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琅琊榜和孫子兵法(……)
---------
投稿網友:踏歌
點評作品:《琅琊榜》
評價星級:★★★★★
是這樣的,我這學期選修了一門人文課,專門講孫子兵法,期中的時候讓交一篇論文,所以……當時……再看……琅琊榜……的我,就把琅琊榜和孫子兵法強行扯一起了。但後來發現越分析越有趣(喂!!),於是又把論文改了改,成了這篇影評,從三個方面聊聊《琅琊榜》劇情對於孫子兵法的運用,第一部分是梅長蘇復仇前的準備,第二部分是復仇過程中的戰術佈置與謀略,第三部分是劇中人物在政治、軍事方面的見解。
1、復仇前的準備
《琅琊榜》開篇即講述了主人公梅長蘇十二年前隨父出征,率赤焰軍七萬將士抗擊敵軍,卻不料朝中奸臣謝玉、夏江誣之為謀反,夜半率軍借風縱火,致使萬千忠魂喊冤死於梅嶺的故事。
孫子兵法對火攻極為重視,專有「火攻」一篇詳述以火助攻的作戰方法,提出火攻的對象有五,即:火人、火積、火輜、火庫、火隊。此處謝玉便使用了「火人」這一計謀,並且將縱火時機選在赤焰軍將士剛與敵軍激戰完畢、險勝之際,縱火地點則為赤焰軍將士全軍穿過山谷之時,佔盡火攻之「天時」、「地利」。謝玉並未選擇直接深入赤焰軍中縱火,反而是從山頂朝下仍擲火種,將己身置於火海之外,也是火攻篇中「火可發於外,無待於內,以時發之」的體現。
另外,被譽為精銳之師的赤焰軍原本所向無敵,此役中卻全軍覆沒,不僅是因為謝玉用計狠毒,也是因為赤焰軍彼時剛結束與敵軍的多日交戰,身心疲憊,無力再戰。孫子兵法中對此也有記載,即「兵貴勝,不貴久」。
梅長蘇在此役中至親盡失,拾回殘命,韜光養晦十二年後,以江左盟盟主身份重回金陵城,踏上復仇、雪冤、奪嫡之路。最初朝中無人知曉梅長蘇為何人,於是他先助鄰國北燕最不受器重的六皇子奪下太子之位,又借琅琊閣放出「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一言,致使黨爭激烈的太子和譽王皆欲搶先一步結識此人。隨後梅長蘇借其身手非凡之侍衛引起眾人注意,又於郡主擇婿一事中立下功績,成功揚名金陵,——此一計反客為主,既是「勝兵先勝而後求戰」,又是「因利而制權也」,未「決戰」之前便先行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梅長蘇通過這些手段暗中佈置棋子,同時與不少皇親國戚及朝中重臣結為好友,形成密切的關係網,為之後的奪嫡和復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孫子兵法「虛實篇」中所言,「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這一計謀與三國時袁紹架空韓馥奪冀州之法殊途而同歸。
同時,梅長蘇用計之妙也體現在郡主比武擇婿一事上——北燕使臣百里奇武功高強,大梁境內無人能敵,而眾人不願與北燕聯姻,於是梅長蘇聲稱能以三稚子巧勝百里奇,並在五日後於殿堂上教導稚子以妙招大敗此人。在場眾人全以為獲勝是因為稚子陣法獨特、出劍極快,但事後梅長蘇向郡主解釋,百里奇實際上是他自己手底下的人——這一招虛實結合,實際上便是孫子兵法中的「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此外,百里奇算得上是梅長蘇派在北燕的「因其官人而用之」的「內間」,故而「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同樣地,劇中多人都深諳用間之道,比如梅長蘇手下的十三先生、宮羽,比如秦般弱手下的小新、雋娘,都在雙方制衡中發揮了不可小覷的作用,三軍之事,莫親於間,「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
2、復仇過程中的戰術佈置與謀略
梅長蘇成功進入金陵城後,首先假意投靠譽王幫之奪嫡,借譽王之手除去了太子手下的吏部尚書樓之敬、寧國候謝玉、兵部尚書李林,並助譽王朝堂論禮,大大削弱了太子的勢力,使譽王對梅長蘇深信不疑。這是因為梅長蘇成功抓住了譽王身為得勢皇子意欲奪嫡謀位的心理,如《計篇》中所說,「利而誘之」。同時,也是《謀攻篇》中「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體現。
孫子兵法中講,「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對待不同的敵人,梅長蘇也有不同的計謀。比如說,買下了新宅子蘭園,並「無意中」在園中枯井內發現了陳年女屍,由此引出了枯井藏屍案的幕後黑手——太子一派的吏部尚書樓之敬,「致人而不致於人」,輕而易舉削弱了太子的力量。又如,樓之敬利用職務之便開設私炮房,賺取了大量的非法利潤,梅長蘇得知此事後,靜觀其行動,瞭解其動向後先發制人,助靖王除去了私炮房——這是孫子兵法中的「後人發,先人至」,掌握主動性以調控整個局勢。
在劇中,「談判」過程也運用了孫子兵法。比如勸服言侯放棄弒君的想法並與自己結為盟友,比如懇請蒞陽長公主上書為其夫請罪,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通過充分的準備,主要強調所講的建議和方案可能給對方帶來的利益,並同時用利害關係的暗示和警告來避免不想談及和忌諱的話題,「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能至者,害之也」,做到「出其所必趨,趨其所不意」。
劇中亮點之一的「謝玉案」,梅長蘇從謝玉的女婿、親家、兒子三方面入手,使用離間計,讓眾人與謝玉反目成仇,達到扳倒謝玉的目的,是為「親而離之」。此外,在謝玉與夏江之間,夏江與其徒弟夏冬之間,也使用了同樣的離間計。整個過程中,極少有流血犧牲之事,一般都是靠權謀解決問題,是為「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然而並非任何時候都能處於主動地位,都能掌握有利條件。在昔日舊友衛崢被捕之後,無論是劫獄或是放任不管,都不是上上之策,此時便只能從兩個下策之間選擇損失最少的一個,「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在救衛崢的過程中,明知是陷阱卻又不得不跳,於是江左盟眾人先將懸鏡司首領夏江引開,再佯攻懸鏡司大牢,實際上卻聲東擊西,「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把兵力佈置在了真正關押衛崢的大理寺,「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即偽裝假象並用小利引誘敵人,同時積極調動對方,伺機用重兵伏擊。
3、劇中人物在政治、軍事方面的見解
《行軍篇》中詳細講述了在行軍過程中如何宿營和觀察敵情。以宿營為例,靖王認為行軍應抄近道走水路,然而梅長蘇卻認為雖距離近,卻有河道,會影響行軍速度,即「軍行有險阻、潢井、葭葦、山林、蘙薈者,必謹覆索之,此伏奸之所處也」,若走此路勢必陷入被動。另外,靖王麾下大將戚猛為向梅長蘇侍衛,在校場用暗器襲擊,靖王按軍規將其降為百夫長,並未因戚猛是自己的愛將而手下留情,有效防止了「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這種情況的發生。
在該劇末尾,譽王謀反,搬兵圍攻皇帝圍獵的獵宮。禁軍統領率兵防守,卻未因兵力不足而惶恐,反而在兵臨城下時鎮定自若,在百步內才令弓箭手放箭攻擊,一發制敵,「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軍爭篇》中,孫子也強調了行軍的速度,認為急行軍提前到達戰地會更為有利,在獵宮之戰中,靖王從後山小路疾行搬救兵,為了保證行軍速度,輕裝簡從,同時牽了備馬,以保證在一匹馬過分疲憊的情況下能換另一匹馬繼續疾行。
靖王和麾下將士擬推行軍馬新政,即軍隊外出作戰所需軍馬和糧食可以就近調用,而不是非得從原屬地遠道運輸而來,這便是《作戰篇》中的「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
另外,梅長蘇認為靖王應該不結黨,不參與權謀和黨爭,應結識更多對朝廷有用的「純臣」。靖王在參與奪嫡的過程中也有一言:「平衡官場收服各方,我不僅現在不會學,以後也不會學。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若人人都只想著自己的私利,這絕非是官場應有的風氣。」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使君民同心,治理好大梁。這在孫子兵法開篇中便有記載,「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