七·七事變」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四階段中的第三階段即「抗日戰爭階段」的開始,而該階段止於1945年8月。這無疑是科學的定論,因為它確實客觀地反映了我國歷史的實際情況。對此,我們並沒有任何疑義和不同意見。但是,必須申明的是,「七七事變」雖然是中國全面「抗日戰爭」階段的開始之時,卻並不等於說它是中國抗日戰爭的爆發之日。因為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歷史階段的「抗日戰爭」與作為中國歷史上重大事件的「抗日戰爭」實際上指的是兩回事,即前者指的是「抗日戰爭」階段即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四個階段中的第三階段,後者指的是「抗日戰爭」 事件即我國現代史上被稱作「抗日戰爭」的那一具體的重大歷史事件。

      所以,二者之間雖然相互聯繫,卻又有著嚴格的區別,無疑是兩個屬性不同的概念,當然也就不該人為地混為一談或相互取代了,即不能用「抗日戰爭」階段來代替「抗日戰爭」事件。因之,「抗日戰爭」階段的時間多長與被稱為「抗日戰爭」的那場戰爭實際上打了多久是兩個屬性不同的問題,二者之間是不能夠相互取代的。這當然也就是說,儘管前後恰恰是八年略多一點的「抗日戰爭階段」時間與早已成為人們口頭禪的「抗戰八年」或「八年半」的說法大體重疊,但卻絕不意味著也限定不了那場戰爭實際上只打了「八年」或「八年半」的時間。既然如此,則人們在探討抗日戰爭究竟從何時開始時,根本就不必顧慮抗日戰爭階段的「八年」說,而只須從實際出發地論證出並具體確認哪一場「局部抗戰」是其中的「第一次」,也就水到渠成地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還需特別說明的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與中國現代史二者間無疑具有不同的內涵,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的角度來看,作為其四個階段中第三階段的「抗日戰爭」階段的時間跨度自然是1937年「七·七事變」至1945年8月,也即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後八年的「全面抗戰」階段,但卻涵蓋不了1937年「七·七事變」前將近六年時間的「局部抗戰」史,於是也就不得不把後者的內容記入前一個階段即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而如從中國現代史的角度考慮,作為其中那場重大歷史事件——「抗日戰爭」歷史的時間跨度,則絕不能局限於「全面抗戰」階段的八年時間,而必須從最初的「局部抗戰」開始的時間即1931年算起,即中國抗日戰爭前後持續了將近十四年之久而絕不是所謂的「抗戰八年」。因為無顯而易見,無論是「全面抗戰也好,還是「局部抗戰」也好,其性質都屬於抗日戰爭的範疇,故中國抗日戰爭開始的時間只能是從「局部抗戰」第一戰開始的時間算起。

  綜上所述,江橋之戰作為我國局部抗戰的第一戰,自然也就標誌著我國抗日戰爭的開始,而其爆發日1931年11月4日則是中國抗日戰爭的爆發日。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