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藍色壁畫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神秘的瑪雅文化中,瑪雅人總是喜歡用藍色來描繪壁畫,即使是在進行祭祀時,他們也總是先將祭祀所用的人蓄染成藍色。瑪雅人為何喜歡藍色,他們又是如何製作這種歷經數千年而不會褪色的顏料的呢?在2月26日出版的英國《古代》雜誌上,美國的科學家宣稱他們已經揭開了這一謎底。
美國芝加哥田野博物館館長加裡-費恩曼稱,他與偉頓學院人類學教授迪安-阿諾德共同合作,於近日揭開了古代瑪雅藍色塗料的成份之謎。加裡-費恩曼說,自從1839年美國人約翰-斯蒂芬斯在洪都拉斯的熱帶叢林第一次發現瑪雅古文明遺址以來,世界各國考古人員在中美的叢林和荒原上共發現了170多處被棄的瑪雅古代城市遺跡,並發現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8世紀,瑪雅人的文明足跡北起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南至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直達安第斯山脈。這個神秘的民族在南美的熱帶叢林建造了一座座規模令人咋舌的巨型建築。由於瑪雅人把藍色與他們的雨神聯想在一起,因此,他們會將向雨神供奉的祭品塗成藍色,祈求雨神能降雨助穀物生長。科學家們很早就在一些物品上發現過藍色塗料,卻一直未能解開瑪雅人製作這種顏料的秘密。
大約自公元600到1500年起,瑪雅人會向井中拋入人和物作為祭品,這種井是一口天然形成的寬污水池,當時被瑪雅人稱之為「聖井」。通過研究在井底發現的骨頭,科學家們認為這些人祭中絕大多數都是男性。科學家們還在尤卡坦半島大型瑪雅遺址處的井底發現了一些陶器,並進行了細緻的研究。在這些陶器中,有一個曾被用來燒熏香的碗,碗上留下了瑪雅藍的痕跡。一直以來,科學家們甚是不解古代瑪雅人是如何製成了色彩如此鮮艷且經久不褪的顏料。如今,科學家們知道這種藍色含有兩種物質,一種是靛青植物葉中的提煉物,一種是被稱為坡縷石的粘土礦物。
通過在電子顯微鏡下分析這些顏料樣品,研究人員們才得以探測出瑪雅藍中關鍵成份的痕跡。費恩曼說:「沒有人能真正搞明白這兩種成份是如何被融合成一種穩定鮮艷的顏料的。我們認為,柯巴脂,也就是聖香可能是另一種成份。目前,我們都在探討,可能正是柯巴脂在融合靛青提煉物和粘土礦物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這種接合劑使得瑪雅藍比其它自然顏料更為鮮艷持久。而且,我們已經找到了一些證據證明這個猜測。」
科學家們認為,製作瑪雅藍也是祭祀儀式的一部分。費恩曼說:「據我猜想,瑪雅人可能會燒一堆大火,並在火上放一個容器,在船裡將這些關鍵成份混合起來。然後,他們可能將熱的柯巴脂碎片放入容器中。」「聖井」首次發掘是在1904年,當時,研究人員們在井底發現了一個14英尺厚的藍色沉澱層,卻未能知道它的來源。如今,費恩曼表示,科學家們知道這個藍色沉澱層可能就是經年累月被拋入井中塗有藍色的供奉品留下的。
瑪雅文明是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傑出代表,以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主要分佈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馬拉、巴西、伯利茲以及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約形成於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隸制國家,公元3至9世紀為繁盛期,15世紀衰落,最後為西班牙殖民者摧毀,此後長期湮沒在熱帶叢林中。瑪雅社會曾相當繁榮。農民墾植畦田、梯田和沼澤水田,生產的糧食能供養激增的人口。工匠以燧、石、骨角、貝殼製作藝術品,製作棉織品,雕刻石碑銘文,繪製陶器和壁畫。商品交易盛行。但自公元7世紀中期開始,瑪雅社會開始逐漸走向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