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朝鮮停戰談判看周恩來的「決策藝術」 | 陽光歷史

 

A-A+

從朝鮮停戰談判看周恩來的「決策藝術」

2016年01月08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137 次

  1951年6月,朝鮮戰爭已經進行了整整一年。一年來,美軍接連遭受中朝軍隊的反擊,傷亡慘重,已經看不到勝利的希望,再加上國際國內輿論的強大壓力,美方不得不接受中國關於舉行停戰談判的建議。中國派外交部副部長李克農、喬冠華一行去朝鮮參加談判工作。行前,周恩來對談判工作作了全面的指示,並且引用了一句古語作總結:「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


「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這句話,周恩來引用過多次。這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名言。蘇軾在《答謝民師書》中評價謝民師的文章時說:「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蘇軾此語的本意,是稱讚謝民師的文章在該鋪陳的地方濃墨重彩、大筆揮灑,在該簡略的地方則惜墨如金、適可而止,全文如行雲流水、酣暢淋漓。周恩來引用這句話,是要借此說明我們的外交工作要圍繞國家利益和總體目標,審時度勢,當行則行、當止則止,以爭取主動,做到遊刃有餘。



當行則行、當止則止,是周恩來一貫的外交風格和奉行的外交策略,也是他決策藝術的深刻體現。所謂當行則行,就是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一切可以有所作為的地方都要盡力去做、充分做足,以最大限度維護國家的利益。所謂當止則止,就是在外交活動中當雙方出現分歧和矛盾而又一時難以解決時,要善於根據現實形勢審時度勢、適可而止,有時求大同存小異,有時求同立異,總之是要取得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在朝鮮停戰談判中,美國一開始就採取拖延和破壞的政策,因此談判工作並不順利。在討論雙方軍事分界線、建立非軍事地區時,美方以他們佔有海空優勢應該在陸上取得補償為由,要求在雙方目前戰線以北18公里至50公里處另劃一條新的軍事分界線。周恩來立刻指出:要堅決打掉這個荒謬的主張,「以堅定不移的態度,駁回其無理要求,才能打破敵人以為我可以一讓再讓的錯覺」。在無理要求遭到拒絕後,美方又接連製造事端,在板門店地區射擊中朝非武裝人員,武裝侵入中立區,襲擊中朝方面軍事警察,甚至轟炸我方代表團住所等。這使得停戰談判無法繼續而陷於中斷。在這種情況下,周恩來深刻分析道:「敵人因為懂得我們不會在這類枝節問題上與之破裂,故得一再使用流氓挑釁和恫嚇,我們在這類事件上與之破裂是不必要的,但如表示軟弱,不給以嚴正回駁,對板門店事件不立即抗議,那正中敵人的恫嚇詭計。」對於美方不斷升級的挑釁和破壞活動,我方立即給以堅決、果斷的回擊。以上這些指示,反映了周恩來「當行則行」的決策藝術。



面對我方的堅決回擊,在大量事實面前,1951年9月11日,美方不得不承認美機掃射中立區事件。之後,我方立即提議恢復停戰談判。當美方以開城在軍事分界線的我方一側為由要求換在一個雙方平等控制的地方開會時,中朝方面又主動提出同意將會談地址移至處在軍事分界線上的板門店。這種適當的讓步,就是「當止則止」。結果,10月25日,雙方代表團又回到談判桌上。


停戰談判恢復後,又經過半年多的激烈爭論,雙方終於在確定軍事分界線、實現停火和監督停戰等問題上達成初步協議。但在戰俘遣返問題上,由於美方堅持無理要求,談判再次陷入僵局。1952年10月8日,美方單方面宣佈中止談判。10月14日,侵略軍向上甘嶺發起了一年以來規模最大的攻勢。周恩來對這種情況早有準備。他清楚地知道:「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在談判桌上也得不到。」當侵略者在戰場上還不服氣、不死心的時候,戰爭是不會立刻停止的。因此,必須給予敵人有效打擊,反擊他們的無理要求,打消他們的幻想。中國人民志願軍在40多天內,打退敵人900多次衝擊,殲敵25000多人,陣地依然屹立不動。戰場上的失敗,迫使美國不得不又一次回到談判桌上來。1953年2月下旬,「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致函中朝方面,提議雙方交換病傷戰俘。周恩來看出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應該給予積極回應。3月下旬,中朝方面同意對方要求,並建議立即恢復談判。同時,為了實現和平,周恩來又發表聲明,做出新的讓步,對遣返戰俘問題提出新的建議,「談判雙方應保證在停戰後立即遣返其所收容的一切堅持遣返的戰俘」。在我方審時度勢的不斷努力下,4月26日,中斷了半年多的停戰談判終於重新復會。



要早日結束戰爭,最終要靠戰場上的戰果,給美方以壓力。5月到7月間,中朝人民軍隊連續發動三次夏季攻勢,將戰線南移,使美國感到戰爭拖延下去,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損失。這樣,在形勢更加不利的情況下,美國侵略者不得不於7月27日在板門店同朝中方面正式簽訂軍事停戰協定。可以看出,停戰協定的最終簽訂,是正確貫徹周恩來「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指示的結果。



「當行則行」、「當止則止」,關鍵問題是要善於根據總體目標、形勢的變化和條件的許可來審時度勢,確定舉止進退,以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整體利益。這樣,「行於所當行」,就不是無目的的盲目行動;「止於所當止」,也不是無原則的遷就退讓。一切決策都要以是否有利於總體目標的實現為判斷進退的標準。


要做到「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其前提和基礎是要對形勢有一個科學而準確的判斷。在朝鮮停戰談判過程中,面對美方從一開始就在談判桌上提出無理要求、在軍事上接連製造事端的行為,指導談判工作的周恩來通觀全局,精闢地分析道:「美國在朝鮮問題上不能不談判停戰。由於內政外交原因,他不能不拖一下,但不能破裂,而只能破壞。」「目前談成的可能性增長,但拖的可能性還存在,全面破裂的可能性不大。」正是在這種科學判斷形勢的前提下,周恩來提出了正確的談判方針——「不怕破裂,也不怕拖。願和,但也不急。」因為我們不怕破裂,所以應該「行於所當行」;因為我們願意「和」,所以應該「止於所不可不止」。有了這兩種準備,兩種努力,就能夠將原則性和靈活性高度結合起來,採取恰當的應對措施;就能夠牢牢把握住外交工作的主動權。



「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外事談判應該如此,其他工作領域又何嘗不是如此!在一切工作中,我們的決策都應該既尊重客觀規律,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原則性和靈活性高度統一起來,這樣才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做到當行則行、當止則止。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