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諸葛亮責備令平庸的王平取代多謀的魏延?
諸葛亮用人,基本上沿襲的是漢朝「舉孝廉」遺風,注重表現出來的「德行」。而好德勝於好才,必有虛偽無能之徒表演的舞台。那關羽鎮守荊州時信任的大將潘睿、糜芳,劉備的螟蛉子、見死不救的劉封等人,均為虛偽無能之輩,一觸即潰大難臨頭各自飛。蜀漢後期,費禕蔣琬有德無才,大都將就材料,最後文武百官悉數聽命於弱智的皇帝,縱然諸葛亮鞠躬盡瘁,庸才輩出、只有虛偽道德家表演的蜀漢亦焉有不亡之理?!奉行德治的諸葛亮,在用人方面極為苛刻。「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是史學界對他的普遍指責。自古君子真偽不可分,但真才與草包總該分得清。在蜀漢的君子大營裡,特立獨行,桀驁不馴的魏延是公認的軍事奇才,但「以德治國」的諸葛亮,卻一直對他限制使用。理由就是「腦後有反骨」。
所謂「反骨」,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完全是烏有之詞,遍覽通體,潛台詞無非是稜角、個性。而個性稜角恰恰就是人才的標籤,如何反要撕下?關羽攻長沙時,黃忠魏延同為長沙太守韓玄部將,韓玄懷疑黃忠通敵欲殺之,刀斧手把刀架到黃忠的脖子上,那黃忠都沒有絲毫反抗之意,眼看老黃忠就將一命嗚呼冤死在長沙城。是魏延危急關頭奮起造反,血刃韓玄起義獻城。試想一下,長沙一戰,沒有黃忠可以,沒有魏延成嗎?如果沒有魏延造反,休說長沙城拿不下來,就連老黃忠那顆頭顱,也早和身體分家了吧!然而,如此在戰長沙做出突出貢獻的將領,就因為「造反」而遭到諸葛亮的排斥。而城陷後的黃忠,一不投降二不殺身成仁,只是在劉備面前苦嚎舊主,便博得諸葛亮好感委以重任。
這對魏延公平嗎?魏延的個性裡,的確有「造反有理」的成分,但魏延的造反,不是胡反亂反,總得來說,真的「有理」。不妨回放一下歷史,個性突出、智勇雙全的魏延,他反的主子,從蔡瑁到韓玄,哪個不是「頑惡」之輩?哪個不該反?這樣的「反抗」精神,難道沒有可取之處嗎?劉備麾下,再看王平與魏延,到底誰對蜀漢的貢獻大,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接替馬謖前,王平一直以偏將副手形式出現,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而魏延自領漢中二十載,威震漢中。他的那句「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何等豪邁,撿漏將軍王平,說得出此等豪邁之言嗎?劉備時期的蜀漢造就黃金一代。劉備用人也重德,但劉備用人比較寬鬆、容忍個性並善於用人之長。
在使用王平魏延的問題上,諸葛亮與劉備截然不同。劉備愛才重魏輕王,諸葛重德重王輕魏。劉備死後,諸葛亮礙於青黃不接的人才形勢,不得不用魏延,但卻時常把魏延納入「普通戰將」一員,甚至與陳式之流的牙將並列。對其始終不放手使用,助長戰績平平的王平爬到魏延頭上。從魏延的最終結果看,似乎驗證了諸葛亮的先見之明——腦後反骨,此人必反。但是不妨設想,如果按照劉備的重用魏延之才的思路走,魏延會反嗎?懷才不遇是每個人才人心改變的發端,主帥總像賊一樣防著屬下,屬下的心能不起變嗎?諸葛亮在時,魏延是不敢反;而劉備在時,魏延是不願反。
對人才,劉備看長處、容個性,而諸葛亮卻不容有短、求全責備。世上人才哪有完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完人」王平算是人才嗎?求全責備的結果,是「盡數庸才」。感化人才,令有個性的人才從心裡上有歸屬感,這才是使用人才吸引人才的最高境界!也是劉備高於諸葛亮之處,由是使得前者在識人的眼力上,遠勝後者一籌!蜀漢之盛,就在劉備諸葛君臣合力,謀取漢中大勝之時,蜀漢之衰,就在劉備白帝城死後。表面上看,蜀漢亡於魏將鄧艾的一次偷襲,實際上人才的枯竭才是蜀漢滅亡的根本原因。諸葛亮故去之後支撐蜀漢軍事局面的兩位大將,姜維與夏侯霸,竟都來自曹魏陣營。可見諸葛亮在本土培養人才方面,是何等的失敗!他沒有為蜀漢留下足夠的人才庫,在蓄才選才上,他是一個不及格的主帥。甚至可以說,諸葛亮設置的人才「關」,其實是場毀人遊戲,他「至清至察」的「准孝廉選才法」,毀掉的何止一個魏延!
漢朝「舉孝廉」,當然也產生了陳蕃等人傑,然而,過於考究德的體制,缺乏公平競爭的程序,也衍生了大量的偽君子,這些偽君子,大都是庸才。東漢的衰亡,說明「舉孝廉」選才體制已經走入死胡同,而蜀漢不以為戒,秉承「舉孝廉」遺風,苦果嘗盡。在三國的北方土地上,完全是另一番人才濟濟的繁榮景象。那裡的曹魏陣營,魏王「唯才是舉」,英雄不問出處,不計前科,故人才紛至、門庭若市。三國歸晉,晉的老底是魏,滅亡蜀漢的鄧艾、鍾會這樣的軍事奇才均出自魏國,曹操「用人之道」,惠及兩朝魏晉。東漢滅亡,蜀漢衰敗,魏晉的興起,已昭示一個明理:「舉孝廉」用人制已經成為扼殺人才個性的毀人遊戲,「唯才是舉」取代「孝悌偽才」,乃人心所向、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