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盤點中國考古發掘中的種種失誤 | 陽光歷史

 

A-A+

[圖文]盤點中國考古發掘中的種種失誤

2014年11月01日 歷史排行榜 暫無評論 閱讀 99 次


 

馬王堆千年古屍辛追解剖現場,左二為彭隆祥

 


    失誤之一:考古發掘挖過了頭

    石興邦曾在20世紀50年代主持發掘中國第一個史前聚落遺址,他在《史前時期的文化遺址——記半坡遺址的發掘》的回憶中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解剖大房子費的力氣最大,這個房子的牆修得又寬又堅實,牆壁厚達二十多厘米,裡面夾的樹枝、草和泥土,團成一塊,堅如磚石。一塊塊打下來,再打成碎塊,在裡面搜求包含物。就這樣將這個房子全打成碎土塊,裡面並沒有太多太特殊的包含物,都是雜草和樹枝。如果是現在就不費那麼多的事,解剖典型的幾個部分就行了。但那時有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徹底精神,就怕遺漏了什麼。

    後來,半坡博物館要恢復這個大房子,見原來的屋基發掘出來後,一點牆的影子也沒有,叫人非常失望,我才感到為那個時候的徹底精神而後悔。當初我們不知道後來要建博物館的事。……我們將不同類型的房子都這樣解剖了,我們對建築結構和內涵弄清楚了。在當時看來,從考古研究的角度說,這樣是對的、應做的。但在博物館成立後,原貌沒法展出就覺得遺憾了。

    早期的考古現場不會就地建造遺址博物館,那時把文物從出土地點移送到庫房或博物館,便是考古工作完成的標誌之一。而近些年來,就地保護、開發、利用、管理重要考古現場的觀念,使建設遺址博物館呈現出雨後春筍般的態勢。保存遺物及其伴生的遺跡,全面收集、研究和展示它們共生的各種信息資源,已經成為新時期考察考古發現與文物保護關係的重要指標,這一切為的就是通過文物保護帶動考古發現和研究。

    失誤之二:考古挖錯了地方

    考古隊要去調查和發掘的地方與陡峭的山峰關係都不大——那上面不適合古人生存,大多無古可考。考古隊去的多是現代人還居住的最小行政地理單位,考古隊要先到一個鄉鎮,再到一個村,最後要下到一個組。這些地方大多還有一個非行政叫法的傳統地名,世代沿用,口耳相傳,如李家、坪窯、魚浦、壩子頭等等。問題是這些小地名的重名率很高,一個縣裡有幾個同名異地的地方都不稀奇。

    三峽工程重慶庫區萬州地區的陳家壩就有重名的情況。一個陳家壩在長江南岸,屬五橋區;另一個陳家壩在長江北岸,屬龍寶區。1998年上半年,從西北大老遠來的一支考古隊,到達萬州後人生地不熟,即與當地文化局取得聯繫,希望幫助落實發掘地點。局裡的領導告之可去陳家壩,就在萬州市區的長江對岸,屬五橋轄區。於是考古隊便到這個陳家壩安營紮寨。可是經過個把月的鑽探勘察後,怎麼也沒有找到文物搶救規劃上的任何墓葬線索。考古隊這才發現,規劃資料上的陳家壩根本不是文化局領導說的這個地點,而是萬州以西幾十公里處龍寶區武陵鎮的那個陳家壩。

    失誤之三:缺乏考古經驗

    20世紀70年代發掘馬王堆漢墓時,據說考古人員曾在棺槨儲藏物品的一個果盤中發現有完整的新鮮的藕片,但端起來時一經晃動,藕片卻奇跡般地消失了。這對植物生物學研究來說,失去了一項難以再現的重要物證和研究資料。

    1976年廣西貴縣羅泊灣漢墓出土了一個杯形銅壺,壺蓋密封得非常嚴實。一個初次參加發掘的學員把它捧在手上,抹去器表的泥漿以後,找不到開蓋的地方,於是倒來倒去,一不留心把蓋衝開了,倒出一壇清水。馬上有人說:「是酒,不要倒掉!留著化驗!」但說時遲,那時快,已經晚了,水被倒了個精光。也是在這座羅泊灣漢墓,考古隊員打開一個蓋著蓋子的陶盒,看見盒內裝滿青青的梅果,葉子呈翠綠色,就像剛摘下來的一樣。他趕忙叫人給它拍一張彩色照片,但很快樹葉和果子就變成黑色的了。這種酸梅在當地是每年四月成熟,出土時它是青色的,可以說明墓主人下葬的時間是夏初之際。

    1993年,江蘇連雲港著名的尹灣漢墓文物清理工作結束後,考古人員召開了現場辦公會,向東海縣政府、文化局和鎮黨委的領導匯報了這次發掘的成果。會上,鎮裡的一位領導隨手就從桶裡取出一片木牘觀看。但就是他這個不經意的動作,給以後釋讀木牘的工作留下了永遠也解不開的疑難。因為他取出的那片木牘正是24方木牘中最重要的吏員簿,而他的大拇指由於按在了木牘的右上部,只是輕輕地一帶,就把這片木牘上最重要、最關鍵的記有這片集簿名稱的字給抹掉了。今天人們再給這片集簿命名時,有的說是吏員總簿,有的說是定簿,眾說不一,疑義相析。後來把它帶到上海,用遠紅外模糊圖像進行處理,還是沒能恢復它的廬山真面目。

    失誤之四:沒按專業流程和要求操作

    考古發掘的基本要求是要挖到生土才算工作完畢,可廣西貴縣羅泊灣西漢墓的清理,竟使考古工作者前後往返了三次。

    羅泊灣西漢墓是一座具有南方區域特點的木槨墓。槨室早年曾被盜。但盜得不徹底,仍出土了一千多件隨葬品。當年曾在工地上參加清理的一位考古學家後來回憶道:

    我們在槨室工作了幾天之後,以為該撈的文物都從淤泥裡撈上來了,全部工作也就接近了尾聲。大部分工作人員於8月20日撤離工地,回南寧去了,只留下5個人做收尾工作。對此,我很迷惑,因為棹室的壁板和底板都沒有取出來,整個槨室範圍沒有完全暴露,發掘工作還沒完成。

    他們與我有同感,希望再做一次細心的考察。因此,還經常跑去工地看看。有一次,發現留在槨板底下的積水斷斷續續地往上冒氣泡,於是找來小鋼條往下扎,紮了好幾處,有時帶上來的泥土是熟土,有時紮下去還碰到硬木的感覺。

    9月1日,找到貯木場的工人,帶著電鋸,請他們將冒氣泡的地方的槨底板鋸斷一塊,撬開來看,只見下面露出一大片黑乎乎的泥潭。清除上面的淤泥,發現下面有一根南北縱向的原木,這絕對是人工有意埋藏的東西。

    得到這個新發現的消息,已經回到南寧的考古隊員們又趕回墓地,重新開始發掘。他們沿著這根木頭擺放的方向往前找了約兩米後發現到了盡頭,原木兩頭是截平了的,平放在一個長方形的土坑內,土坑的周圍是紅色的生土。原來,這是為槨室內墓主人陪葬的陪葬坑,原木是殮放陪葬者的圓木棺。後來,在槨室下一共清理出6女1男7個陪葬者。

    這次意外的發現使考古人員認識到,槨室內的器物清理完畢,並不是萬事大吉地可以結束工作了。清理古墓時不清理到生土,肯定會留下遺憾,但他們還是把這個遺憾留到了第三次返回墓地。

    原來,在清理槨室時發現一壁塌方,泥土壓迫壁板向前傾斜,壓住了兩根槨室底板,無法將之取出。於是他們放棄了,沒有再發掘,轉而撤離了工地。誰知,當地的化肥廠工人在考古隊離開後,相中了考古隊不要的槨板。他們試圖把每一塊槨板都取出來,最後把考古隊沒有辦法取出的被塌方土壓住的兩塊槨底板也吊起取出。誰知槨板底下居然又露出了兩個專門埋藏器物的土坑,裡面堆滿了器物。考古隊第三次回到墓地,「看到經工人取出的那些器物,又慚愧又高興」。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