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常德會戰戰役背景:日軍攻擊常德試圖牽制國軍
常德會戰發生於1943年11月至12月,侵華日軍為牽制國軍對雲南的反攻,並掠奪戰略物資,打擊中國軍隊的士氣,對第六戰區和第九戰區結合部發動的一場戰役。1943年11月,日軍糾集7個師團約10萬人進攻常德,國軍集中了第六戰區和第九戰區的16個軍43個師21萬人迎戰。中國軍隊依托陣地節節頑強阻擊,遲滯日軍進攻,給敵重大消耗,擊斃日軍1萬餘人。
參戰的國軍主要將領:孫連仲、王敬久、王耀武、余程萬、施中誠、胡璉、池峰城。
常德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大規模的會戰之一,也是抗戰以來最有意義的勝利之一,在整個抗日戰爭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具有一定地位。
戰役背景
鄂西會戰之後,國際形勢對日本越來越不利:蘇德戰場上蘇軍正在全線發起反攻,已推進至斯摩稜斯克和第聶伯河一帶;美英聯軍在突尼斯擊敗德意聯軍和在西西里登陸後,墨索里尼被迫下台,意國繼之投降;美軍在阿留申群島、新喬治亞島登陸後,正在新幾內亞等地進擊日軍。
日軍不僅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其海軍及航空兵也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日軍大本營「從戰爭全局要求出發,不允許中國派遣軍進行任何進攻作戰」,所以日軍第11軍在鄂西會戰結束後的4個月內沒有向周邊的第五、第六、第九戰區進攻,而這3個戰區的部隊也沒有對日軍進攻,雙方形成「和平」相峙。
國民政府為了與盟軍協同打通中印公路,先後從第六、第九戰區陸續抽調7個軍轉用於雲南及印度,準備反攻緬甸。日軍為牽制中國軍隊不再向印、滇轉用,以策應其南方軍的作戰,再次組織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