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男士內褲的另類歷史 | 陽光歷史

 

A-A+

[多圖]男士內褲的另類歷史

2014年08月23日 野史逸聞 暫無評論 閱讀 1,283 次

遍尋男裝的歷史,恐怕再也難找到像如今的內褲般,能將其使用性和符號性決然分開的例子了。


一方面,對現代人而言,內褲幾乎全無實用意義,指望這小小的一片布來保暖和抵禦傷害,似乎有點不自量力。用它來遮掩重要部位,避免走光?大多數時間裡,內褲都居於外褲之下,實在是多此一舉。但另一方面,不論是歷史上的大人物,還是現代生活中的城市男女,有太多人把內褲和男性氣質聯繫在一起了。



曾經的防護罩


在歷史上,男士內褲曾經是「絕對」的實用品。如今,我們能看到最早的男士內褲實物,據現代檢測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它的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奧茲冰人」。1991年,冰人被發現時,已被阿爾卑斯山上的冰雪製成木乃伊,他身上穿著由羊皮、鹿皮、樹皮及草製成的三層服裝,在寬大的斗篷下面,便是由皮革製成的纏腰帶——也就是現代男士內褲的遠古雛形。





1585年John White繪畫:盛典前的印第安人。資料圖片



奧茲冰人倒斃的時候,身旁放置著一把銅製的斧頭,一支長弓和一個裝有14只箭的箭袋,這說明他的身份很可能是一位戰士。由此我們是否能就此推論,早期人類歷史中,男性內褲是作為防護性服裝存在呢?


這個推論並非一廂情願的臆斷,人類學家的記錄為我們提供了支持。在探訪新幾內亞西部高地的土著居民時,他們發現那裡的成年男性除了內褲以外什麼都不穿。而當地男性居民的內褲是由堅硬的葫蘆掏空製成的,能讓他們的重要部位避免狩獵時候的傷害。




在古羅馬,襯褲或內褲在軍中迅速流行,並且隨著大軍傳到羅馬各地。



在關於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記錄中,我們也能找到不少論據。古希臘人的著裝是寬鬆的披掛式,內衣極為罕見。更為人熟知的是他們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其中的參賽人員都是不著寸縷。不過,像摔跤這樣的格鬥類競賽中,腰布(很像現在的內褲,不過採用了圍裹的穿著方式)依然是很多運動員的防護手段。


古羅馬的情況則更為清晰。羅馬因襲了希臘的服飾傳統,在這個征戰四方的國家內,是否穿內褲一度被當作區別蠻族和羅馬人的手段。不過,這些「元老院」裡保守的思想,在前線戰士身上並沒有獲得過多尊重。古羅馬依靠武力將文明傳播到所謂「蠻族」地區的同時,蠻族的文化也侵襲著征服者的傳統。尤其是在北方地區,羅馬士兵們驚奇地發現蠻族分叉式的長褲,無論在保暖效果還是方便性,都超過自己的服裝。類似今天襯褲或內褲的玩意在軍中迅速流行起來,並且隨著大軍的遷徙來到羅馬各地,並最終被人們廣泛接受。


仔細地回溯歷史,我們發現古代男士內褲多是作為一種防護服穿在戰士身上,這是不是如今總是將內褲和男性力量聯繫在一起的歷史基因呢?


男性的隱秘勳章


仔細地回溯歷史,我們發現古代男士內褲多是作為一種防護服穿在戰士身上,這是不是如今總是將內褲和男性力量聯繫在一起的歷史基因呢?


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他們中最有名的是亨利八世。亨利八世(1509-1547)是英國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亨利七世的次子。這是英國歷史上繞不開的人物,他實施的宗教改革讓英國和羅馬教廷決裂,他在英國成立聖公會,不承認羅馬教廷,確立國王對教會的絕對統治,從而導致英國形成完全的民族國家。







除了宗教改革,亨利八世更為人熟知的是他性好女色,其發動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第二次婚姻合法化。亨利八世一生鍾愛後宮生活,前後結婚六次,動不動就將失寵的妻子以通姦、叛國的罪名殺死。


雖然身為他的王后必須時刻警惕,但亨利八世自己倒是過得逍遙自在。他熱愛科學和藝術,他的宮廷吸引了當時歐洲最重要的藝術家和學者,並為自己留下了為數眾多的肖像。在著名畫家荷爾拜因為亨利八世繪製的全身像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細節——隆起的襠部。


不錯,這位亨利八世正是在內褲中加入襯墊的愛好者。彼時歐洲的男性通常只穿一條褲子,內外不分,流行的款式很像現在的Legging(緊身褲)。只是它分為兩個部分,內部是及膝的寬鬆內褲,而外部是緊身長筒襪套。


雖然當時男褲已經有了門襟處的飾袋設計,不少人將其當作放零錢和雜物的便利口袋,但是亨利八世通過身為國王的權威,讓自己成為男裝潮流的領軍人物:將內褲的襠部故意墊厚,使得自己的下體看上去偉岸非常。聯想這位國王的政績和情史,如此誇張地展現自己的雄風,似乎也是情理之中。但也有歷史學家不願往亨利八世臉上貼金,他們推斷內褲中放了浸有藥水的布帶,以緩解梅毒帶給國王的痛苦……


無論人們怎樣評論這套奇特的裝束,有一點都必須承認。在超人扶危濟困的年月裡,這條飛翔的紅色內褲已經成為了他的名片,標誌著超人不同尋常的另一面。


從遮羞布到性感符號


在亨利八世時代風光了一陣後,男士內褲又開始歸於沉寂,走回了單純遮擋的老路。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的模樣,卻並沒有讓男士服裝產生太多變化,指望現代男士內褲出現,已經是20世紀之後的事情了。


1935年,芝加哥,Jockey公司發佈世界上第一條Y字形三角內褲。如今我們熟悉的內褲樣式,長短大小,從此終於基本固定了下來,「內褲」一詞也正式收入詞典,成為男裝的一個單獨分類。


說來好笑,一開始誰也沒有把這種布料精簡的裹身之物當回事。一些人諷刺它是「寡婦設計師」因為想男人而弄出來的花癡作品,紐約的百貨公司甚至在一次暴風雪後將展示這種內褲的櫥窗全部撤下,替換為長至腳踝的約翰襯褲(因19世紀拳擊手約翰·蘇利瓦酷愛穿這種緊身襯褲打比賽而得名)。


百貨公司的經理認為自己的處理十分妥當,天氣已經寒冷起來,還有什麼人會花錢買那巴掌大的幾塊布?可就在他們沾沾自喜地佈置櫥窗的當口,商場裡的Jockey內褲已經賣完了600包。3個月裡,三角內褲再售出3萬條,Jockey公司不得不租用飛機往美國各地送貨。


體驗過Jockey內褲的男人,終於養成了消費這種新型內褲的習慣。雖然內褲貼身而舒適,它卻不是什麼能擺上桌面討論的物件,還沒有擺脫遮羞布的尷尬地位。不過,它並沒有等待太久,仰賴一位英雄人物的登場,內褲終於從遮羞布變成一種全新的文化符號。


30年代的美國,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前有幾乎摧毀了「柯立芝繁榮」全部成果的經濟危機,後有越來越成為世界安全隱患的法西斯主義崛起,期間還穿插著美國憲法第18號修正案「禁酒令」帶來的副產品——黑幫勢力猖獗。正當美國的大都市居民被高犯罪率折磨得人心惶惶時,一位保護神從天而將。他有著堅不可摧的軀體,令人歎服的力量,敏捷的身手和無與倫比的責任感,不錯,這就是如今已經家喻戶曉的漫畫人物——超人。


自從1938年6月在《動作連環漫畫》雜誌上正式登場以來,這個由作家傑裡·西格爾和連環漫畫家喬·舒斯特創造的超級英雄,化身成為正義的代言人,在潛移默化中形塑美國的倫理精神。


如同簽署「禁酒令」的人沒有想到它會催化黑社會勢力的崛起,超人的設計者也沒想到他們居然能在和漫畫不相干的風尚領域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超人的出現,直接將一種「隱秘時裝」直接放到了大眾的眼前。想想除了力大無窮、高速飛行、刀槍不入外,超人還有什麼特徵?藍色的緊身衣、紅斗篷……對!還有一條穿在外面的內褲。





超人形象的內褲外穿促進了內褲的變革。




瑞典的體操運動員。



自從超人誕生之日開始,關於他這套奇怪裝束的詢問,就不絕於耳。為什麼一個「高大全」樣式的英雄人物,要把內褲穿在外面?解釋當然也是各種各樣。漫畫裡,超人自己的解釋是為了讓衣服區別於各種軍服,所以他(另一說是他的養母)選擇了這種裝束來標明自己與眾不同的身份。


有人認為傑裡·西格爾和喬·舒斯特的「超人漫畫」總是找不到買家,於是就力圖將自己的創作改造得更醒目。西格爾建議在超人胸前三角形標記中放一個字母「S」,而舒斯特為超人的背上設計了一件瀟灑的披風。不過,這些都比不了在純藍色的人體正中加上一道寬大的紅色,來得引人矚目……


無論人們怎樣評論這套奇特的裝束,有一點都必須承認。在超人扶危濟困的年月裡,這條飛翔的紅色內褲已經成為了他的名片,標誌著超人不同尋常的另一面。既然超級英雄可以以之顯示自己的特立獨行,普通人心中又何嘗不會思忖一二?它將男人從重重社會規訓的束縛中鬆綁,替他們完成了一次心靈的解放。


此後,相比幾千年裡的默默無聞,男士內褲地位的提升只能用「一日千里」來形容。款式越來越新穎,使用的材料越來越多樣化。而像馬龍·白蘭度、詹姆斯·迪恩這樣,代表著反抗刻板教條,蔑視沉悶生活的明星,在電影裡經常以內衣內褲示人。流行樂團「沙灘男孩」憑藉著身穿短褲,扛著衝浪板的專輯封面,開啟了自「淘金熱」後最大規模移居加利福尼亞的潮流。


到了80年代,英國名模尼克·卡門(NickKamen)在李維斯501牛仔褲的著名廣告中,穿著白色純棉拳擊內褲(一種平角內褲)坐在洗衣機前。結果這則廣告不但讓牛仔褲熱賣,也帶動了白色純棉拳擊內褲的風行。而且,大部分的客戶都是女性,她們購買內褲,是為了當作禮物送給自己的心上人。


時裝設計師卡文·克萊恩將自己的名字印上了內褲,從此CalvinKleinUnderwear成為世界上首個設計師內衣品牌。經常裸露在外的腰邊商標,性感逼人的戶外廣告,都是他為內褲——這一新型服裝樣式的發展制定的標桿。


僅僅將這些事件當作是大眾媒體對「性話題」的獵奇,恐怕不盡然。雖然作為貼身衣物,男士內褲與性有著天然聯繫,但怎麼解釋它在戰後突然繁榮起來呢?


理查德·科利爾的研究似乎能給我們一些啟示。他認為以往的服裝起著使男性去性化的作用。並不是說男性時裝超越了與性的聯繫,而是男性為了抹去身上作為個體的性特徵而著裝。


隨著反戰示威遊行、嬉皮士潮流、民權運動、女權運動、對麥卡錫主義的批判等反權威思潮的逐次開展,越來越多的男性(尤其是青年)開始對社會賦予他們的身份角色產生懷疑。對他們而言,世界不應該被僵死的齒輪固定住,而應該是一個由渴望、夢想和「利比多」編織出的舞台。在這舞台上,盡情揮灑個體的光芒是唯一必須的事情。


武斷地將這種情懷等同於享樂主義的偏見,讓人很容易無視它的正面價值:無論將遮羞布變為性感符號看起來多麼粗鄙,它都代表著一種對男性權力和性別角色的反思。


內褲,從保護罩到裝飾物,從無法得見天日的布條到可以彰顯個性的旗幟,這一嬗變難道不正說明男性在靠時裝給女性劃地為牢的同時,也把自我綁架到了一個漠視人性的高度?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