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於無聲處聽驚雷——《琅琊榜》49集亮點 | 陽光歷史

 

A-A+

琅琊榜:於無聲處聽驚雷——《琅琊榜》49集亮點

2016年04月14日 琅琊榜 暫無評論 閱讀 605 次

---------
投稿網友:鄱陽
點評作品:《琅琊榜》
評價星級:★★★★★

《琅琊榜》電視劇第49集播出後在原著黨中引發了很多爭議,竊以為劇中新增的夏江指認林殊、靖王在對質時得知真相的原創情節,從前情鋪墊到化險為夷的整個過程中確有一些不足,有的重點交代過於簡略,有的非重點略顯冗長,有的地方存在漏洞,有的地方則過於突兀。然而改編後的情節亦有不同於原著的亮點,在此談一談筆者的感受。

片尾曲《風起》的開頭部份,有一個場景是在大殿門口,梅長蘇被人扶著離開,靖王卻在身後僵立注視。在什麼樣的情形下會發生蕭景琰明明很擔心梅長蘇,卻沒有任何表示的狀況呢?我在最早看到這個畫面時,聯想到的就是原著中梅長蘇知道景琰已經發現他的身份後的描寫:

「驕傲而又任性地林殊不能想像,有一天景琰會奔過來扶住自己軟泥一樣虛弱無用的身軀,用同情和憐惜的聲音說:「小殊,你沒事吧?」

不能想像,也不能接受。所以他逃避,想要快些離開這裡,回到蘇宅冷靜情緒後,再慢慢地想,慢慢地做決定。
……
蕭景琰的手臂,仍然靜靜地伸著,沒有絲毫地晃動,梅長蘇蒼白地臉上一片漠然,但最終,他仍是抬起了右手,按住穩穩停在面前的這隻手臂,當作支撐慢慢站了起來,等他稍稍站穩,那隻手便快速收了回去,就好像根本沒有扶過他一樣。」

事實證明,這個場景果然出自此處,儘管情節和原著有很大不同,卻表達了相似的性格與心境。

劇中的場景更為完整:蕭景琰的視線就一刻不離的停留在梅長蘇身上,看到對方虛弱無力的樣子,明明擔心已極,卻僵直著身體,伸不出手去攙扶,只能眼睜睜看著他被別人扶走,自己卻像腳上生了釘子一般邁不出半步,而梅長蘇,自始至終沒有看過他一眼。

短短幾個畫面,濃縮了許多內涵,好像電影的手法。

很多觀眾將這一幕與林殊霓凰相認、聶鋒夫婦重逢相提並論,認為它對人物情感的刻畫不充分,不如另外兩場戲感人、催人淚下。或許他們並未意識到,景琰與林殊的相認,與另外兩場相認戲的情境與人物心境截然不同,後者是劫後餘生、喜極而泣,前者卻是相對無言,欲哭無淚。

從梅長蘇走出殿門開始,就給人一種搖搖欲墜、隨時隨地會倒下的感覺,造成他如此心力交瘁的原因是什麼?僅僅是殿上的驚心動魄嗎?誠然以他的身體狀況,殿上發生的一切會造成很重的身心負荷,但也絕不至於那般失魂落魄——當初他在懸鏡司煎熬數日,被人救出後雖也狼狽倦,卻仍氣定神閒地面對夏江的挑釁,回到自己府上才吐血、倒下。

讓梅長蘇幾乎連多支撐一刻自己的身體都趕到吃力的原因,是蕭景琰知道了真相。

蕭景琰知道真相後會有多麼難過和自責,梅長蘇對他就會有多深的愧疚和歉意。說什麼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誰也不欠誰,道理人人都懂,但就像蕭景琰不會因為「自己不知道對方是林殊」就不難過不自責一樣,梅長蘇也不會因為「這是為了共同的目標」而不愧疚不抱歉。

而此時此刻的梅長蘇也不知道,要怎樣以這樣一副病弱的姿態,去面對曾經一起賽馬、一起比武、一起狩獵、一起征戰、一直銘記著自己英姿颯爽的樣子的好友,更不知道,要怎樣以一個叫攪弄風雲、算盡人心的謀士的面目,去面對一直懷念著那個率真、明亮得不帶一絲陰暗的小殊的景琰。割鈴斷義那一日,他以那樣的孱弱的身體跪在這個人面前,近乎哀求的呼喚,當對方什麼也不知道,他可以當做往事一樁,雲淡風輕,可如果景琰知道這個人就是林殊,讓林殊怎樣去面對那樣的自己?

更重要的是,連梅長蘇自己都不知道怎樣面對的這一切,景琰又該去怎樣面對?

是愧疚和無地自容,讓一刻之前還在殿上臨危不亂、侃侃而談,泰山崩於面前而色不變的江左梅郎,在走出殿門的那一刻就彷彿被抽走了生命中所有的力氣與勇氣,甚至不敢看好友一眼。

這一幕出現在劇中,比相似的情節出現在小說中,更為沉重。

小說裡,梅長蘇是在與景琰、蔡荃、沈追聊天的過程中察覺到景琰已經知道他真實身份的,他當場就選擇了告辭離去,連蔡荃、沈追的眼光都無暇顧及,只想快些逃離好友的視線。

但在電視劇裡,當梅長蘇明白再也瞞不住好友的時候,他卻無路可逃,也不能逃。他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失態,還必須在好友的注視下,巧言舌變,覆雨翻雲。

景琰的注視下每多停留一刻,他的內心的絕望就更加深一層,等到他離開大殿時,情緒的積累顯然已非小說中的情形可比。

我在這裡用了「絕望」一次,小說裡眾人猜測發生了什麼事讓梅長蘇如此失魂落魄時,藺晨說「若是今天太子突然死了,多年心血付諸流水,那還差不多」,這種情緒不就是絕望?雖然只是很短的時間,但那一天的梅長蘇的確實感到了絕望——令人絕望的愧疚和無地自容。

梅長蘇走出殿門那一刻的無助,與他在大殿上的沉著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更有衝擊力。他需要何等的堅強和隱忍,才能保持完美的鎮定從容,談笑自若,與最凶狠的對手周旋直至將其置於死地?這種鮮明的對比,將人物的堅忍反襯到了極致,以致於令人震撼。

而蕭景琰站在他身後,想著從「驕傲張揚、爭強好勝,從不肯低頭認」」喜則雀躍、怒則如虎,從未曾隱藏自己內心任何一絲情感的赤焰少帥」,到「低眉淺笑。語聲淡淡,沒有人能看透他所思所想」「總是擁裘圍爐。閃動著沉沉眸色算計險惡人心」的白衣謀士的變化過程,「根本無法去想像」,「一想,就是比無星無月的夜色還要深沉黑暗的痛苦」。以上引號部份皆出自《琅琊榜》小說,卻完全符合畫面中傳遞出的人物心境

原著中,因為沒有人其他人在一旁,蕭景琰向跌倒的梅長蘇伸出自己的手,在後者借力站起之後就立刻收回去,而在劇中,因為有蒙摯趕到,所以他根本沒伸手,只是僵直著身體,看著搖搖欲墜的好友在他人扶持下離開。

有觀眾抱怨景琰的表現太冷淡,抱怨他無所表示,抱怨他事後沒有去探望臥病的梅長蘇,但只要你讀懂了這一幕,你就會明白,他的冷淡與無為,是源自與理解和體貼。他知道自己伸手去扶會讓好友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也明白對方還沒有心理準備面對知道真相的自己,所以就算再難過,再擔心,他也只會默默目送對方離去,默默等待著對方願意面對自己的那天。

這一幕,沒有狗血,沒有煽情,觀眾說不夠感動,不能落淚,而我只覺得欲哭無淚。

這一幕,沒有語言,沒有面部特寫,但只憑兩個人的身體語言,仍能讀出他們心中的驚濤駭浪,讀他們深沉的悲哀,與徹骨的寒冷。也許只有蕭景琰沒有伸出去的手,才是這一幕裡唯一的溫度,最深的感動。

許多觀眾不能體會,或許只因它承載的情感過於深邃。

天若有情天亦老,於無聲處聽驚雷。

PS 關於「殿上指認」情節的存在價值

撰寫本文過程中看到一些評論,質疑新增加的「殿上指認」情節的存在價值,借此也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原著在九安山一戰之後,對主角梅長蘇的刻畫便基本集中情感、品格方面,對此前以濃墨重彩呈現的這一人物的智慧與膽略的刻畫變得很少,雖然最後有重回戰場大顯身手的設定,畢竟一筆帶過,這有份量的情節幾乎沒有,這也造成了原著從九安山一戰之後的情節便趨於平淡,缺乏高潮。也許對小說讀者來說,故事進行到最後階段更關心的是舊懸念的解決,有沒有新的懸念已經無關緊要,但對電視劇來說,從從九安刪之戰到大結局為止,中間只有靖王、林殊相認這一個高潮,卻實在有可能撐不起收視。

當我帶著「希望每天的收視和點擊率都比前一天高,希望每天的情節都更精彩」的想法,一邊追劇一邊對照進度重看小說時,「主角從九安山之戰後半段開始好像就沒有特別精彩的表現了」這種感覺變得很強烈,特別是電視劇又將原本展現梅長蘇膽略的情節轉給了言侯,將展現他智計的情節轉給了藺晨,越發削弱了這一人物在收官階段的精彩度,如果不增加一點有份量的相關情節,則作品對梅長蘇智勇的刻畫不免給人以頭重腳輕、虎頭蛇尾的感覺。

因此,在九安山之戰後、大結局之前,再為梅長蘇的智慧與膽略安排一個舞台,而不是讓觀眾對主角的關注只能專注在情感、品格方面,當是有其價值的。

其次,原著中安排夏江逃獄成功,卻沒幹成什麼事,又被抓了回去,處理上亦有草率之處,劇中新增夏江指認林殊的情節,可以減少觀眾對「反派能力不足」的質疑。電視劇中,夏江無疑是梅長蘇遇到的最棘手的一個對手,從衛崢案,到利用春獵謀反,再到殿上的指認,他每一次出手都逼得梅長蘇置諸死地而後生,如果說梅長蘇在遇到夏江之前順風順水,那麼他與夏江的歷次較量都步步驚心,這是因為他過去一直處於「敵明我暗 」的有利位置,而遇到夏江之後,形勢倒轉,從衛崢被捕、宮女挑撥、譽王身世到童路無意洩露火寒毒之秘,他本身變成了明處的靶子,對手卻每每在暗處出其不意的出擊。殿上指認這個情節就是夏江又一次從梅長蘇意想不到的地方出手,攻其無備,幾乎將其逼至絕境,而梅長蘇在敵暗我明、倉促應變、極端被動的情況下,仍能臨危不亂、扭轉乾坤,因為有了「魔高一尺」,才更能顯出「道高一丈」。(靖王敢倒掉酒,就是認定皇帝已經相信蘇哲不是林殊,不會只為了」寧錯殺不錯放「而父子決裂)

第三,殿上指認的這段情節,展現出了靖王與梅長蘇日益增進的默契。從衛崢案開始,一直有觀眾為梅長蘇抱不平,認為靖王只珍惜他和林殊少年時代的情義,卻不珍惜梅長蘇對他傾盡心力的付出,即使後來知道林殊身份後補償再多,也不能改變他有意無意的偏見、排斥令梅長蘇愈加厭棄自身、愈加「不把自己當人看」的事實。而在殿上指認這段情節裡,雖然靖王已經在心裡確認了對方就是林殊,兩人間表現出的默契卻是獨屬於蕭景琰和梅長蘇,而非林殊的,因為無論是林殊,還是認識梅長蘇以前的蕭景琰,都絕不可能以那樣的方式和政敵周旋。

雖然梅長蘇無法再像昔日的林殊般在戰場上與好友共同馳騁,但他們卻能在另一個戰場上以智慧並肩作戰,靖王在突如其來的震驚與險惡的雙重夾擊下,沒有失態,沒有衝動,他冷靜、克制的配合梅長蘇,與之聯手上演了一場絕對反攻的精彩好戲,這樣的景琰,不正是梅長蘇兩年嘔心瀝血的成果嗎?他們在這場看不見刀光劍影的戰鬥中的驚人默契,當可寬慰許多為梅長蘇不平的觀眾——那一刻與景琰心有靈犀的並不是他少年時代的好友,而的的確確是那個為他殫精竭慮兩年的謀士。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