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象徵孔子:竟是因政治失意而名揚四海
2000多年來,孔子在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一直閃爍著不朽的光芒!集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文化巨匠為一體的孔子,早已超越了歷史的時空,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徵與驕傲!但是,孔子並非天生為文化教育而生,做官才是他人生的初衷與志向,「學而優則仕」也是孔子本人的人生坐標,只不過,孔子有政治家的智慧與方略,從政報國的運氣與機遇卻著實差了點,歷史沒有給孔子從政報國的機遇。也可以說是仕途的失意,逼迫孔子不得不轉行專心從事文化教育事業,而後名揚四海,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徵。從這個意義上說,孔子因政治失意而名揚四海。
一:早期的孔子辦教育不過是曲線救國、想進入政界而已。
孔子幼年時極為聰明好學,二十歲時候,學識就已經非常淵博,被當時人稱讚為「博學好禮」。同時,鮮為人知的是孔子繼承了父親叔梁紇的英勇,身高九尺三寸(今1.9米以上,具體是4920px),臂力過人,且騎馬射箭,樣樣精通。遠非後世某些人認為的文弱書生的形象。當然孔子還喜歡喝酒、只是不耍酒瘋而已!
早期的孔子一心想走仕途,想通過做官實現自己光宗耀祖的目的。當然,這對於知識分子來講,是很普遍的想法。所以早年的孔子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可惜當時沒有科舉制,否則以孔子的學問,金榜題名估計不是什麼難事。但此時的孔子人微言輕,其想法並沒有引起當時權勢階層的注意,儘管孔子20多歲時也先後做過管理倉庫和畜牧業的小官,史稱「委吏」「乘田」。其實只是個普通的公務員而已!用孔子的話說是「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僅此而已!可見,此時的孔子做的不是官,是寂寞!在這段時光裡,孔子雖然與牛羊田地為伴,但他始終在尋找著仕途大發展的機會。
當時的魯國百家爭鳴氛圍非常濃厚,各種思想潮流激盪澎湃!孔子以自己的聰穎和勤奮很快就成為聞名鄉里的知識分子,於是,孔子終於發現了新事業------教育。不能通過做官影響別人,就用教育(或者說是思想)來影響別人,進而達到曲線進入政壇的目的。人到中年、三十而立的孔子開始廣收門徒,傳道授業解惑!且門庭若市,學生眾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弟子彌眾、至遠方來!莫不受業焉!可見,孔子收學生辦教育當時還是很受歡迎的。不僅如此,教育讓孔子小有名氣,開始引起了權勢人物的關注,在孔子40歲的時候,仕途之門悄悄的向孔子打開了。在孔子40-54歲間,曾先後擔任中都宰(相對於現在的市長)、司空(相當於現在的建設部長)和大司寇(相當於的政法委書記兼公安部長),並代理魯相職務,孔子逐漸的走向了其政治生涯的巔峰。
二:孔子的確具備一定的從政智商。
在孔子逐步走向其政治生涯巔峰的進程中,屢次顯示出政治家的智慧與方略。公元前517年,也就是孔子35歲那年,魯國發生兵變,《史記·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師擊(季)平子,平子與孟孫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齊。」那麼在這場嚴峻的政治鬥爭中,孔子在幹什麼呢?他是站在哪一立場上呢?具體從事了什麼活動呢?史書沒有記載,我們也無從知曉,只知道當時孔子在齊國。或許,這正是孔子的高明之處吧!明哲保身也好,事不關已高高掛起也罷!以孔子早期的經歷看,他應該站在魯昭公一邊,畢竟,兒子出生時昭公曾送魚慶賀,這點感恩之心聖人孔子應該有之。但這場政治鬥爭的結局卻是昭公慘敗,不得不往齊國避難!也許孔子早就看出了鬥爭雙方的勝負,所以以「有所不為而後有所為」。從這點看:不虧是老子的學生,此舉無異是保全了自己,為後來的崛起積蓄了力量。
公元前500年夏,魯定公於齊國國君相會於夾谷,孔子奉命以禮儀專家身份隨行。會見之後,齊國演出民間舞蹈助興,深受君臣國禮思想熏陶的孔子當然不能忍受,當眾斥之。齊國只好改演宮廷舞,但卻表演既不嚴肅,孔子認為這樣的舞蹈犯下「貧民輕視國君之罪」,並讓武士把那些男女文藝工作者統統綁起來,砍掉手足,以維護魯國國威。孔子果斷、甚至不失殘暴的手段讓齊國大為震驚,不僅放棄了挾持魯定公的打算,還主動將大片國土還給魯國。這次事件使孔子的政治聲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公元前499年,孔子官至大司寇,代行魯相之職,魯國大治。也許,在他看來,政治上的得意或許比為人師表更具有誘惑力。孔子似乎已經看到了自己作為一代名相名垂青史的機會。
三:歷史並沒有給孔子仕途的好運。
三:歷史並沒有給孔子仕途的好運。
如果從仕途的角度來說,孔子的確生不逢時,年輕時才華橫溢的孔子沒有科舉制度的眷顧,淵博的學識卻無施展空間。孔子40歲之後才開始在仕途上真正起步,50歲以後才真正的有了治理國家的權位,但就是這樣,歷史依舊沒有給孔子仕途的好運。公元前498年,也就是魯定公十二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孫子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本來叔孫氏和季孫氏為削弱家臣勢力,支持孔子的這一主張,但這一行動卻遭到孟孫氏家臣的強烈抵制!後來墮三都的行動未能最終成功,但對強公室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孔子傑出的執政能力讓齊國倍感威脅,於是為了擠走孔子,公元前497年春,齊國送了上120匹良馬和80名女樂給魯國諸侯。魯國國君沉溺於此,多日不理朝政,不按時舉行祭祀儀式,孔子只有唱著「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遏,可以死敗」的歌來抒發心中的寥落。
不僅如此,「三恆」與孔子的矛盾也空前激化,一位很有名望的讀書人面見孔子不到半個月即被處死。更令孔子難堪的是:魯國舉行郊祭的時候,祭肉故意不分給孔子,此時的孔子已經明白,魯國已經不打算再啟用自己,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萬般無奈之下,孔子還是辭官了,踏上了周遊列國之路,此時,屈指算來,孔子代理相位也僅僅是三個月之久!孔子結束了其算不上輝煌但卻非常短暫的政治生涯!從此,一個為官從政的仕途孔子漸漸的消失在歷史的深處,而一個影響中華幾千年的文化孔子從這時起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四: 重回教育生涯的孔子,在大浪淘沙的歷史中光彩奪目。
人生已多風雨,往事不要再提。孔子聰明,在政治上,他已經意識到自己已經絕頂了。重回教師生涯的孔子經過政治風雨的洗禮似乎懂得了更多。孔子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在屢經挫折後並沒有把個人得失權衡太重,而是希望天下大同、世界和諧!而單純的收徒教書已經很難讓更多的人、尤其是權貴階層瞭解自己的思想。由此,孔子和他的學生們踏上了周遊列國之路,向各國公卿、大夫宣講西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前後歷經14年,在周遊列國這一漫長而艱辛的精神長征中:所遭受的冷眼、艱辛、驅逐、甚至幾乎被殺等艱難困苦不計其數。正如司馬遷所說「斥於齊,逐於宋、衛,困於陳蔡之間。」然孔子和他的弟子們不為所懼。「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苦難與大道之行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直到公元前484年,晚年的孔子才回到魯國,繼續教授學生、整理文獻,直至終了一生。公元前479年,孔子駕鶴西去!
如果從仕途上看,晚年的孔子當然是落魄的,但在文化教育思想領域,晚年的孔子卻是輝煌的。作為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主張「因材施教」、重點從「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四個方面培養學生,並總結出「啟發、舉一反三」的教學方法,主張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直至今天,仍然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思想家,孔子提倡「仁」。在論語中強調「剛、毅、木、訥,近仁」,大意是:剛強堅韌樸實謹言,就接近於仁了。在物慾橫流、大師專家帽子滿天飛的今天,又何嘗不是一面明鏡呢?作為著名出版家的孔子:孔子深知傳統文獻的重要性,他把古代的一些文獻:如《詩》、《書》、《禮》、《樂》加以整理,使之成為儒家學派的傳統經典,直至流傳至今。其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可謂千古一人。
斯人已然遠去,功過自有評說。孔子已經正在並將繼續在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舞台上放射著不朽的光芒。但這一切的緣由其實與孔子政治上的失意是分不開的。也可以說是仕途的挫折造就了專一於文化教育的孔子。也因此成就了孔子。倘若孔子在魯相的位置上一帆風順,他或許可以憑一代名相而聞名天下,那麼,或許也就沒有了集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文化巨匠為一體的孔子。而泱泱五千年文明大國一號知識分子的桂冠,又當花落誰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