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秘聞:袁世凱曾經策劃打德軍奪回青島
中國參加一戰背後的角力
百年前的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遇刺,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索。日前歐洲舉行了一系列活動,紀念一戰爆發100週年。對於中國而言,似乎與一戰的距離非常遙遠,但在那段時間,列強在中國的博弈片刻沒有停息。
中國不參戰反惹列強抱怨
一戰在歐洲爆發時,中國正處於袁世凱統治之下。當時他的夙願是登基稱帝,而非參加一戰。然而隨著戰爭範圍不斷擴大,中國也開始受到波及,虎視眈眈的日本迅速制訂進攻德國租借地膠州灣的作戰方案。1914年8月3日,袁世凱請求美國遏制日本,不要在包括膠州灣在內的中國領土和領海展開軍事行動。6日,中國外交總長孫寶琦向日美提出,中日美共同勸告歐洲參戰國,限制戰局,縮小戰禍,維護東亞和平,但該建議被日本斷然拒絕。同一天,中國政府宣佈中立,不參與歐洲戰事。
當時中國政府內部曾秘密討論過趁德國無暇東顧之機收回青島。袁世凱的親信梁士詒建議說,應該盡快同英國簽署條約,並與德國使節磋商,另一方面再派軍隊圍困青島,兩方面下手逼迫德國交還青島,也使日本措手不及。但袁世凱卻決心恪守中立。他認為,中國既然已經宣佈中立,派兵奪回青島會造成國際糾紛,而且將使日本猜忌中國。中國就這樣第一次錯過了參戰收復國土的良機。袁世凱的政治顧問喬治·厄內斯特·莫理循回憶說,袁世凱後來表示,他曾策劃攻取青島,但幾名受德國影響或曾在德國深造的將軍反對對德宣戰,認為德國是中國的朋友。不過莫理循認為,袁世凱當時對軍隊有很強的控制力,不參戰還是袁世凱自己的決定。
在袁世凱不作為的情況下,日本於8月15日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把膠州灣租借地讓給日本,限期23日正午前答覆。面對日本即將出兵,袁世凱召開緊急會議。外交部參事顧維鈞表示,中國已經盡了中立國的責任,因此中國完全有理由抵抗日本侵略。接著,袁世凱徵求陸軍總長段祺瑞的意見,段祺瑞回答道,鑒於武器彈藥不足,軍隊只能維持48個小時的作戰,48小時之後作戰將十分困難。由於中日力量對比懸殊,袁世凱只好下令劃出戰區,供日德兩國交戰,以保持中國的中立。日本對德宣戰之後,短短數月之內便佔領膠東等地。隨後日本野心膨脹,打算把中國變成殖民地。1915年1月18日,日本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凱直接提出妄圖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
從1914年一戰爆發至1917年初,中國政府曾數次動過參戰的念頭,但日本擔心中國參戰後對它不利,所以極力阻撓。這一時期,中國一直處於左右為難之中,招致同盟國和協約國兩方怨恨:德國抗議中國不嚴守中立,協約國又指責中國繼續向德國支付庚子賠款。這種狀態使日本得以從中漁利,借助協約國支持進一步損害中國的主權。
美日態度來回變更
袁世凱在眾叛親離中去世後,副總統黎元洪繼任總統,但實權掌握在段祺瑞手中。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成了北洋政府內參戰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歐洲戰事如果持續下去,美國必定會參戰,因此中國應當有所準備。西方出版的一戰書籍稱,1916年到1917年,一戰在歐洲達到關鍵時刻,段祺瑞把這看成是一個機會,可以通過對德宣戰,使中國得到歐洲列強和美國的歡心。他還希望中國參加一戰獲勝後能獲得國際威望。為研究參戰可行性,段祺瑞在國務院(他於1916年出任國務總理)開闢西花廳,約見各方人士,商討參戰事宜。與此同時,段祺瑞還同協約國秘密接觸。1916年10月,他開始和英國密商中國參加一戰。德國檔案顯示,1916年底,段祺瑞已經明確表示要投入協約國一方對德宣戰。但此時,儘管段祺瑞被認為是親日派,日本對是否允許中國參戰的態度仍不明朗。直至1917年初,日本相繼同四大協約國——英國、俄國、法國和義大利達成5國諒解,得到由它繼承德國在山東特權的保證之後,日本才同意中國參戰。
1917年2月,德國宣佈實行無限制潛艦戰,美國宣佈同德國斷交,並勸說其他中立國採取一致行動。美國駐華公使芮恩施隨即通知中國政府,希望中國同美國展開一致行動。芮恩施會晤黎元洪和段祺瑞,表明中國參戰的好處,還自行做出了向中國提供援助的保證。這進一步增強了段祺瑞對德宣戰的決心。2月9日,中國正式向德國提出外交抗議,表明斷交打算。這時,日本對中國參戰的態度開始積極起來,日本政府意識到,如果聽任美國把中國拉入協約國,會使中國更傾向美國。2月23日,日本首相寺內正毅的私人幕僚西原龜三前往中國,極力敦促中國對德國進一步斷交和宣戰。
然而不久後美國態度突然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對中國參戰反而變得消極起來。原來美國始終擔心日本獨佔德國在山東的特權,既然中國參戰也無法避免日本獨佔山東權益,華盛頓就主張中國暫時不要參戰。同時美國政府也不願意對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做出任何保證。3月5日,美國駐華公使芮恩施同英國駐華代理公使艾斯頓舉行會談,轉達美國國務院的對華新政策,主張中國政府發出對德抗議就已足夠,不必再斷交和宣戰。如果中國參戰,將影響其對歐洲戰場的勞工供應,而中國軍隊赴歐參戰可能性很小,美國希望與英國一道阻止中國參戰。但英國此時已同日本達成一致,不僅不反對中國參戰,還誘惑中國說,中國宣戰後可以立即獲得經濟利益,不用再支付給德國的庚子賠款和德國貸款利息。英國外交大臣亞瑟·貝爾福指示艾斯頓向芮恩施說明,英國歡迎中國參加協約國對德宣戰。此時,情況變成段祺瑞在日本和英國支持下極力主戰,黎元洪則贊同美國的意見反對中國參戰。
因是否對德宣戰問題,府院之爭(指黎元洪和段祺瑞之爭)日趨激烈。黎元洪於5月21日宣佈解除段祺瑞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拒不承認免職令,策動安徽、奉天等多個省份宣佈獨立,引發著名的「辮子軍」張勳復辟事件。此後,黎元洪辭去總統職位,總理仍由段祺瑞擔任。從政壇清除掉黎元洪等反對派之後,對德宣戰再無阻礙,8月14日,中國正式對德國和奧匈帝國宣戰。
名為參戰,實為內戰
中國參戰後,協約國並未要求中國派兵赴歐洲作戰,但對德奧宣戰給段祺瑞編練軍隊提供契機。1917年12月,段祺瑞出任參戰督辦,向日本借款編練參戰軍。參戰軍共3個師,由日本提供軍火和教官,這支參戰軍堪稱「日械師」。當時西方認為,段祺瑞打著參戰軍要參加一戰的幌子,事實上打算用於統一中國南方。
1918年11月德國宣佈投降時,參戰軍已達到3個師又4個旅的規模,該軍後改名為邊防軍。段祺瑞的晥系軍閥準備把這支精銳之師用於國內戰爭,但之後隨著外蒙局勢惡化,北洋政府派遣其中一部奔赴外蒙維持秩序。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中國沒有派兵到歐洲作戰,但戰時中國向歐洲輸送了14萬勞工,這群中國人遠涉重洋來到戰火紛飛的歐洲,為協約國的勝利做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