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帥府否認張作霖照用錯:這照片曾上報
首次報道題目:《歷史教材張作霖照片疑用錯》
張氏帥府博物館副館長曲香昆展示發表國聞週報上的「疑似烏龍照片」複印件
昨日,瀋陽張氏帥府博物館舉行新聞發佈會,分別從不同角度判斷「張作霖烏龍照片」真偽。專家們表示,「烏龍照片」說法站不住腳。
原版照片配有中英文說明「張作霖肖像」
針對這張可疑照片,瀋陽張氏帥府博物館首先承認,在該館舉辦過的張作霖展覽中的確曾經使用過。據介紹,展覽中張作霖的單人照片共8張,而帥府內館藏的張作霖單人圖片有數十幅之多,來源多為民國時期報紙、書籍中翻拍掃瞄,以及部分社會捐贈。
「兩家後人確認說這張不是張作霖,人教社的教材又刪掉了,好像已經可以肯定這張照片是貨真價實的假貨,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副館長曲香昆肯定地說。
據曲香昆介紹,目前見諸媒體的張作霖頭像照片,其實是剪裁自一張張作霖的半身像,原版的照片下配有繁體字及英文說明「東三省巡閱使張作霖肖像」,從字體及英文翻譯的方式可以確認是民國時期的圖片。
專家向記者展示了這張照片的掃瞄版複印件,儘管沒有找到這張照片的原始出處,但是民國時期的一張報紙上曾經使用過該照片,並且明確認定這是張作霖。
「這張報紙叫《國聞週報》,在其封面和內版中兩次使用過這張張作霖的照片,而出版的時間是1924年,當時張作霖還在世,這是證明這張照片中的人是張作霖的第一個證據。」曲香昆介紹。
據史料記載,《國聞週報》創刊於1924年,是一份當時比較權威的時事性、政論性、綜合性的新聞週刊。
姊妹版照片收入《張大元帥哀挽錄》
昨日上午博物館研究室的工作人員們一直在忙於查找這張被疑照片的出處,不過因為檔案較多且目前在封存中,所以只找到掃瞄的圖片,而沒有找到原始資料,不過工作人員在一本叫《張大元帥哀挽錄》的史料中,找到了一幅推斷為與這張可疑照片同時拍攝的姊妹照片。
「在這兩張照片中,張作霖的面部輪廓、神態、衣著等各方面都幾乎一樣,惟一不同的是,被疑照片中戴在大帥頭上的帽子被放在的身邊的桌子上。」曲香昆說,「可以推斷,這兩張照片應該是同時拍攝於一組的姊妹照片,從第二張中的地毯、桌子等背景可以判斷,拍攝地點是室內,究竟是帥府內或照相館目前無法推斷。有人說這組照片拍於雲南,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據介紹,這本《張大元帥哀挽錄》是張作霖被炸逝世後,張家人整理大帥生平、各界寫給張作霖的祭文悼詞、搜集大帥的個人書法以及不同時期肖像照片而成的一本書,其中照片部分包括了張作霖童年、作為師長、巡閱使、總司令以及大元帥等五個不同時期的肖像照。目前帥府已經從各界搜集到該書107套,可信度比較高。
用年齡相差十年的照片看胖瘦差異不靠譜
據曲香昆介紹,這張標注有「東三省巡閱使張作霖」字樣的被疑照片,拍攝時期應該為1918年前後。
「張作霖生於1875年,拍攝此照片時候的張作霖應該在43歲。而被拿來與之對比的另一張比較瘦削的張作霖肖像,是他作為陸海空大元帥時期的,拍攝時間至少應該在1927年6月18日之後,當時的張作霖已經53歲左右了,兩張照片並非拍攝於同一時期,而是相差了十年,怎麼能因此確定兩張不是同一個人呢?」曲香昆反問。
據介紹,張作霖的長相是典型的「北人南相」,個子不高,人也比較清秀,他一生中瘦削的時候比較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張作霖沒有長胖過。曲香昆說,張作霖早年行伍生涯比較辛苦,但是到了中年之後平步青雲人也胖了一些,同在《張大元帥哀挽錄》中收錄的1926年12月以後作為「安國軍總司令」時期的張作霖也同樣略顯發福。「張作霖在40歲以後是他人生中相對比較胖的一段時期。」曲香昆說。
還有其他證據否定「烏龍說」
民國軍人像的香煙盒上
也使用了張作霖的這張照片
除了以上幾點證據和推斷之外,昨日的發佈會也連線了雲南衛視的一位記者,他是最初找到張閭實核實照片真偽的人。
據該記者介紹,他最初發現這張照片的蹊蹺,是一年半之前他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博物館看見了這張署名是何海清的歷史圖片。憑著記憶,他認為這張一直是教材中使用的張作霖的圖片。經過跟博物館方面查證,對方表示這是由何家後人確認的何海清的圖片。
此後,該記者詢問了何家後人以及張作霖的孫子張閭實先生,雙方都認為這不是張作霖,但雙方也都沒有證據。「何家人無法提供何海清的第二張圖片以進行對比,而張閭實並沒有見過張作霖,他的認定也只是『憑著目測』。」
此後,這位記者在國家博物館找到了民國刊物《國聞週報》曾於1924年刊登過該圖片;同時一位香港商人搜集的一組民國軍人像的香煙盒上,使用了張作霖的這張照片。
至此,有關這張照片的懷疑基本清晰起來,懷疑本身就是個烏龍事件,但遺憾的是,這位記者還沒來得及把結果公佈出來,張閭實先生已經早一步在自己的部落格上指出教材中使用的照片為假,引起了很多網友對事件的關注。
昨日帥府的專家們也表示,張閭實先生曾經先後三次來過博物館,當時對館藏資料並沒有提出過任何異議。專家分析,1931年「九一八」之後,張家倉促地逃往關內。按常理推斷,逃難時攜帶的東西一般都以金銀細軟為主,帶走歷史圖片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張作霖流往其他地方的史料是非常有限的。
「這個結果我也跟張閭實先生談過,但是他仍舊認定,那張照片上就不是他的爺爺。而何家人對這個結果表示存疑,她們希望繼續尋找何海清的其他圖片。」該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