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幕後故事:羅盛教犧牲曾被定性「事故通報」
在20世紀50年代,有國際共產主義戰士之稱的羅盛教,曾經教育和激勵了一代年輕人。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在羅盛教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典型的背後,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一起「淹亡事故」
1952年新年伊始,正值朝鮮半島冰天雪地的時節。與自然氣候相仿的是,朝鮮戰爭也進入了十分艱苦的相持階段。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九兵團第四十七軍141師與兄弟部隊經過英勇作戰,剛剛粉碎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秋季攻勢」,部隊奉命撤至成川郡及其附近地域進行休整。
時任141師師長的葉健民(後來曾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與師裡其他領導分別下到各團,指導部隊對前一階段的作戰進行總結。
作為一師之長,葉健民在團裡「蹲點」期間,要經常返回師機關處理一些急需辦的工作。這天,他乘坐吉普車剛從團裡趕回位於平安南郡石田里的師部駐地,透過車窗,他看到師部門口裡三層外三層圍了許多朝鮮老百姓,他們的面部表情既激動又悲痛。
「出了什麼事?」葉師長問隨行的參謀人員。
參謀人員搖搖頭。
葉師長叫車子停下,讓參謀人員下車打聽一下。一會兒參謀人員回來報告說,師偵察連有個叫羅盛教的戰士,為救一個名叫崔瑩的朝鮮少年犧牲了。今天這些朝鮮老百姓自發地來到部隊,是請求部隊用朝鮮人民的風俗習慣安葬這位捨己救人的年輕戰士的。
葉健民想起,幾天前曾看到過師裡印發的一份事故通報,裡面提到了一位名叫羅盛教的戰士發生淹亡事故的經過。在戰爭條件下,各種事故很難避免,加上當時還有許多重要工作,這個「普通的淹亡事故」並沒有引起過多的注意。但是從今天朝鮮老百姓自發前來師部請願的情況來看,師長葉健民感到這可能並不是一起普通的淹亡事故,否則不會在朝鮮群眾當中引起這樣強烈的反響,他立即囑咐部下詳細瞭解一下情況後再向他報告。
不多時,瞭解情況的參謀人員回來向葉健民報告說,這些朝鮮老百姓一致要求為羅盛教請功。其中有一位55歲的名叫元善女的大娘,主動獻出了自己的墓地。老人說:「這塊墓地原本是給我自己準備的,現在我要讓給羅同志,羅同志與我的兒子沒有什麼區別……」還有一位鬍鬚花白的朝鮮老大爺流著淚對部隊的同志說:「羅同志是為救我們的孩子犧牲的,請志願軍把他的遺體交給我們,我們要按照朝鮮最隆重的葬禮安葬他!」
聽到這些情況,葉健民師長立即讓人找來師宣傳科長和直工科長。葉健民問:「你們是否知道羅盛教究竟是怎樣犧牲的?」
直工科長回答:「知道這件事,他是掉進冰河裡溺水而亡的。我們已經按照慣例把羅盛教作為非戰鬥減員上報軍裡了,並且按淹亡事故向各團作了通報。現在還沒接到什麼情況反映……」
按理說,師裡向上向下的通報已經發出,如果再作什麼改變,勢必對本師造成不利的影響。但作為一名抗戰時期投身革命的老軍人,多年的戰場經歷使葉健民養成了實事求是、毫不含糊的工作作風。他感到作為師長,自己有責任和義務把這件事弄個水落石出,即使是弄錯了,也要有勇氣堅決糾正過來。
師長探究「淹亡事故」真相
後來才知道,師直工科和宣傳科在處理羅盛教事件的時候,主要是依據下級的電話報告給事故定的性。對此,葉健民當然是不滿意的。他對兩位科長語重心長地說:「機關幹部辦事情不能光聽匯報、看報告,一定要有深入細緻的工作作風。這樣才能不辜負廣大官兵對我們的希望啊!」
第二天,葉健民專門帶著兩位科長冒著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驅車來到羅盛教救人的現場——石田里泥棟河邊進行實地察看。
被救的朝鮮少年崔瑩的母親聽說羅盛教的師長來了,連忙帶著小崔瑩趕到出事地點。一見面,母子倆就跪地向葉師長深深地施禮,而後又用朝鮮語夾雜著漢語,聲淚俱下地講述了羅盛教捨身救人的詳細經過:1952年1月2日早晨,第141師偵察連文書羅盛教獨自一人來到冰河上練習投彈。這時,突然傳來少年的呼救聲,正在冰面上滑冰的朝鮮少年崔瑩壓碎了冰塊,失足掉進了2.7米深的冰窟窿中。與崔瑩一同滑冰的三個朝鮮少年一時手足無措,急得大哭起來。
聽到哭喊聲,羅盛教立刻趕了過來,雖然他聽不懂朝鮮語,但當他看到了三個朝鮮少年的手勢和破裂的冰面時,明白了一切。他一邊奔向冰窟,一邊脫下棉衣,然後縱身跳進了冰冷徹骨的河水中。不諳水性的羅盛教在水中摸索著,當他抓到了小崔瑩後,立即將他托向水面。由於冰窟邊緣的冰面太薄,承受不了崔瑩的體重,崔瑩又落入水中。
一次,兩次,三次。小崔瑩三次被托上冰面,又三次落入水中。這時,羅盛教的體力已消耗殆盡,四肢變得麻木而僵硬。但他仍然以極大的毅力再次潛入水下,用盡最後的力氣用頭將孩子頂出水面。
此時,聞聲趕來的偵察連理發員宋志雲拖過來一根電線桿,小崔瑩抱住了電線桿被拖上了冰面。但當宋志雲返身準備再救羅盛教時,發現精疲力竭的羅盛教已經被水流衝入了厚厚的冰層之下……中國人民的好兒子羅盛教,為了挽救一個素不相識的朝鮮少年的生命,獻出了自己年僅20歲的青春年華。
聽完崔瑩母親的介紹,葉健民的心情十分激動。他身不由己地走近烈士獻身的地方,俯下身來。葉健民看到,小崔瑩落水和被托出水面的那個冰窟還沒有完全封凍,從冰窟邊緣犬牙般的形狀來看,小崔瑩是在數次被托上冰面又數次落水的情況下被救上來的。而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氣溫下,人在水中所能堅持的極限時間頂多只有三五分鐘,超過這個時間,人的四肢將變得生硬僵直,從而喪失自救能力。如此看來,羅盛教完全是為了救人而光榮犧牲的,而並不是通報所說的「淹亡事故」。當時在場的宋志雲和三個朝鮮少年所提供的情況,也充分證明了葉健民的推斷。
葉健民離開時,小崔瑩的母親眼含熱淚地懇求道:「元善女大娘已獻出了自己的墓地,我們要用朝鮮人民的葬禮,隆重地安葬救命恩人羅同志,讓他永遠和我們在一起吧!」十里八鄉的朝鮮老鄉也趕來了,他們都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著對羅盛教這名普通中國士兵的讚揚和敬佩之情,一致要求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
現場的勘察和朝鮮群眾的強烈要求,完全改變了葉健民對這一事件的看法,他為有這樣的好戰士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葉健民也意識到,自己有責任糾正這一事件的結論,以使更多的人瞭解英雄、記住英雄、學習英雄。
「事故通報」變成請功報告
回到師部,葉健民立即將調查瞭解到的情況告訴了時任師政委的彭清雲同志。兩個人經過商量,決定在重新向上級報告關於羅盛教這個正面典型的同時,在全師官兵中開展一次國際主義、共產主義教育,激發全體官兵高昂的士氣和勇於為正義獻身的精神。決定得到了其他幾位師黨委委員的一致贊同。
當天夜裡,一份由師長葉健民、政委彭清雲簽名的有關羅盛教捨己救人的報告材料擬寫完畢。與先前不同的是,「事故通報」變成了請功報告。
第二天,師黨委召集了全師司、政、後機關各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和各團營以上幹部會議。會上,先由政委彭清雲宣讀了師機關對羅盛教救人事件的調查結果,並表明了師黨委對羅盛教救人事件的鮮明態度,認定它是一個國際主義的英雄壯舉。接著師長葉健民代表師黨委,宣佈了關於在全師官兵中開展向羅盛教烈士學習的三項決定:
一、羅盛教的犧牲,與戰場上的英雄一樣,是我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打擊美帝國主義侵略,履行國際主義義務的壯舉。他捨身救朝鮮少年,正是顯示了我志願軍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
二、崔瑩全家和石田里村民用朝鮮人民隆重的葬禮安葬羅盛教的請求和元善女大娘捐墓地的行動,是朝鮮人民熱愛志願軍,體現革命人道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的行動,我們要感謝和支持,並參加朝鮮人民為羅盛教烈士舉行的葬禮。全師舉行一次隆重的追悼大會,表彰羅盛教的英雄事跡,頌揚朝鮮人民對志願軍的擁護與愛戴。
三、師黨委決定撤銷事故通報,由師政治部整理羅盛教生平英雄事跡印發連隊,在全師掀起學習羅盛教,熱愛朝鮮人民,熱愛朝鮮一草一木,珍惜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發揚國際主義精神活動的熱潮,爭取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鬥中創建功勳。
儘管當時戰火紛飛,各種條件都非常艱苦,部隊整訓工作也十分緊張,師黨委還是決定用最高的禮儀和規格,為羅盛教舉行最隆重的追悼安葬儀式。
經過充分準備,羅盛教追悼大會在141師駐地石田里隆重舉行,2000多名部隊官兵和數百名當地的朝鮮群眾參加了追悼大會。在哀樂聲中,人們向英雄默哀三分鐘。爾後,師炮兵鳴炮21響,向中朝兩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致哀、致敬。
最後,按照朝鮮人民的禮儀,英雄的遺體被安葬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一座小山坡上,人們在英雄的墓地周圍還種下了象徵萬古不朽的松樹。
會後,師政治部組織人員對羅盛教生前事跡進行了認真總結,發現在這個普普通通的士兵身上,竟有許許多多的閃光點,一個差點被埋沒的英雄形象變得清晰起來。這份幾千字的總結材料被逐級上報到軍部、十九兵團部和志願軍總部。在材料的後面,還附有一份第141師黨委為羅盛教烈士請功的報告。
第141師上報的關於羅盛教的事跡材料,引起了第十九兵團和志願軍總部首長的高度重視。1952年2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頒布命令,為羅盛教烈士追記特等功,並授予他「一級愛民模範」光榮稱號。共青團中央追認羅盛教烈士為「模範青年團員」的榮譽稱號。羅盛教這個名字,很快就在廣大志願軍官兵和祖國大地上傳開了,國內各行各業也掀起了向英雄學習的熱潮。羅盛教這位年僅20歲的志願軍戰士,在很短的時間裡成為全國婦孺皆知的英雄。
朝鮮方面對羅盛教的事跡,也給予了極大的重視。朝鮮勞動黨主席金日成瞭解此事後十分感動,他親筆為羅盛教烈士紀念碑題詞:「羅盛教烈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朝鮮人民永遠共存。」1953年6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分別授予羅盛教烈士「一級國旗勳章」和「一級戰士榮譽勳章」。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後所獲得的朝鮮方面授予的最高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