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西安事變揭秘:楊虎城主張殺蔣還是放蔣 | 陽光歷史

 

A-A+

[多圖]西安事變揭秘:楊虎城主張殺蔣還是放蔣

2016年02月09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176 次

西安事變揭秘:楊虎城主張殺蔣還是放蔣(組圖)


蔣介石到達西安時張、楊前往迎接。左起:蔣介石、楊虎城、邵力子、張學良


西安事變揭秘:楊虎城主張殺蔣還是放蔣(組圖)


張學良(前右)入陝時楊虎城(前左)前往機場迎候


西安事變揭秘:楊虎城主張殺蔣還是放蔣(組圖)


《西北文化日報》關於「西安事變」的報道


西安事變揭秘:楊虎城主張殺蔣還是放蔣(組圖)


楊虎城陵園內的楊虎城雕像 本報記者 王榮忠 攝


蔣介石被扣押後的第二天,楊虎城連夜召集部下研究如何處理蔣介石。一時間,殺蔣之聲瀰漫會場,也有部分將領主張謹慎行事。與此同時,國民黨親日派何應欽親率數十萬大軍逼近陝西潼關,揚言要「血洗長安」,營救蔣介石。


隨後的幾天,張學良、楊虎城也多次會面商討該如何處理蔣介石。兩人還曾發生激烈爭吵,近乎決裂。那麼此時,處於事變中心的楊虎城究竟主張殺蔣還是放蔣?



兵諫突起 宋美齡托人帶信



「……東北軍官兵是亡省亡家的人,他們要求抗日是自然的事情……應該很好地安慰。」



11月22日上午,在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古滎村,曾在楊虎城十七路軍擔任勤務班班長的92歲老人王志屏回憶了「西安事變」當天見到蔣介石的情景。蔣介石光著頭赤著腳,只披一件長袍,神情沮喪,身後緊緊跟隨著幾名衛兵。後來他才知道,蔣已被扣押。



1936年12月12日,蔣介石被扣,張、楊「兵諫」,國內外一片震驚。當天,張學良、楊虎城領銜向全國發出通電,提出抗日救國八項主張。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複雜局面,張、楊二人在軍事、政治和對外宣傳方面迅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除電告各地方實力派和國民黨要員外,中共中央、南京政府均收到了張、楊的電報。



張、楊的突然行動讓南京政府朝野震動。兩天後,西安上空出現一架飛機,盤旋幾圈後向西郊機場投下一個信筒,要求交給張學良。張學良打開一看,是澳洲籍英國人、自己曾經的顧問端納來的信,希望面見蔣介石。此時的端納是蔣的顧問,頗得宋美齡賞識。合上信,張學良命令衛兵馬上點起煙火發出信號,讓飛機降落西安。



長期從事歷史研究的陝西社科院學者雷雲峰說,受宋美齡重托,端納此次前來帶著兩封信,一封是給張學良的,希望張能就如何顧全與蔣個人的公私兩方面關係、如何顧全國家大局予以考慮。另一封給蔣介石的信說:



「你的脾氣不好,你心中的話總不肯很好地對部下說明,你也不能虛心地傾聽部下的意見,這種情況,我很擔心……東北軍官兵是亡省亡家的人,他們要求抗日是自然的事情,你應該把你心裡的話告訴他們,對他們的抗日情緒,應該很好地安慰。你不這樣做,所以激出這次的事情。」



當天晚上,張學良陪同端納去見蔣介石。被扣幾天後,蔣介石已經慢慢瞭解了張、楊的真意,估計他的生命不致有危險,看了宋美齡的來信,臉上漸漸有了笑容。



可12月16日下午,當端納再次從洛陽返回西安時,南京政府已下達了對張、楊的「討伐令」。



大兵壓境 多方展開談判



國民黨二十餘萬軍隊已進駐潼關至華陰一帶,戰事一觸即發。



12月16日晚,南京政府召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臨時會議及中央政治會議,決定革去張學良兼任各職,「交軍事委員會嚴辦,所部軍隊歸軍事委員會直接指揮」。


此時,針對蔣介石被扣,南京政府內部爭吵不斷,意見相左。以何應欽為首的親日派堅決主張用武力討伐平息事變。黃埔系和中央軍的部分人竟紛紛大聲齊喊,要求帶兵「血洗長安」。但這一主張立即遭到四大家族的反對,面對親日派的咄咄逼人,孔祥熙大呼,「不要急,蔣介石生命要緊,急狠了,蔣介石就沒有命了!」



12月17日,在何應欽通電就職「討逆總司令」之時,國民黨軍機對陝西三原、渭南和赤水車站等地的大肆轟炸已進入第二天,數百居民死傷。國民黨二十餘萬軍隊已進駐潼關至華陰一帶,戰事一觸即發。



危難關頭的複雜局勢已遠遠超出楊虎城的預料,但他始終堅持「西安事變」的初衷:結束內戰,逼蔣抗日。



上世紀60年代,楊虎城的機要秘書米暫沉回憶,12月17日,周恩來一行代表中共中央,在十七路軍的保護下乘張學良座機抵達西安。次日下午,周恩來前往「止園」會見楊虎城。此次談話確立了中共和張、楊「三位一體」逼蔣抗日的方針。緊接著,宋子文、宋美齡、端納、戴笠等人在12月22日飛抵西安,開始與「三位一體」進行釋蔣談判。

如何放蔣 張、楊幾乎決裂



「捉活蔣介石,還得放活蔣介石,殺是不能殺的,放是一定要放的,只要我們提出的救國主張蔣能接受並保證實現,中央軍能退出潼關,我們便放他。」



現在的新城大樓已成為陝西省省政府的一部分。西安事變當晚,這裡是軍事行動總指揮部所在。八角挑簷、黃壁赤柱,雖沒了歷史的餘音,卻成了風雲的化身。蔣介石被扣後,即被送往這裡。「我們現在就去見他吧。」蔣介石被扣押當天,張學良就力邀楊虎城去見蔣。聽罷,楊虎城退後一步,擺擺手,「我不去,我見了他沒話說。」



「為什麼沒有話說?我們一定要同他好好地談。他要答應我們抗日,我們還要擁護他做領袖呢。」張學良勸道。



「副司令認為他會聽我們的話嗎?我不這麼想。要去就請副司令先去,我現在不去。」如此,楊虎城拒絕馬上晉謁蔣介石。無奈之下,張學良獨自前往新城大樓。結果,正如楊虎城所料,蔣介石與張學良的談話不歡而散。



現在,隨著歷史資料的逐步公開,學者們對當時的歷史脈絡進行了梳理。蔣介石被扣使南京群龍無首,但楊虎城始終堅持自己的看法。為了實現此前提出的八項救國主張,12月13日深夜,楊虎城召集十七路軍部分將領商議如何處理蔣介石。會議剛開始,殺蔣的聲音瀰漫會場,有人認為蔣介石頑固不化,無法實現抗日主張,殺掉蔣介石既可爭取各方實力派的支持,也能穩定十七路軍,以圖抗日大計;有人認為在保證放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前提下,可以釋放蔣介石。



爭論一番,將領們都把目光投向沉默不語的楊虎城。片刻思考後,楊虎城說:「捉活蔣介石,還得放活蔣介石,殺是不能殺的,放是一定要放的,只要我們提出的救國主張蔣能接受並保證實現,中央軍能退出潼關,我們便放他。」第二天夜晚,在蔣介石的要求下,楊虎城與蔣見面。當蔣介石問楊虎城為什麼要「幹這樣違反紀律的事」,楊虎城義正詞嚴重申「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的愛國主張。



為了盡快讓外界知曉事實真相,12月15日楊虎城發表廣播講話:「……我們這次的舉動,是完全出於救國救亡的熱誠,絕不是對蔣委員長個人的。我們的願望是在抗日的旗幟下,全國同胞一致團結……『雙十二』的舉動在意義上,完全是為愛護蔣委員長而發動的,即是我們不忍坐視他的政策錯誤到底,做了我們中華民國罪人……」一些史學專家認為,這即是楊虎城對如何處理蔣介石的基本態度。



釋蔣談判從12月23日開始,到第二天下午結束。經過兩天努力,南京政府終於同意肅清親日派,釋放在押愛國人士,發動抗戰,蔣介石辭去行政院院長職等。對此,蔣介石僅願以「領袖的人格保證」分步實施。



談判的最後一天下午,張學良在抗日聯軍西北臨時軍事委員會政治設計委員成員會議上透露,很快就要放蔣走,他自己還要親自送蔣回南京。楊虎城雖然對放蔣問題沒有意見,但對如何釋放卻認為必須嚴密考慮,絕不能輕信所謂「人格擔保」,蔣介石必須簽字。而且,放蔣前,要對部隊將領和群眾解釋清楚。至於張學良親往南京,楊虎城堅決反對。



70年後,《宋子文日記》公開披露,當晚,張、楊又進行了交談,楊虎城依然反對立即釋放蔣介石,為此兩人激烈爭吵。此事,楊虎城沒有向外人透露,而張學良卻立即去告訴了宋子文。連張學良自己也承認,在送蔣離陝問題上,與楊虎城幾乎決裂。



送蔣離去 張學良留一紙手令



「弟離陝之際,萬一發生事故,切請諸兄聽從虎城、孝侯指揮……以楊虎城代理余之職,即日。」



歷史就是一部「謎語集」,有些疑問追根溯源也難尋答案,就像蔣介石的突然獲釋。12月25日下午3時許,楊虎城突然接到張學良的電話,要他去張公館。以為張學良改變主意的楊虎城滿懷希望,立即出發。可等他趕到時,蔣介石已收拾停當,準備上車了。



「現在就放他走。」張學良壓低聲音告訴楊虎城。聞聽此言,楊虎城心裡一驚:要麼把蔣介石和張學良一同扣留;要麼服從張的安排。為了顧全團結抗日的大局,又不好在蔣介石面前與張爭執,楊虎城只好陪同張學良送蔣介石去機場。



臨上飛機,蔣介石對張、楊說:「今天以前發生內戰,你們負責;今天以後發生內戰,我負責,今後我絕不剿共。我有錯,我承認;你們有錯,你們亦須承認。」接著,蔣再次重複了他的六項諾言。張學良聽罷,回答蔣:「只要你同意了我們的主張,我送你回南京去。」即將登機時,張學良將一紙手令交給了楊虎城。



下午4時,伴著轟鳴的馬達聲,張學良陪同蔣介石離開西安,結束了蔣介石14天的囚禁生涯。後來,蔣介石曾對部下說,西安事變損害了他作為「最高領袖」的尊嚴。



飛機升至半空,楊虎城打開張學良的手令,上面用紅色鉛筆寫明:



「弟離陝之際,萬一發生事故,切請諸兄聽從虎城、孝侯(於學忠)指揮。此致,何、王、繆、董各軍、各師長。張學良,廿五日。以楊虎城代理余之職,即日。」



蔣介石剛離開西安,便讓陳佈雷炮製了一篇《蔣委員長離陝前對張楊的訓詞》。一個報復張、楊的陰謀也隨之展開。



1966年,周恩來曾對楊虎城長子楊拯民說:「有人問我,『西安事變』時如果把蔣介石殺掉會怎麼樣?我看也不過是日本人早打進來,革命力量早發展,抗日戰爭也許早勝利。結果未必壞。」本報記者 王瑞強



專家觀點 楊虎城深知救國須反蔣



以「愛國愛民」著稱的楊虎城將軍是孫中山先生的忠實信徒,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忠誠朋友,「三民主義」的忠實執行者和堅強衛士。



他與蔣介石進行過長達十年之久的鬥爭,對蔣有深刻瞭解:要救國必須反蔣,反蔣必須聯共。楊虎城在主政陝西期間,一直堅持聯共反蔣救國的方針,從未動搖。



1936年的「西安事變」是蔣介石親率數十名軍政大員、數十萬大軍,逼楊虎城立即北上「剿共」,楊虎城和張學良在苦諫乃至「哭諫」無效後舉行兵諫的。楊虎城的主張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目的就是逼蔣抗日,只有確定蔣介石放棄內戰、抗日救國,才能釋之。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