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事變日軍的荒唐借口:縣長支持孫永勤部抗日 | 陽光歷史

 

A-A+

華北事變日軍的荒唐借口:縣長支持孫永勤部抗日

2016年09月18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111 次

  1935年夏,日本侵略者悍然發動華北事變。日方以天津兩名漢奸報社社長被暗殺和遵化縣長支持抗日義勇軍孫永勤部為借口,於5月29日向國民黨華北當局提出種種無理要求,並於6月11日送來「覺書」,詳細列出了日本提出的各項要求,提出要北平軍分會委員長何應欽代表蔣介石,日本駐北平武官高橋坦代表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梅津美治郎分別在「覺書」上簽字,這就是史學家所說的《何梅協定》。

  史書上有關孫永勤的記載並不多,他1893年生於今興隆縣孫杖子村的一個富裕農民家庭。其人臉膛黝黑,身高近一米九,儼然鐵塔一般,為人正直,性格豪爽,在家鄉黃花川一帶威望很高。當時軍閥湯玉麟統治熱河,因為湯橫徵暴斂,弄得土匪遍地,民不聊生。為保護家鄉,各地紛紛組織武裝,成立火會。孫永勤先後被推舉為黃花川火會副頭領、頭領。由於他不畏強敵,多次打退土匪的騷擾和進攻,在當地贏得了「黑臉門神」的綽號。

  拒絕日寇收槍1933年3月4日11:50,日軍川原挺進隊共128人不費一槍一彈佔領承德。孫永勤對湯玉麟不戰而逃非常憤怒。當他聽到國民黨第二十九軍在長城喜峰口東西兩側用大刀重創日軍後,不禁歡欣鼓舞,拍手稱快。他和好友關原有積極搜集日軍情報,並連夜趕到喜峰口,向二十九軍匯報日軍大規模調動的情況,受到了二十九軍將領的褒獎。

  日軍佔領熱河後,強力推行「銃器回收」政策,逼迫農民交出手裡的武器彈藥。孫永勤率領的火會擁有五十餘桿槍,遠近皆知。為此日偽先後多次派人前來抓捕,但都未得逞。1933年12月上旬,偽興隆縣辦事處派偽軍頭目李海山率二百多名武裝警察來到黃花川,逼迫交出孫永勤,交出武器。孫永勤雖最終逃脫,但李海山抓走了十餘人,並限三日內交人交槍,否則便把抓走的人一律殺掉。孫永勤意識到,自己已無退路。

  1933年12月10日,孫永勤來到承德縣路通溝村趙家莊,與趙四川、關原有、馬寶德、趙林、趙來、趙友六位好友共商大計。幾位弟兄異口同聲表示追隨孫永勤抗日暴動。12月11日,孫永勤帶領趙四川等人回到黃花川。他找來火會剩餘弟兄,一行17人來到村邊一座大廟裡歃血盟誓:「敵不滅,怒不息,頭可斷,志不屈!見賊就殺,毫不留情;有死無降,向前拚命;愛護百姓,不害好人;精忠報國,永無二心!」孫永勤站在村裡的一座碾盤上,向村民們公開宣佈,自今日起,成立「民眾軍」,抗日救國!並在村裡豎起一面大旗,上繡「天下第一軍,均富又濟貧」。16名弟兄一致推舉孫永勤為民眾軍軍長。

  拒絕日偽勸降

  1934年5月上旬,民眾軍已發展到了五千多人。孫永勤把各路人馬集中到了五指山雙塘子一帶休整。中共遵化縣委派軍事幹部徐英、張志全與孫永勤先見了面,隨後中共京東特委委員王平路也上了五指山。他們向孫永勤講明了共產黨的抗日政策和策略,建議他把「均富濟貧,喚起民眾」的口號,發展為團結一切抗日力量抗日救國。孫永勤接受了這些主張,把他領導的民眾軍改稱為「抗日救國軍」,同時,對部隊進行了第三次整編。整編後的抗日救國軍出現了新氣象,實行了新的作戰策略。

  6月初,第一總隊轉向捨身台方面活動,與追來的三百多名偽軍相遇,孫永勤命令部隊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結果三百多名偽軍殺死日本軍官,反正抗日。

  6月22日,抗日救國軍二千多人圍攻寬城,激戰三晝夜後,考慮敵人援兵將至,遂撤出戰鬥。趙邦海中隊轉移途中,在九虎嶺與大批日軍遭遇,傷亡近百人。關原有率第三總隊趕來增援,殲滅日軍一部,殘敵只得向平泉逃去。

  抗日救國軍轉戰長城內外,給日偽軍以重創,點燃了長城內外的抗日烽火。8月,偽熱河省公署派出兩個「特使」到救國軍駐地「勸降」,並將偽熱河省公署任命孫永勤為熱河省討伐大隊隊長和任命趙四川、關原有、張福義等為警察討伐隊隊長的委任狀當面呈送給孫永勤。孫永勤勃然大怒,隨即將「委任狀」撕毀,厲聲痛斥漢奸:「你們不要臉,以為別人也不知恥嗎?我是堂堂的中國人,豈能做日本人的狗下之狗!」兩個漢奸嚇得屁滾尿流地逃走了。

  血戰日軍第七師團1935年3月底,抗日救國軍何廣永部在興隆縣大廠村小石門(江湖峪東)抓住兩個日本人、一個中國人。兩個日本人,一個叫栩籐,是偽滿洲國西南國境稅關總長,是到羅文峪稅關視察的;另一個叫佐佐木,是羅文峪稅關署長;中國人是翻譯,叫鄭宏彬,東北人。經交涉,最後栩籐答應給一千支三八式步槍和二十萬發子彈。

  孫永勤對他的承諾雖半信半疑,但救國軍處境非常困難,急需增加槍支彈藥,對此也抱有一線希望,便以栩籐為人質,逼日本人就範。4月初,孫永勤主力八百多人東渡灤河,登上承德縣的老梁隱蔽。翻譯鄭宏彬因偽裝同情抗日,放他回去促辦栩籐許諾的槍彈。結果,因其告密,日軍第七師團長杉原從承德、興隆、青龍集結三千多日偽軍包圍了老梁,鄭宏彬又帶著五百多日軍和六百多偽軍也圍攻老梁。拂曉,日軍沿著兩條路盤山而上,三架日本飛機在空中助戰,地面的日軍用機槍、毒氣彈發起瘋狂攻擊。經過一天激戰,抗日救國軍犧牲九十多人。天黑後,孫永勤帶領多名攀山能手,隱蔽地從東南攀上崖頂突然猛烈開火,將崖上三十多名日軍全部擊斃,然後砍一株長長的大柳樹在兩峰對峙的峽谷間搭上一座獨木「天橋」,七百多名抗日救國軍戰士通過天橋偷渡下山。經過一天急行軍,撤到王廠溝。部隊剛要吃飯,日軍又摸過來,救國軍戰士只好餓著肚子連夜撤退到梅樹窪,繞路奔平頂山、河口。老鄉們說那裡駐著幾百名日軍,救國軍從日軍駐地旁繞過去,趕到關家溝時快天亮了。剛端飯碗準備吃飯,日軍又從王寶石方向追上來。孫永勤憤怒地說:「打!不能再走了!」救國軍在東樑上打退了日軍。孫永勤率部隊到飲馬坑,把住河口南山,激戰中斃敵幾十人,可孫永勤腿肚子也被子彈打了個洞。軍長負傷後,關原有指揮部隊且戰且退。戰士們抬著孫永勤,天黑以後撤退到張杖子、馬架溝,連夜突破日偽軍的包圍圈,隱蔽到森林茂密的蘑菇峪境內天明村南大台,這樣才徹底甩掉日偽軍的圍追堵截。部隊休整一天後,隱蔽地穿插到灑河畔的青杏溝,與李連貴的第四大隊會合。

  對孫永勤這支發展壯大起來的抗日武裝,日本關東軍司令部曾這樣記述:「該方面山嶽重疊,部隊行動極為困難,故討伐殊難進展。緣此方面有自稱救國義勇軍之孫永勤旅,受國外援助,時出入於長城內外,前次雖有駐屯杉原本部隊之討伐,而該匪巧避鋒銳,勢力得漸次增大。」

  孫永勤、關原有英勇犧牲

  1935年4月,抗日救國軍整軍南下。在興隆灑河川一帶,部隊又發展到一千七百多人。日軍第七師團長杉原急忙調動軍隊,準備一舉殲滅抗日救國軍。他命山田楠二大佐所部討伐孫部,另派偽軍兩個團和承德、興隆、青龍三縣警察組成討伐隊六千多人向抗日救國軍撲來。在興隆半壁山,討伐隊將孫部團團包圍。日軍出動了飛機助戰,並悍然向抗日救國軍陣地投擲毒氣彈。戰士們用陳舊的武器與日偽展開了殊死的戰鬥,斃傷日偽七百多人,但救國軍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孫永勤、關原有犧牲,戰鬥嚴重失利,抗日救國軍不得不撤往長城沿線。救國軍官兵除部分突圍外,其餘全部殉國。救國軍失利後,日軍在孫永勤、關原有遺體前列隊志哀,之後將二人頭顱割下,帶往承德示眾。後來倖存的官兵或再次拉起隊伍與日軍血戰,或參加八路軍,很多人在以後的抗日戰爭中壯烈犧牲。

  國民黨政府方面執行蔣介石「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對熱河省的大片國土拱手相讓。7月6日,何應欽在日本侵略軍的通告上簽了字,然後將其轉送給梅津,《何梅協定》正式出籠。《何梅協定》的簽訂,使中國喪失了河北及平津兩市的大部主權,為日本實現其先奪取河北與平津、然後完全吞併華北的計畫提供了便利條件。轟轟烈烈的孫永勤抗日救國軍的抗日鬥爭被鎮壓下去了。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