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天文學家發現含兩顆行星的縮小版太陽系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天文學家發現含兩顆行星的縮小版太陽系

2015年07月06日 宇宙奧秘-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206 次


這是最新發現的類太陽星系,圖中位於中間位置的行星與木星十分相似,圖中中部右側的行星與土星十分相似。


據美國太空新聞網2月15日報道,日前,天文學家最新探測發現一個非常類似太陽系的恆星體系,其中該星系包括的兩顆行星非常類似於木星和土星。



天文學家2月15日宣稱,這個最新發現的恆星體系表現出氣態特徵,其中兩顆行星的大小分別是木星和土星的80%。它們圍繞一顆恆星運行,該恆星的直徑僅為太陽的一半,比太陽更加暗淡、溫度更低。英國牛津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學生艾莉森•克羅克是該研究小組成員之一,她說,「這是第一次發現類似太陽系的多行星體系。」



與太陽系存在三個相似之處



據瞭解,這個新發現的類太陽系距離地球5000光年,星系內部行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更加緊湊。其中一顆體積最大的行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2.3倍,而木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是地球與太陽之間距離的5.2倍。



其中類太陽系中兩顆行星與木星和土星之間存在著至少三個共同之處——這兩顆行星質量比例為3:1,這與木星和土星的質量比例非常接近;較小行星到達恆星的距離是較大行星到達恆星距離的2倍,而土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大約是木星與太陽之間距離的2倍;這兩顆行星環繞恆星運行一個週期的時間分別為5年和14年,而木星和土星環繞太陽運行一個週期的時間比率為2:5。



研究人員發現這個類太陽系是通過重力透鏡化技術,該技術使遙遠行星釋放的光線被扭曲,並被前景太空物體的重力作用進行放大。同樣恆星也可應用重力透鏡化技術進行探測發現。之前科學家們曾使用重力透鏡化技術發現3顆木星質量等級的行星,每一個行星環繞著不同的恆星。美國俄亥俄州大學天文學副教授斯科特•高迪說,「這是我們第一次發現類似太陽系的星系,也許人們會認為這是一個幸運,或是一種偶然,但我認為這意味著在銀河系內普遍存在類似太陽系的星系。」據悉,這項太空發現是一支國際天文學小組使用全球範圍內的11個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的,相關的詳細研究報告發表在2月15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由於最初的觀測資料來自於光學重力透鏡實驗室(OGLE),這兩顆行星便被命名為OGLE-2006-BLG-109Lb和OGLE-2006-BLG-109Lc。



這項最新發現改變了天文學家的傳統認識

類太陽系星系的形成理論



雖然這個最新發現的星系所釋放的光線亮度僅為太陽的5%,但是由於它的兩顆行星¬¬——OGLE-2006-BLG-109Lb和OGLE-2006-BLG-109Lc與恆星的距離十分緊密,它們的溫度已達到與木星和土星相同的溫度。



高迪說,「行星的溫度是至關重要的,這是由於具體的溫度特性可控制構成行星的大量物質,而星體距離太陽的遠近與溫度有著一定聯繫。許多理論家認為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所在的位置距離太陽778330000公里,這一距離使木星上可以形成冰物質,此外,土星與太陽的距離也十分遙遠,達到1429400000公里,其質量是太陽系內僅次於木星的第二大行星。」



目前理論家想知道是否其他類太陽系中的氣態星體也有些這樣的形成規律。高迪稱,依據這個最新發現星系的特性似乎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主流星體形成理論是首先要形成一個岩石原行星,然後逐漸聚集質量,在它的外部吸附一個氣態外殼。然而一些天文學家卻並不贊同這一觀點,認為該理論無法解釋太陽系內所有的大質量行星。另一種觀點認為在恆星形成的「途中」,許多巨大結狀太空物質出現崩潰,進而形成相應的行星。



有助於進一步探測發現類地星體



研究人員稱,依據這項最新發現,似乎可以解釋一顆恆星周圍會圍繞著類似金星、地球或火星這樣的岩石星體,而像海王星這樣的冰冷星體則可能位於該恆星星系的外延。目前,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外共發現250個行星和25個多行星星系,這些行星中屬於岩石星體的質量是地球的數倍。



聖安德魯斯大學的馬丁•多米尼克參與了此項研究,他說,「雖然許多圍繞恆星的行星體系與我們的太陽系存著明顯差別,但是近期的一系列太空觀測使研究人員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某位天文學家可能會發現一個具有地球質量像地球那樣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