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王朝興亡週期率 | 陽光歷史

 

A-A+

中國王朝興亡週期率

2016年03月28日 野史逸聞 暫無評論 閱讀 164 次

一、從黃炎培、毛澤東「窯洞對」說起

  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兩千一百多年間,許多王朝此亡彼興,此興彼亡,就像走馬燈一樣轉換。總的印象是,王朝的興亡似乎有一個循環的週期,這種歷史的循環論早在西漢就出現了。司馬遷在《史記》中說:「三王(夏商周)之道若循環。」其根據就是戰國以來陰陽家傳下來的所謂「五德終始說」。宇宙間有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相生相剋,把它附會到王朝命運的興替上。

  1945年黃炎培訪問延安,在窯洞裡與毛澤東談話(毛澤東、黃炎培的這番談話,人稱「窯洞對」)說:「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週期率的支配力。」這大概是第一次提出王朝興亡週期率問題。歷史上那些享國時期長一些、版圖大一些、國力強一些的王朝,數得出來的有十幾個,我這裡列了一個詳細的表(見下面表1)。有的王朝雖然時間短,但地位重要,也把它們排上了。從這個表可以看到,有的王朝歷時長一些,像西漢、東漢、北宋、南宋各近200年或200年以上,唐、明、清更長一些,近300年。

  表1:

  這些王朝都有著相似的歷程,即興盛--停滯--衰亡,而由新的王朝所取代。各個王朝面臨的問題也有相似之處,借用黃炎培的話,稱之為王朝興亡週期率。那些時間短促的王朝,如秦朝、隋朝,其興也驟,其亡也速,在很短的時間內其矛盾迅速激化、爆發,似乎是更明顯地說明了王朝興亡週期率的作用。

  二、新王朝取代舊王朝,有三種途徑

  一個新王朝取代舊王朝,不外三種途徑:

  第一種途徑是靠戰爭,所謂「以馬上得天下」。這裡又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舊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直接推翻了舊王朝,新王朝在戰亂中乘時而起,其中有的是起義領袖蛻化為新的封建帝王,像秦末的劉邦,元末的朱元璋;有的是在農民大起義失敗後,貴族軍閥在群雄混戰中建立起新朝,像新莽末年的劉秀。另一種情況是農民大起義沒有直接推翻舊王朝,但給了它致命的一擊,使它瓦解,新王朝在起義後的混戰中降生。像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唐之代隋、唐末的黃巢等。

  在這兩種情況中,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在舊王朝的覆亡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不管農民起義的結局如何,政權最後還是落到了新的封建王朝手裡,封建社會一直延續下來。

  第二種途徑是王朝的更代採取了非暴力的手段,新興統治集團操控了國家的軍事和政治,威逼舊王朝統治者交出政權,美其名曰傚法堯舜的「禪讓」,其實就是篡位。像王莽的代西漢、曹丕的代東漢、司馬炎的代曹魏、楊堅的代北周、趙匡胤借「陳橋兵變」取代後周,都是借用了「禪讓」的名義。

  「禪讓」裡最具有戲劇性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他本來是軍隊將領,他要篡後周的皇位,後來周世宗打仗病死了,七歲的小皇帝即位,趙匡胤控制了兵權,就使陰謀先製造輿論說後周的皇帝幹不長,要換人,然後就得到一個謊報的軍情,說北方的遼國進攻。於是,他馬上帶兵出征,走到開封附近的陳橋驛,他停下來喝酒,半夜裡發生兵變,部下鬧起來,把趙匡胤從睡夢中叫醒,糊里糊塗穿上皇帝的黃袍,即位當皇帝。然後就急忙回到汴京開封,改朝換代。「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是中國歷史上和平篡位最有戲劇性的一場。

  第三種途徑就是崛起於北方的遊牧民族,借中原舊王朝戰亂的機會起兵南下,征服半個乃至全部中國。像五代後期契丹族建立的遼,北宋末女真族所建的金,南宋後期蒙古族所建的蒙古汗國和元(這是北方民族第一次征服了整個中國),明末滿族所建的清(這是北方民族第二次征服了整個中國)。北方民族所建立的王朝,由於其社會發展程度落後,帶有濃厚的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色彩,給中原民眾帶來的苦難是很深重的。

    三、為什麼王朝興亡跟農民起義有關係?關係是什麼?這是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略.

    四、怎樣看待改朝換代的三種途徑

  前面說過,農民起義推翻或打擊舊王朝,是導致改朝換代的一種重要方式。歷史研究中關於農民起義的評價很不一樣。以前,人們認為農民起義都是好的,都是英雄,包括李自成、包括太平天國的領導人都是英雄。後來就開始有不同的看法。農民戰爭是一種規模很大的戰爭,戰爭本身很殘酷,殺人也很多,對經濟破壞也很嚴重,以至於現在有些論者比較過度地渲染誇大農民戰爭的破壞作用,認為戰爭不僅破壞經濟,損害人民、損害生命,而且還導致經濟倒退。有一種論點認為太平天國時候對江南破壞太厲害,以致中國近代化受到很大影響,發展不起來民族工業,發展不起來資本主義,因而太平天國只有破壞作用。

  這種論點不能算是公正的。第一,農民如果還能勉強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就不會造反,只有實在受不了才會起來造反。農民起義規模很大,是一個群眾性運動,不完全是少數人挑起來的,實際上是王朝末期社會矛盾的總爆發。如果追究戰爭責任,與其說農民負主要責任,不如說剝削者、統治者負主要責任。

  第二,農民戰爭是很殘酷,但是打仗是雙方面的,鎮壓起義的統治者並不比起義者更「仁慈」,其殘酷更有過之。明末戰亂中有所謂「賊來如梳,兵來如篦,官來如剃」之說。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曾國藩曾有「曾剃頭」的外號。

  第三,原來的舊王朝已經腐朽到無可救藥,而且並無願望與能力自動退出歷史舞台,只有農民大起義的衝擊,才有可能改變舊的黑暗的統治,給新興的勢力掃清道路,創造條件。這裡正體現了農民起義對歷史的推動作用。當然,農民並不代表新的生產力、新的生產關係、新的勢力,也並不能建立一個嶄新的社會制度,只能在戰爭中和戰爭後被野心家利用了去作為他們改朝換代的工具。儘管舊的封建勢力受到沉重打擊,但繼之而起的還是新的封建王朝,這是農民的悲劇,也是歷史的必然。

  至於其他兩個改朝換代的途徑,「禪讓」掩耳盜鈴,新朝也不可能大力打擊那些腐朽黑暗的舊勢力,為政多是「率由舊章」,少有興革,並未注入多少新的血液和活力。而北方民族入主,取代舊王朝,他們憑借強大的武力恣行壓制,很難持久(清朝可能例外,它的統治似乎更有章法)。

    五、有三個矛盾,如果新王朝處理得很好,就可能出現興旺發達的盛世;否則就可能引起社會大震盪,乃至王朝的迅速覆亡

  新王朝建立之始,一般來說要面對三個重要矛盾。統治者如果善為處置,就會出現盛世,否則就會引起大震盪,乃至王朝的迅速覆亡。章士釗《柳文指要》中的《柳子厚生於今日將如何》,柏楊《中國人史綱》中的《瓶頸危機》一節都指明了這一點。比如,柏楊指出:

  「夏王朝和商王朝建立的初期,都曾爆發過致命的政治災難。夏王朝第四第五任君主,和商王朝第三任君主時,也就是,當夏王朝開國後四十年左右,和商王朝開國後也是四十年左右時。夏王朝政權接連被后羿和寒浞奪取,商王朝政權也落到伊尹之手。結果雖然傳統的當權人的後裔取得勝利,但已經殺人千萬,血流成河,而這些後裔並不一定十拿九穩的可以得到勝利。

  中國歷史上每一個王朝政權,都有這種類型的場面。這使我們發現一項歷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權,當它建立後的五十年左右,或者它傳到第二代第三代時,就到了瓶頸時期--所謂若干年和若干代,只是為了加強印象而設,當然不會有人機械地去解釋。在進入瓶頸的狹道時,除非統治階層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們無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們前功盡棄,也就是足以使他們國破家亡的瓶頸危機。歷史顯示,能夠通過這個瓶頸,即可獲得一個較長期的穩定,不能夠通過或一直膠著在這個瓶頸之中,它必然瓦解。」

  那麼,怎樣才能通過這個「瓶頸」呢?我們從新王朝面臨的三個矛盾說起。

  第一個矛盾是農民同新王朝,農民同地主間的矛盾。原來農民與舊王朝、與地主尖銳激烈的對抗,這時趨於鬆弛和緩和,新王朝統治者如果接受教訓,採取一系列緩和矛盾的政策,如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招輯流亡、減省刑罰、整飭吏治、實行節約等,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出現生產恢復,經濟繁榮,戶口繁衍,社會安定的良好局面。有名的西漢「文景之治」,唐「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清前期的「康雍乾盛世」等,就是這樣來的。

  但一旦新王朝不採取這個辦法,而採取倒行逆施的辦法,橫徵暴斂,到處花錢,到處浪費,到處奢侈,問題就來了,老百姓到時候抵不住、維持不住,就開始造反,原來的王朝很快就滅亡了。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很重要的王朝,一個是秦朝,一個是隋朝,開局都不錯,但滅亡很快,到第二代皇帝就完了。「其興也速,其亡也忽」,這是他們橫徵暴斂、大肆興作、嚴刑酷法、大肆奢靡帶來的惡劣後果。

  第二個矛盾來自統治階級內部。新朝建立,尚未穩固,人心尚未完全認同,統治階級之間矛盾尖銳,不僅地方勢力反抗新朝,中央內部也有各種勢力對抗。

  這裡最富有戲劇性的是宋朝,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是借「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當的皇帝,按照習慣,他應該傳位給他兒子,可是他的弟弟趙匡義有野心,趁著宋太祖生病的機會逼迫趙匡胤,兩人吵起來。吵些什麼,外邊人不知道,躲在外邊遠遠地看,只看見蠟燭影子搖搖晃晃,有人影來回動,聽有斧頭把兒著地的聲音,這就是有名的「燭影斧聲」。沒多久,宋太宗宣佈宋太祖死了,臨終囑托由宋太宗即位,「燭影斧聲」千古之謎,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破解,大概是趙匡義搞了一個陰謀,事先有所佈置。

  明朝「靖難之役」也是皇位繼承問題,明太祖有二十五個兒子,太子死了,只有把皇位傳給孫子,這就是建文皇帝。當時他的兒子有很多不服,其中明成祖燕王朱棣在北京起兵,雙方打了三年,最後南京被攻破,建文皇帝失蹤了。另一說法是,建文皇帝當時跑掉,當了和尚,明成祖後來到處追建文皇帝。一個傳聞說跟武當山有關,武俠小說裡有武當派,武當派的祖師爺張三豐掩護建文皇帝到處逃跑,所以明成祖拚命秘密地去抓張三豐和建文皇帝,這是一個說法。再一個說法是,建文皇帝跑到國外,明成祖到處探訪建文皇帝的下落,甚至派鄭和七下西洋密訪,結果還是沒有下落。現在經過歷史學家的研究,認為建文皇帝確實沒有跑掉,多半死於亂軍之中,這當中的細節跟「燭影斧聲」一樣,是一個謎。

  統治階級內部鬥爭也可以是一個瓶頸,一個狹窄的通道,過得去就好,過不去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整個王朝也被顛覆。像西晉沒多久就出現「八王之亂」,打來打去,最後出現農民起義,出現五胡十六國,西晉就滅亡了。

  第三個矛盾是新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的矛盾。當新舊王朝更替之際,原先被壓制的北方遊牧民族驟然趁勢而起,南下侵迫新朝,這時新朝視其國力條件而採取不同的對策。比如,西漢初年,國力還不行,比較弱一點,統治還不穩固,所以對付北方遊牧民族--匈奴是妥協和親,直到七十年後的漢武帝,國力充盈,才大舉進攻匈奴,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唐太宗初即位,對兵臨城下的東突厥也是先行謀和,待三年後準備充分了,再全力進攻。明成祖對蒙古則挾常勝之師,大舉征討,五次出塞。但是新朝這些對策必須正確,不然會有亡國之虞。像五代的後晉石重貴率爾抗拒契丹,結果亡國。北宋初年兩次攻遼都大敗而還,最後訂立「澶淵之盟」,奉送大批歲幣,擺脫不了屈辱局面。

  面對這些矛盾,如果拒絕接受歷史經驗,採取不妥當的辦法,將會帶來惡果。北宋為了限制和防範唐後期的藩鎮割據和農民的反抗,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渲染重文輕武、重內輕外,大量養兵養官,出現「冗官冗兵冗費」的痼疾,造成「積貧積弱」的局面。南宋偏安江左,對南下的金兵一再屈辱求和,統治者仍一味歌舞昇平,甚至粉飾太平,無所作為,最後亡於蒙古,以致兩宋成為歷史上最羸弱的王朝。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