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平反!梁帝無錯,只是做了皇帝該做的事
---------
投稿網友:凱博
點評作品:《琅琊榜》
評價星級:★★★★★
認識一個人,不要看別人(作者)說了什麼,而要看他做了什麼,他周圍的人表現如何,大家對這個標準有何疑問?
如果暫時沒有,那麼我們來看看梁帝的執政歷史!
1、小說裡寫,當年梁帝靠言侯、林燮扶持登基,而且結為兄弟。言侯和林燮的才華毋庸置疑吧,他們都甘於輔佐的梁帝真的差嗎?如果只是虛情假意,言侯和林燮是瞎子嗎?恐怕事實是,梁帝當年也是才華橫溢的一代英王,深得青年才俊們的仰慕。
2、梁帝什麼時候登基的?言侯說梁帝搶了林樂瑤,因為他是皇帝,可見未娶林樂瑤,他已經是皇帝了,林樂瑤生皇長子祁王,假設祁王死時20歲(應該不止),那麼到梅長蘇12年後復仇,已經登基32年以上了。
3、言侯說,剛開始他也忍了,林樂瑤被立為宸妃,也生了祁王,他也放棄了。請注意了,當一個男人放棄心上人時,其實也是相信她找到自己幸福了,她是受到男人寵愛的,她的男人對她很好,所以言侯沒有理由再堅持。可以看出,梁帝也是非常喜歡林樂瑤的,在案發之前,對她也一直非常寵愛,連言侯那麼執著的人都放棄了!
4、小說一直寫,祁王當年是多麼英明高傲,林殊當年是多麼張揚驚艷,有考慮過為什麼嗎?
因為皇帝寵他們!
祁王是什麼性格?自信高傲正直,肆意發揮自己的才華,甚至都不考慮韜光養晦,根本不是一般皇子那般,為什麼?因為皇帝從小就格外的寵愛他欣賞他!如果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父親不喜歡他、冷落他,他會這般自信和心懷開放嗎?恰恰是得到最大的父愛滿足,他才會這麼自信和充滿積極的去參與朝政建設!皇帝對他的喜愛,甚至到了讓他不會覺得危險、讓他覺得不需要韜光養晦的地步!
為什麼逆反案爆發之後,他都不肯向皇帝低頭求情一下?!因為他從未擺出過這樣的姿態啊!因為皇帝一直寵信他滿足他,他不知道怎麼低頭!不知道怎麼求父皇開恩!以前父皇從未對他如此!他不會,他也賭氣!
再看看林殊的性子,帝都最耀眼的天才少年,無比張揚風光,無拘無束肆意縱橫,誰給林家的如此恩寵?還是皇帝。林殊16歲擁有自己的赤羽營,光靠自己的才華嗎?皇帝賞識他、給他這個機會,也獎勵他給他建營!
祁王和林府的一直以來順風順水,得意張揚,靠的是什麼?是皇帝寵信。
皇帝如果不給臉,他們能有這般張揚的自信嗎?無論朝政還是軍政,都是積極無比的參與。
5、祁王為何英名傳遍天下?祁王的政敵是誰?
沒錯,祁王備受寵信20多年,從未有過真正的政治對手,開親王府以來,結交賢能聲勢浩大,天下聞名,居然沒有一個人能與之匹敵,這是為什麼?
因為皇帝一直以來都是偏愛祁王,從未去制衡他,而是任由他發展成長,皇帝都不像個皇帝了!他那麼寵愛祁王和宸妃,讓言侯都甘願放手!梁帝當了20多年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真正合格的帝王!
有人會說,祁王的聲名是祁王自己賺回來的,跟皇帝無關。這就是說笑了。皇帝擁有生殺奪予之權,他要是想壓制祁王,能挑出各種刺,拒絕各種機會,甚至很快扶持一位旗鼓相當的政敵!
皇帝不是不能,而是不願!他偏愛祁王20多年!朝廷不是沒有黨爭,而是大多人都是祁王黨!自然無爭!大家都相信祁王是接班人。
6、皇帝偏寵祁王20多年,導致了什麼結果?
祁王開始與皇帝爭權!
這樣偏寵導致了什麼結果呢?祁王之名遠勝皇帝,軍中只知祁王只知林燮林殊,卻不知皇帝!你看看赤焰軍的軍官士兵,各個對祁王對林家肝腦塗地,何人對皇帝有半點忠君思想?赤焰軍儼然已成私家軍隊!
更要命的是,不懂政治的太皇太后還把擁軍10萬的雲南穆府霓凰郡主許配給林殊!天哪!各位回想一下祁王和林家擁有多大的勢力!
祁王:皇長子,有兵權,朝中過半大臣的支持對象,積極推行各種與皇帝相悖的改革,天下盛傳祁王英名遠勝皇帝
宸妃:皇長子生母,最受寵妃,林家女兒,林殊的親姑姑,言侯(門生遍佈天下的言太師獨子)的愛慕對像
林燮:將相世家,十萬赤焰軍主帥,娶晉陽長公主,扶持皇帝上位最得力的兩大功臣,軍中威望第一
林殊:太皇太后的心頭寶,16歲擁有自己軍隊的戰無不勝的少年將軍,太傅最得意的門生,十萬軍隊的雲南穆府霓凰郡主的未婚夫
這4個核心人物的任何一個單獨存在,都是皇權的一大威脅,而這4個人又是如此緊密的姻親關係,結成的政治勢力是皇帝都難以抗衡的!朝廷可調派的中央常規軍隊多少呢?加上赤焰軍是16萬。無論是朝政還是軍政,皇帝已經完全被祁王比下去了!
7、祁王如何與皇帝爭權呢?
祁王可不是白蓮花!皇帝對他寵信至極,自己聲望已達頂峰,仍然不知足!在皇帝還是40多歲的春秋鼎盛年紀,他要去實施自己的政治主張!
小說寫祁王有非常理想的政治抱負,讓御下為人臣者正直不阿什麼的,具體主張並沒有寫。不過提到祁王上過一個奏章,就是取締懸鏡司!
這可不得了,大有意味啊!我們來看看,在朝中軍中爭取大部分支持後,祁王唯一未能染指的勢力是什麼?就是懸鏡司!這也是皇帝唯一保留的皇權勢力了!
這都要取締!?皇帝以後真的是處處不如祁王,處處受祁王掣肘了!
另外,懸鏡司為何要取締?僅僅是因為它不符合司法公開就要取締?事實上,懸鏡司在朝野上的口碑非常好,正直剛強的夏冬都引以為傲!而且懸鏡司並不能干政,尺度也把握得很好!(夏江是個人行為)這也間接說明懸鏡司的領導者皇帝,本身是非常清醒克制的,並未利用懸鏡司來為惡助奸,只是怕耳目閉塞多聽意見而已!
祁王取締懸鏡司的奏章,如果不是政治攻擊,那是什麼?如果並非攻擊,那也足以說明祁王其實缺乏施政能力,一味理想化,不知變通實踐。
工具本身是中性的,為惡為善,取決於利用的人是什麼目的。就像菜刀可以切菜也可以殺人,難道僅僅因為菜刀可能是凶器就予以取締?
8、祁王已和林府同聲出氣,結為同黨!
祁王和林府諸將軍的親密崇拜關係,我就不贅述了,小說中太多描寫,但這是軍政上的。而在朝政上,祁王也已和林府互成掎角之勢。
小說有一個細節,梅長蘇說取締懸鏡司的奏章只有很少人知道,暗示夏江通過不正常渠道獲知,因而產生報復祁王的心理。問題是,既然很少人知道,梅長蘇(林殊)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自然不是十多年之後還有機會翻看奏章,而是當初祁王上表前,就已告知林燮和林殊!他們的政治主張是通過氣、達成共識的!手握重兵的元帥干政啊!雖然作者對皇帝總是輕描淡寫,但大家能體會皇帝的巨大壓力和後怕嗎!?
事實上,林殊說是少有人知的奏章,但可以想像,其實祁王一黨的大臣都可能知道這個奏章!雖然被皇帝放到一邊,但朝堂議論的壓力皇帝仍然要直面迎接!
道德上這麼理直氣壯的理想化奏章,皇帝能直接表態反對嗎?不能,否則輿論壓力更大。有人幫皇帝反對祁王嗎?沒有!因為朝堂上大半數都是支持祁王,少數忠於皇帝的大臣都不敢直言!
皇帝進退兩難,左右不是人,這就是祁王的奪權!
9、皇帝為什麼要乘赤焰軍出征處置祁王?
答案很簡單,赤焰軍在京的話,皇帝根本不敢動祁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皇帝從偏寵宸妃祁王20多年,到不斷被祁王掣肘,慢慢意識到自己的愚蠢。先君臣後父子,聖賢說得對啊!皇帝心冷了,厭倦了,腹黑了,他當年本是一代英主,文武大臣滿朝賢能,豈是一個20來歲的祁王之功?恰恰相反,皇帝執政的前20年是非常賢能開明之帝,正本清源才能有濟濟英才,只是他不善博聲名,養虎為患,反讓祁王聲勢越做越大。
皇帝下決心除去祁王,夏江看出來了,謝玉也看出來了,可憐吧,朝野上竟然只有這兩個是忠君之臣。其他人整天只知祁王,只知林帥!
赤焰軍出征是處置祁王的好時機,也是不得不為的時機了!因為林府恩寵已經無以復加,眼看又要勝仗而歸,皇帝還能拿什麼來表示恩寵?勝利歸來只會讓皇帝處境更加惡化!
10、皇帝曾想饒恕祁王,但祁王居然連一句低頭求情都沒有!
小說中其實也暗示了梁帝對祁王的心態,只要祁王願意低頭認錯,他是不大可能處死這個寵愛幾十年的寶貝兒子!但這個兒子並沒有低頭,在父親面前仍然高傲無比!
皇帝氣壞了!他發現自己是無法控制駕馭這個兒子的!這種心情是悲哀的沮喪的絕望的,他甚至對祁王和宸妃充滿了恨意!恨他們不識好歹,辜負他多年的愛意!宸妃自殺,皇帝是何等薄情,一條白綾一卷,無墓無碑。其實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不是嗎!
祁王和宸妃成為皇帝心中最大的痛!為什麼皇帝討厭靖王,因為靖王像祁王那樣不聽話,他控制不了!他討厭這種感覺,這種感覺讓他失去了20多年的寵愛付出!他以前多喜歡祁王,後來就對靖王多冷淡。
11、登基20多年後,皇帝終於學會了制衡。
梁帝冊立了太子,卻又扶持七珠親王,兩者恩寵不相上下,施政意見相互抨擊,朝政的輿論壓力再也不會直接沖皇帝而來了!
只是他的制衡之道太過火太平衡了,讓太子和譽王都不堪折磨。其實是皇帝還不夠熟練!
12、縱觀整個故事,梁帝是個干實事明事理的好皇帝。
1、慶國公一案,皇帝對非法兼併土地的豪門毫不留情,施政關注民生。
2、戶部吏部刑部等尚書相繼下馬之後,他樂於提拔干實事的中立大臣。不要說那是什麼梅長蘇暗中策劃,策劃你妹啊,首先要皇帝識貨,懂得誰才是真正人才,梅長蘇才可能安插人成功,這不反面證明,皇帝是知人善任的,只是做皇帝難免天聽閉塞!
3、懸鏡司多年來公正客觀廉明(夏江除了祁王案,其他也無惡行),不正說明梁帝對權力的運用得當嗎?
4、小說通篇,皇帝都是比較講道理的,只恢復越貴妃頭銜那次,是對不起雲南穆府的,而那次謝玉拿軍人擁兵自重就難免張狂傲慢來說事,果然觸動皇帝心弦!彷彿像賭氣一般,皇帝任性地撇開雲南穆府了,甚至厭惡太子去解釋去討好!為什麼?
這裡很值得玩味,謝玉指的自然不是雲南穆府,也不是自己,那梁朝還有哪位軍侯曾經擁兵自重張狂傲慢呢?各位,想想林殊當年的性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