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便便的典故 成語大腹便便說的是誰的故事 | 陽光歷史

 

A-A+

大腹便便的典故 成語大腹便便說的是誰的故事

2016年03月25日 成語典故 暫無評論 閱讀 225 次

  大腹便便的典故:「大腹便便」這句成語,出自邊韶的故事。

  邊韶,字孝先,東漢時期浚儀(古代縣名,在今河南省開封市附近)人。邊韶讀了不少儒家鼻祖孔子和孟子的書,以教授儒學為業,前後收過不少的學生。在《後漢書·邊韶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邊韶肚子肥大,行動遲緩,整天懶洋洋的,即使是白天也喜歡躺著休息。他的幾個學生,見老師如此,就編了首歌謠,這首歌謠很快就在同學之間廣泛流傳。有時候,有的學生還會不經意間脫口而出:

  邊孝先,腹便便;

  懶讀書,但欲眠。

  邊韶聽到了之後,當然有些生氣,於是他也編了幾句,作為回答:

  邊為姓,孝為字。

  腹便便,五經笥;

  但欲眠,思經事。

  所謂「五經」,是春秋時期孔子編訂的五部書,名為「五經」。即:《詩經》、《尚書》、《易經》、《禮記》和《春秋》。邊韶曾經熟讀這些經書,所以當時有人稱他為「五經笥」。笥,是古代時候一種竹子編製的方形箱子,多用來裝書。所謂「五經笥」(裝五經的書箱)這個稱呼,可能是讚美,也可用作嘲諷,不過邊韶自己對此是感到很得意的。學生們嘲笑他肚子大,他就說自己的肚子大是因為裡面裝滿了經書;學生嘲笑他只想睡覺,他說他睡覺也是在想著經書上的事情。

  「大腹便便」這句成語,就是從這段故事中的「腹便便」演化而來。「便便」,形容肥大的樣子。我們通常說的「大腹便便」,就是形容肚子之大,並且還有一點嘲笑的語氣。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