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騷」的唐高宗:敢動父親的女人 | 陽光歷史

 

A-A+

「悶騷」的唐高宗:敢動父親的女人

2016年06月27日 唐朝皇帝, 野史逸聞 暫無評論 閱讀 103 次

繼《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之後,孟憲實教授又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開講《唐高宗的真相》。較之於高校或研究所範圍內的學術性的研究和講課,通俗與普及地與廣大民眾分享歷史上的某些人物和故事的樂趣,是《百家講壇》追求的宗旨。歷史學術社會化和普及化,其好處之一是 讓更多的人瞭解過去發生的那些事,這類展示手法從古至今持續不衰,「文革」之前著名歷史學家吳晗就曾組織過一批有份量的專業史學家撰寫歷史故事,目的是向社會介紹中國輝煌的過去,在他們瞭解和享受文化的同時,也把自己給優雅了,所謂「陶冶情操」,是歷史功能的一個社會性價值取向。


對歷史的敘述,可以分成學術性的和非學術性的兩大類,前者屬專業範疇,有其自身的標準和目標,也有為追求目標設定的各種規矩,因其專業化,只能局限在少數人或專業人士之間;後者則屬社會化和大眾化的,目標是引起所有人的共鳴,其範圍是全體受眾。《百家講壇》的設定,正好是跨越二者之間,是以專業人士將專業的內容採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給非專業的社會大眾。它要求既有專業的素養,又具備大眾喜聞樂見的接受方式。較之於歷史小說和電影電視,講壇的內容是真實的,它不能有過多的虛構,也不鼓勵作者自己過多的臆想,基本上是在史實的前提下做比較生動的敘述,使人喜歡,形象活潑,甚至催人淚下,或讓人欣喜若狂,目的還是追尋歷史的本真。現在,孟憲實先生將在《百家講壇》的講稿整理成書,在著名的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讀過之後,我覺得《唐高宗的真相》這本書,作者的這個意圖是十分明顯的,這也正是我下文談論的基礎。


李治是一個性格複雜的人,……在父皇的權威面前,在傳統的道德和政治要求方面,他低調做人,認真做事,小心謹慎。所有他需要的品質他都具備,所有正面的評價他都擁有,然而他想做的與社會不合拍的事情,他也照做不誤。


這本書的寫作建立在資料和信息比較紮實的基礎之上,通俗地說就是憑借史料說話,因而是比較真實和可信的,與時下流行的「戲說」是兩碼事。研究歷史的人都很清楚(我這裡指的是實證史學),由於文獻記載的選擇性加上散落流失,古代很多事情和人物的具體情況我們今天所知甚少,要想復原,就必須通過專業的訓練,以該門學科的規則和要求去研究,進而揭示出不為人所知的東西,通過史料的解讀,提出合理的假設和猜想,都是有效的手段。這屬於學術性和研究性的範疇。那麼,這本書有什麼特點呢?我覺得以下三點給我的印象比較深刻:


對高宗性格的刻畫


年輕的李治,在即位之前的太子時代,仁弱性格外表隱藏下的,是他的為追求目標而矢志如一的韌勁兒。表現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他與武則天的邂逅。


具體到唐高宗這個人,傳世文獻留給我們的印象就是仁孝、懦弱,其政治則不敢恭維,甚至還遺留禍端。如《舊唐書·高宗紀》的「史臣曰」裡有這麼一段話,說他「惑麥斛之佞言,中宮被毒;聽趙師之誣說,元舅銜冤」,「卒致盤維盡戮,宗社為虛」。「中宮被毒」指的是高宗的皇后王氏被廢、武則天側立的事件;「元舅銜冤」是指支持王皇后的朝中重臣長孫無忌被排擠和被剷除的政治鬥爭。史臣所說的這些評論,都是指責和批評的語調,顯然,他們對高宗並不滿意。到了《新唐書·高宗紀》裡,史臣評論的語氣就更加嚴重,說他「溺愛衽席,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貽禍邦家」。


兩《唐書》的史臣,一是五代時期的人,一是北宋時代,他們對高宗的態度,顯然是嚴厲的批判。其批判的目標,就是高宗任用武則天,最終導致以周覆唐的發生。顯然,武則天是他們的眾矢之的,而高宗則是武則天上台的牽路人。現存的文獻,主旨基本在此。在這個敘事的框架裡,高宗被掩蓋在武則天的光環下,他幾乎喪失了主動,處處受武則天的支配和制約。除了武則天的手腕和計謀之外,高宗之所以罩在武則天之下,還是他性格的仁弱甚至懦弱造成的。然而,在《唐高宗的真相》書中,作者眼中的高宗皇帝,顯然不完全是這個樣子,如他所說:「我講的唐高宗,也許與你的印象很不一樣。復原唐高宗,就是我的使命。」(第一講《殿下的早年生活》)在這種思路指導下,年輕的李治,在即位之前的太子時代,仁弱性格外表隱藏下的,是他的為追求目標而矢志如一的韌勁兒。表現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他與武則天的邂逅。後者當時還是李治父親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按道理屬於李治的母親輩分,但是李治在守候生病的父親的床榻之旁,卻與武才人眉來眼去,用宋朝人的話說,就是:「高宗為太子時,入侍,悅之(指武則天)。」(《新唐書》卷七六《后妃·武氏傳》)兩個人於是就好上了。當然,這一切都是偷偷進行的。按照一般的孝道,皇太子與自己後母輩的才人產生感情,並且又上升到婚姻的地步,即使唐朝後宮在某種程度上濡染北方遊牧勢力上層貴族收繼婚習俗的情景下,也是不被認可的,況且李治偏偏又以通達事理的孝順著稱呢!


出現了這檔事,再用「仁弱」、「忠孝」的字眼描述李治,就顯得十分的蒼白無力了,相反,在作者看來,李治的真實形象顯然被後人有意識地塗抹了,他用總結的話語強調說:「李治是一個性格複雜的人,……在父皇的權威面前,在傳統的道德和政治要求方面,他低調做人,認真做事,小心謹慎。所有他需要的品質他都具備,所有正面的評價他都擁有,然而他想做的與社會不合拍的事情,他也照做不誤。我們可以用八個字評價:『外圓內方,膽大心細』。北京話叫做『蔫兒壞』,現在流行的說法是『悶騷』。你們希望我做的,我都做得天衣無縫,我自己想做的,要你們毫無覺察。太子不是需要孝道嗎,那我的孝道誰都挑不出毛病,你們還要特受感動。你看太子殿下,親自為父皇吮膿包,不肯坐車,扶著父親的御輦步行幾天。感動不感動?感動。但是,私下,竟然敢動父親的女人,法律立場的庶母。你說這個膽子有多大?」(第二講《從殿下到陛下》)能夠有這樣膽子的人,確實不在膽小怕事之列。這至少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一個真相。


對高宗與長孫無忌之關係的描寫


對高宗而言,迎娶武則天,是他擺脫長孫無忌控制的手段,是他衝擊「二元制」恢復皇權第一的途徑,唯此,他才得以成為正常的君主,才能名正言順。


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高宗與老臣長孫無忌雙方形成的權力結構「二元制」的概括。


高宗與長孫無忌的關係,是兩《唐書》和《資治通鑒》著力描述的部分,其史實的敘述無大差別,基本理路如下:


長孫無忌不僅是太宗十分信任和器重的大臣,也是太宗皇后長孫氏的兄弟,他在太宗選擇後嗣的為難處境中態度堅決,擁戴李治,又受命輔佐新皇帝。高宗上台後,長孫無忌以元老的身份處理朝務,位極人臣,高宗十分尊敬這位舅舅,朝廷內外,凡大事小事,都與宰相舅舅協商。然而,在自己後廷家務之內,高宗看中了武則天,試圖以她取代皇后王氏,但受到長孫無忌的阻撓,他以王氏出身高門、禮法修行有度為由,拒絕高宗的更換,於是出現紛爭,甚至在朝廷會議上劍拔弩張,最終武則天取代王皇后,長孫無忌遭到貶黜,被迫自殺了。


由於事關大局,特別是朝廷政治的走向,這段君臣的紛爭,歷來受到人們的關注。史學家們在閱讀這段糾葛的往事時,對諸多內情和隱匿不明之處,索引辨證,試圖搞清真相。於是有陳寅恪先生的「關隴貴族」與「山東寒族」之爭的論說,此說的邏輯是:武則天取代王皇后,標誌著唐朝關隴貴族集團掌控朝政的局面被打破,來自山東的非貴族勢力就此登上政治舞台,開始了新一輪的社會變革,從而告別了門閥政治。繼此之後,圍繞王、武嬗代之後的政治動向,有所謂庶族地主代替貴族地主、新興地主與南北朝舊世族之爭、關中貴族官僚與關外一般官僚之別,乃至重臣集團與新官僚集團的互動等等的議論(胡戢等主編《二十世紀唐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第36-37頁)。


這些都是學界著力的地方,應該說比較透徹地澄清了不少的隱晦和迷暗。但是作者並沒有就此止步,相反,他認為高宗與長孫無忌的關係實際上是權力的「二元結構」,我這裡還是引用一段他的原話,即:「皇帝跟長孫無忌的這次交鋒,充分反映出了這個時期朝局的根本癥結:君臣二元結構。名義上皇帝是政權的最高責任人,但是實際上因為有一個權臣的存在,皇帝的實際權力得不到落實。朝廷中存在著兩個權力核心,皇帝與權臣。這樣,就勢必發生矛盾衝突。永徽時期的二元政治結構,一方面是唐高宗,另一方面是長孫無忌。」(第三講《舅舅當家》)


既然存在著兩個權力中心,在處理朝政的過程中勢必會出現衝突:皇帝是權力的核心,以他為主掌握政權,是名正言順的事情;但舅舅的威望超越常人,他周圍形成了自己的黨派,控制著實際權力,這一山二虎,或借用傳統的話語「睡榻之下豈容他人安身」,明擺著要起衝突的。按照這個思路,作者接著以冊立李忠為太子、處置房遺愛謀反案為線索,刻畫出長孫無忌權力的暴漲,特別是通過房遺愛的案件,清除政治隱患吳王李恪、高宗之叔李元景乃至名將李道宗、薛萬徹等人,進而形成長孫為首的核心勢力,「名義上皇帝統管一切,實際上大權都在長孫無忌手中」(第五講《長孫的巔峰時刻》)。


面對著此情此景,高宗如何處理呢?


作者用了一個詞——「突圍」,藉以表達年輕皇帝對舅舅專權的不滿。於是,武則天、王皇后有關後宮位子爭奪的情感因素,就被賦予了外廷政治衝突的色彩。這時候的皇帝,不再是默默的忍讓,也不再悲情痛聲,表現出來的則是堅忍不拔,他那外表仁弱背後隱藏的機智和主見,第一次明確地彰顯出來,而且一發就不可收拾:先是免除皇后舅父柳奭的中書令職務,繼之切斷後宮與外廷的聯繫,然後是廢黜長孫周圍的同黨褚遂良諸輩,最後矛頭所向,直指長孫無忌本人。在這二元制的政治結構裡面,皇權由退讓轉成進攻,相權則從咄咄逼人的態勢陷入尷尬被動的境地;而引起外廷局面改變的,則是內廷中的王、武皇后的易位,易位的因緣固然是感情的轉變,但這感情卻浸染了濃厚的政治情懷。對高宗而言,迎娶武則天,是他擺脫長孫無忌控制的手段,是他衝擊「二元制」恢復皇權第一的途徑,唯此,他才得以成為正常的君主,才能名正言順。


這就是高宗的真相。可惜,這真相被文獻遮掩了,不管傳世史料的寫作者動機是什麼,反正留給後人的高宗形象,是被大大地篡改了。高宗的本真相貌,如果今人不做仔細認真的辨證,是不容易觸摸的。作者的目的,就是要還其本真的面貌。上面列舉的,只是其中的一個。更多的真情,讀者可以從他的講演裡,或者著作中,再去尋覓。


寫法上的通俗並具有吸引力


唐高宗李治上台伊始,工作很努力,完全當得起勤政二字評語。這麼勤奮之後,新皇帝感覺應該很好吧。不,他的感覺很不好,用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不爽。


這是我閱讀部分章節之後的另一個感受。作為大眾化的、通俗性的文字,表達是否暢順、情節是否跌宕起伏、情感是否豐富多彩,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作者顯然注意了這個問題,用詞造句都比較風趣和講究,比如第三講《舅舅當家》一開始,作者就採用了這樣的筆調:「唐高宗李治上台伊始,工作很努力,完全當得起勤政二字評語。這麼勤奮之後,新皇帝感覺應該很好吧。不,他的感覺很不好,用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不爽。為什麼呢?」「皇帝勤政愛民,大臣們應該歡心鼓舞,……皇帝應該很高興才對啊。事實是皇帝並不高興,不僅沒有什麼讚頌的聲音,不僅沒有鮮花和掌聲,連基本的肯定都沒有獲得。高宗如同一個傻瓜在忙碌,更有幾件事情讓年輕的皇帝感到不爽,十分不爽。」由此而展開線索,直奔主題,不失為良好的開端。史學作品之所以能夠引人入勝,除了內容的生動和豐裕,還有文辭表達的優美和流暢,美國研究中國歷史的學者史景遷,以擅長敘述和文字漂亮著稱,讀他的作品,每每被那精緻的刻畫所吸引,這是他的作品風行的原因之一。本書的撰寫,也體現出了作者的這個追求。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