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史上咸豐皇帝感慨:做皇帝連想勤儉都不容易 | 陽光歷史

 

A-A+

清朝史上咸豐皇帝感慨:做皇帝連想勤儉都不容易

2016年04月25日 帝王將相 暫無評論 閱讀 251 次

  《南亭筆記》卷一中說,咸豐親政的時候,和他父親道光皇帝一樣躬行節儉。有一次上書房的門樞壞了,內務府請求換個新門,咸豐沒批准,說修理一下還可以繼續用。後來門修好了,內務府的人報賬說費銀五千兩。咸豐勃然大怒,下令訊問有關人員到底是怎麼回事。下面的人見咸豐認真了,慌忙說數字報錯了,是五十兩,這事才算了結。

  另有一次,咸豐有一條新的杭紗套褲,因不小心燒了個約蠶豆瓣大的窟窿,左右太監說丟了吧,咸豐再三惋惜,說:「物力艱難,棄之可惜,盡量給補補吧。」咸豐後來才知道,這樣補一下,下面的人竟然報銷了數百兩銀子。聽到這裡,咸豐慨然歎道:「做皇帝想勤儉都不容易,何況是奢侈呢?」勤儉本來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皇帝想給臣民們做一個榜樣,這本來也是件好事,但好事最終辦成了壞事;本來想節省點錢,可下面的人去辦理的時候,反而大大增加了成本,這就未免不是一種諷刺了。

  《南亭筆記》中說,閻敬銘做軍機大臣的時候,見內務府承辦一百個皮箱,每箱報價銀子六十兩。閻敬銘大為驚訝,便上奏慈禧太后說:「外間購買皮箱,每個至多不過六兩,內務府浮冒之弊,可想而知。」慈禧太后搖頭說:「恐怕沒這麼便宜吧。」閻敬銘知道內務府的人在搞鬼,便堅持說就是這個價格。慈禧太后也是小氣人,便說:「既然如此,半月之內,你就試著代我買一百個。」

  第二天,閻敬銘拿著銀子去市場上購買,不料皮箱店居然全部關了門。閻敬銘大為驚奇,便敲開一家皮箱店,問老闆這是怎麼回事,老闆說:「昨天老公(太監)來吩咐,半月內不准開張交易,如有違反,必將貨物打成粉碎,今後甭再開店了。」無奈之下,閻敬銘只得讓人帶信到天津趕緊買了送到北京。不想半月過去,事情竟然沒有辦成,原來送信的親隨也被內務府用一千兩銀子買通,連人帶信,早已逃之夭夭,閻敬銘也只能徒呼奈何。

  歷史上很多時候,皇帝不壞,但身邊的人太壞了;上面的政策很好,但下面執行起來就亂套了,積習難返,簡直防不勝防。正如那句俗話說的,「歪嘴和尚念倒經」,再好的經文到了歪嘴和尚那裡,也會念歪掉,而念歪的人,總有各種借口來為自己推脫責任。歸根結底,還是其中的利益關係在作怪,有的人認為上面的政策損害了自己的利益,就故意曲解甚至歪曲原來本義,以維護自己的利益;更有甚者,還有人乾脆就假造名目,把政策變成自己謀利的工具。如此一來,上邊再好的政策,最終也成了少部分人營私舞弊、藉以斂財的私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何跳出這個怪圈,才是現實中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