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如何製作和配戴眼鏡的?
南京博物院珍藏著一副折疊式水晶眼鏡,這副眼鏡的主人是清代江南名臣畢沅。畢沅死後,他的後人把這副眼鏡放在了他的身旁。上世紀70年代,南博的考古專家發掘了畢沅墓,發現了這副珍貴的眼鏡……由此,關於眼鏡的秘密就這樣揭開了。
造價昂貴
眼鏡用天然水晶石磨製而成
南京博物院的庫房「戒備森嚴」,一走進地庫,抬頭就可以看到正對著你的攝像頭,一個保安正對著路口而坐,看到這副眼鏡還真不容易……「和現代的眼鏡相比,這副眼鏡長相真是夠奇特的。兩個手掌心大小的圓溜溜的鏡片用木頭包圍著,外面塗著黑漆,遠遠看去,這個眼鏡的鼻子部分,是一個拱形的眼鏡梁,使用時以小搭扣固定,卡於鼻樑上。最奇特的是,這副眼鏡沒有眼鏡腿,靠近耳朵的部分,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孔,黃絲帶從小孔中穿過,戴的時候,眼鏡就『套』在腦後或者繫在耳朵上。收起的時候,再把它折疊放進眼鏡盒內。」南京博物院保管部的張雪菲和這副寶貝眼鏡打交道多年,對它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和興趣。
張雪菲告訴記者,畢沅生前一定使用過這副眼鏡,因為鏡片上還有清洗過的痕跡。雖然200多年了,依然可以使用。拿在手上,鏡片有一種清涼的感覺。這個鏡片,不是現代人眼鏡用的樹脂,也不是玻璃片,而是天然水晶石打磨而成。「古代一副眼鏡的造價相當昂貴。每塊水晶石的透明度都不一樣,就是一塊天然水晶石,每個部位的透明度也不一樣,因此造一副眼鏡耗材相當多。一般而言,一塊比較好的天然水晶石,或許只能磨製出一塊鏡片,因為天然水晶石一般最中間的部分透明度最高。而且,這些眼鏡都是純手工的,眼鏡盒也是用錦緞做成的軟包,一副眼鏡價值不菲。」這樣的眼鏡,南博也就僅此一副。
安心明目
古人認為戴眼鏡能調節眼疲勞
張雪菲告訴記者,中國出現「眼鏡」這個詞應該是在明代。「中外史籍上記載,眼鏡是我國古老文化、醫療、技藝的遺產。」
幾千年前,有只蚊子被夾在了一滴松香樹脂結晶體上,一個好奇的人通過松香結晶體球,看到被夾的蚊子體形突然「變大」了,他意識到這可能是被放大的原因。由此啟發了人們對光學折射作用的認識,進而利用天然水晶石琢磨成凸透鏡,來放大微小物體,用以解決人們視力上的困難。這就是我國眼鏡的雛形。
對於這種說法,張雪菲不置可否。不過,她告訴記者,在我國眼鏡的前身是凸透鏡。我國出土年代最久遠的是漢代的凸透鏡,江蘇邗江甘泉二號東漢墓中就出土過一個金圈嵌水晶石透鏡(放大鏡),這個透鏡鑲嵌在用黃金精製的聯珠花紋金圈中,非常精緻。它直徑1.3厘米,能放大物體4倍至5倍。
「和現代的眼鏡相比,水晶眼鏡比較笨重,容易破碎。」張雪菲話鋒一轉,但水晶眼鏡也有它的妙用。「水晶是保佑平安和帶來財運的祥瑞之物。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他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中,明確指出:「(水晶)辛寒,無毒……(主治)驚悸心熱……安心明目,去赤眼,熨熱腫,摩翳礙……益毛髮,悅顏色。」雖然不知道李時珍說的有沒有根據,但是水晶眼鏡因為是用天然水晶石手工磨製而成,因此,有一種清涼的感覺,戴上後對眼睛有清涼作用,能夠調節用眼過度,緩解視覺疲勞,而且還有清心明目降壓消炎之效。
極盡奢華
水晶眼鏡是皇帝的御賜品
「畢沅的眼鏡,看東西能放大1~2倍。」張雪菲說,明清時期,水晶眼鏡是皇帝的御賜品和貴族文人的專用品,由於造價非常昂貴,普通人根本買不起。而且,古代眼鏡也不像現在這樣,要先配光、調焦距等等,古代的眼鏡就只能讓字體放大,而且早期的眼鏡都是沒有鏡腿的。
眼鏡在明清時代被視為奇珍異寶,稀罕之物。因為它可以讓「昏者視之明,小者視之大,遠者視之近。」一些大臣常會上書請求恩賜一副水晶眼鏡。明代宣德年間,皇帝常常作為御品賜給年老大臣,以矯正視力老花的缺陷。清朝時期,就連皇帝本人也迷上了眼鏡。據說,康熙皇帝在得到兩廣總督進獻的水晶眼鏡後,試戴感覺不錯,便賜給兒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而胤禛當上皇帝後也說,他的眼睛視力原來沒有現在這麼「精明」,是從康熙皇帝御賜了眼鏡後視力才變好的。雍正之後的乾隆皇帝,也時常戴水晶眼鏡批閱奏章。
那麼,這些極盡奢華的眼鏡,當時是哪裡生產的呢?蘇州。連雲港產水晶,為蘇州的水晶眼鏡生產提供了現成的材料。1735年,蘇州已出現了專門生產眼鏡的手工作坊。清康熙年間,眼鏡的製作與銷售已在北京、上海、蘇州、天津、廣州等地蓬勃發展,眼鏡已成了專門的商品,出現了多家眼鏡店,甚至出現了眼鏡街。「不過,那時候的眼鏡還沒有品牌一說。我們推測畢沅墓中出土的這副折疊式水晶眼鏡也是蘇州生產的。」因為畢沅出生於蘇州,他是乾隆進士,授修撰,歷任陝西、河南、山東巡撫,官至湖廣總督。他當官治學甚廣,通經史旁及小學、金石、地理,能詩文。死後葬於蘇州吳縣木瀆金山。從出土的地點、主人的身世以及眼鏡的製作工藝來看,這副水晶眼鏡很有可能是在蘇州製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