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開國將帥們改名的故事 | 陽光歷史

 

A-A+

[圖文]開國將帥們改名的故事

2014年11月06日 野史逸聞 暫無評論 閱讀 119 次

翻開《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您會發現許多將帥的名字都是後來更改的,這裡輯錄的是部分開國將帥改名的軼事。

  





  朱德:紅色品德耀中華

  朱德元帥原名朱代珍,字玉階。中學畢業的朱德在家鄉教了一年書以後,為了報效祖國,他立志投筆從戎,經過一番曲折,1909年11月,23歲的他如願以償地考入了雲南陸軍講武堂,開始了戎馬生涯。報考時,他改名朱德。俗話說,名如其人,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在《西行漫記》中寫道,「由於文字的奇異巧合,『朱德』這兩個字在中文裡正好是紅色品德的意思。」朱總司令後來投身於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不僅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而且也以其「紅色品德」贏得了人民的景仰。   

  許光達:必達光明的彼岸    

  許光達大將原名許德華,南昌起義部隊南下失敗後,他回到長沙尋找黨組織。在白色恐怖下的長沙無法立足,1929年初他輾轉河北清河、北平、唐山,又南下江蘇、安徽找黨,行前他改名許泛舟(李白詩句),希望像只鳧雁似的小舟,即使泛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黨。後來,被安徽黨組織推薦去上海中央軍事訓練班學習。在上海受訓結業後,被分配到洪湖根據地從事武裝鬥爭。行前,他更名為許光達,意在經過不懈地奮鬥,必達光明的彼岸。幾十年的戎馬生涯作證,許光達正是憑借他不懈的奮鬥,最終抵達了光明的彼岸。    

  徐海東:天翻地覆慨而慷    

  徐海東大將原名徐元宿,出生在一個六代窯工的家庭,有兄弟姐妹十人,全靠做窯為生,生活很苦。他當過窯工,打過短工,後來在武漢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北伐軍。當他聽說家鄉黃安、麻城地區有了共產黨,就決心回家鄉鬧革命。黃麻起義失敗後,他的家被抄,房子被燒,親屬20多人慘遭殺害。但他毫不氣餒,把這血海深仇牢記心裡,毅然將自己北伐時的名字徐少奎改為徐海動,意思是要決心像大海的波濤一樣把反動統治搞個天翻地覆。後來人們把海動聽成了海東。    

  呂正操:操練好了打日本   

  呂正操上將出生在遼寧省海城縣唐王山後村,日本帝國主義攫取的南滿鐵路從村西經過。他從少年時代就目睹和經歷了日本侵略者對家鄉人民的壓搾與欺辱,他恨透了日本人,總想長大以後當兵打日本,報仇雪恨。他8歲開始上學,老師曾給他取名呂正言,他回家一琢磨,這言語的言字,與軍事打仗沒啥關係,於是自己想出了操練的操字,改成正操。正是為了這個目的,呂正操17歲那年參加了東北軍,1937年率部脫離潰退的國民黨軍,在冀中敵後開闢抗日根據地,使日本侵略軍聞風喪膽。  

  宋時輪:跟上時代的車輪   

  宋時輪上將1907年8月出生在距醴陵城區二十公里外的丁姑山,按宋氏宗族老規矩,給他取名為宋方友。在族中長輩們的資助下,他先後讀了私塾、高小,並考入醴陵縣立淥江中學。在讀高小期間,他改名為宋繼堯。在淥江中學就讀期間,與左權、蔡升熙等進步同學發

  起成立了「社會問題研究社」,開始探求革命真理。1925年,宋繼堯投身黃埔軍校,開始軍旅生涯。為表達革命的決心,趕上時代發展的車輪,他正式改名為宋時輪。宋時輪在黃埔軍校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1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從此獻身於共產主義事業。    

  李志民:為民更名不改姓   

  李志民上將原名李鳳瑞,又名李明階,他早年化名李軒參加農會工作,在白色恐怖時期不得不轉入地下,東躲西藏。1928年12月,縣委決定抽調他到紅五軍第二縱隊去當中隊黨代表,縣委委員劉大榮問:「你在東鄉一帶活動很長時間,大家都熟悉你的名字,今後到紅五軍工作,為了保密,最好再改個名,你看改個什麼名字好?」他想到當地老百姓與財主打官司時常說的一句話,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改名換姓遠走他鄉。他相信革命一定能打贏,不必改名換姓,但為了革命需要,改個名字也行。於是拿定了主意:「姓不改了,既然我立志為人民謀福利,投身革命事業,就改名為志民——立志終身為人民吧。」

  劉大榮欣然贊同,並從筆記本上撕下一頁紙,用李志民這個名字為他寫了給紅五軍的介紹信。李志民這個名字從此伴隨他一生。

  李聚奎:星宿聚首北伐軍   

  李聚奎上將出生於1904年12月31日,家人為此給他取名新喜。在他22歲那一年,大革命的風暴席捲湖南,他與同村的夥伴被紀律嚴明的北伐軍所吸引,瞞著家人要去投奔北伐軍。這天天未亮,他們四人就上了路。走著走著,同伴李仲春突然打破寂靜,說:「我們走了,家裡會出來找的,我想,我們不能報真名。」於是,他們分別取了新名字。李仲春思考片刻,抬頭望著遠處天空尚在閃亮的星星,說,「奎星是二十八星宿當中的一顆名星,你就叫李聚奎吧!天上星星聚在一起才亮,人聚多了才有力量。」他馬上表示同意說:「反正臨時用,就叫這個名吧!」沒想到這一改,竟成了他後來畢生的姓名,伴隨他參加平江起義,南征北戰,永遠和他的命運、事業聯繫在了一起。

  楊勇:忠誠勇敢好男兒   

  楊勇上將原名楊世峻,出生於湖南省瀏陽縣文家市,他就讀的裡仁中學,1927年曾迎來秋收起義的隊伍,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從這裡踏上了開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征程。1930

  年,楊勇等20多個遊擊隊員參加了主力紅軍,開始了完全嶄新的生活。他想到當初在裡仁學校上學時,陳世喬校長講過:「忠誠、勇敢,剛強不屈,這才是一個好男兒的陽剛之氣。『勇』字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下面是一個『男』字,上面好像一頂『帽子』,男兒戴上軍帽,當然是士兵,這『勇』字是形容士兵的。」為了激勵自己當一個好士兵,他把名字改為楊勇。

  張愛萍:仗劍漂泊走天涯   

  張愛萍上將原名張端緒,早在1925年在達縣中學讀書時,就積極參加學生運動和農民運動,創辦「爛漫社」,出版《爛漫》小報。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他離開家鄉去上海找黨、參軍,為了堅定走的決心,索性要為自己改個名字。具有詩人氣質的他首先想到了「萍」字,萍一為浮萍,漂泊不定;一為青萍,即寶劍,斬殺不平。由此,他改名愛萍,決心不懼風浪大,掌劍走天涯。有趣的是,將軍後來擔任國防科委的領導工作,執掌「兩彈一星」這支「神劍」刺向青天。    

  孫毅:果敢堅毅志不移   

  孫毅中將原名孫俊明,家住河北省大城縣城關,那裡地勢低窪,土地貧瘠,災害頻繁。1920年,家鄉遭受大旱災,剛滿16歲的他還有半年就高小畢業,卻不得已輟學外出謀生,去投奔一個當團長的鄰居。臨行之前他想到這次外出不會平坦,但又不甘心聽任命運的擺佈,於是一氣之下把名字改成了孫毅。字典上說「殺敵為果,致果為毅」。意思是果敢堅強,必致其殺敵之心方止,所以志決而不可動搖者,謂之毅。當時他只想靠個人的本事到社會上去拼,去闖,尋一條生路,但是在軍閥混戰的年代,個人奮鬥的路是走不通的。所幸他所在的部隊因不滿蔣介石排斥異己的政策,於1931年在「剿共」前線寧都發動起義,使他走上了光明的大道。孫毅在後來的征程上,依靠果敢堅毅戰勝了重重艱難困苦。

  劉振華:文韜武略興中華    

  劉振華上將原名劉培一。抗戰爆發後,中共山東省委發動山東各地群眾,開展武裝鬥爭。1938年元旦,他的家鄉爆發了徂徠山起義,宣佈成立八路軍山東抗日遊擊第四支隊。19

  38年4月初,劉培一與3名同學一起參加了四支隊,為了表達他們的雄心壯志,並避免家人受牽連,他向同行的夥伴提出,應該都改名字為好,夥伴們都同意。於是,劉培一取振興中華之意,更名為劉振華。他不僅在戰火中成為我軍高級將領,建國後還參加了外交工作,為振興中華貢獻了畢生。    

  吳忠:革命熔爐鑄忠誠    

  吳忠少將原名吳光珠,為了不受地主和土匪的欺壓,他不到13歲就同二哥一起投奔紅軍。1933年秋,由於他在戰鬥中的勇敢表現,連隊黨支部決定吸收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只是因他年齡太小,最後確定先吸收他入團,待年齡稍大後再轉為黨員。在加入團組織時,他做出了一個最說明自己決心和信念的決定,將自己的名字由吳光珠正式改為吳忠。吳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了自己的誓言,毛澤東在晚年曾當著他的面說:「吳(無)忠有忠。」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