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印度攝影師拍攝的恆河故事
圖:高穆克冰川口曾經的位置,由印度政府在1935年標記。2009年PETER CATON
圖:恆河源頭高穆克冰川口1984年與2009年的對比照片。(PETER CATON攝於2009年)
圖:恆河源頭高穆克冰川口1984年與2009年的對比照片。(Swami Sundarananda攝於1984年)
甘戈特裡冰川地處印度的烏塔蘭恰爾邦,也是位於印度喜馬拉雅地區內的幾大冰川之一。然而,沒有任何冰川有甘戈特裡所具有的經濟及精神象徵的意義。
甘戈特裡冰川是恆河最主要的哺育者,恆河貫穿整個北部印度,養育了流域內巨大的人口。在恆河下遊,每年有數千人在岸邊進行火化,從而得到他們的涅槃。恆河是印度教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世界上不可能有像恆河這樣被如此龐大的信眾崇拜的河流了。
印度人同樣崇拜他們偉大河流的源頭:甘戈特裡冰川。數百萬的印度人希望他們能在有生之年到位於高穆克的冰川之口進行朝聖以表達他們的敬意。朝聖之路非常艱險,只有最頑強的印度人才能的抵達冰川源頭。
我加入了綠色和平的一支考察隊,為了行一次我們自己的朝聖旅途,我們要去到冰川口親眼見證氣候變化對亞洲最長最吉祥河流的源頭的影響。
觀察在山間流淌的河流,不難想像數世紀之中冰川是如何在山間開鑿出峽谷的。曾經堆滿山頂的積雪消失了,只留下光禿的山頂,積雪只有罕有的寒冷夜晚之後才能勉強停留幾小時。大地是荒蕪而且赤裸的。天空中飛著鴿子和烏鴉,10年前這種海拔聽到它們的聲音是不可能的。
出發前,我們見了一位叫Swami Sundaranand的印度苦行僧,他也被稱為「滴答苦行僧」。他在過去40年中拍攝了4萬多張甘戈特裡冰川的照片。我們會用「滴答苦行僧」1984年拍的照片製作一張冰川的前後對比圖,通過相隔25年的兩張照片體現出差別。
Swami Sundaranand介紹說:「冰川已經病了很久了。這麼多年來,尤其是近20年我發現變化越來越明顯而且越來越迅猛,從冰川口流出聖河水流變小。這提醒了我河口的景觀曾經多麼壯觀。」他又說到,「我相信是因為整個地區變暖了,現在石頭都開始鬆動了,它們散落得川床上到處都是。就連河口本身也變成棕灰色的了,它曾經能折射出藍色、綠色和美麗的白色光芒。」他又補充道,「我年輕的時候,在60年代初首次拜訪的這個冰川,當初她還在峽谷的彎曲線以上。隨著歲月流逝我發現她慢慢地沿峽谷的彎曲消失,你已經無法在我當初看到冰川的地方看到她了,她已經從視野之中消失了,這整個地區曾經是攝影師的天堂,但如今看到這裡的照片時,我總是很難受。」
圖:綠色和平的工作人員舉著拍攝於1984年拍攝照片,站在恆河源頭高穆克冰川口。2009年PETER CATON攝
圖:去甘戈特裡朝聖的人。2009年PETER CATON攝
圖:去甘戈特裡朝聖的人。2009年PETER CATON攝
圖:苦行僧Swami Sundarananda與他拍攝的冰川照片在一起。被稱為「滴答苦行僧」的他在過去40年中拍攝了4萬多張甘戈特裡冰川的照片。2009年PETER CATON攝
圖:攝影師PETER CATON
一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標記了偉大冰川曾經所在位置的標記物。印度政府在曾被冰川推動過的石塊中隨機選取了一些,標記上冰川曾經的位置及時間。記錄的時間範圍從1891到2007年。在一些比較早期的記錄上,比如1935年的,我們看見冰川其實離這兒幾公里遠。冰川年復一年無休止的退縮實在令人吃驚。
從冰川流來的河水中會攜帶著巨大的融化了的冰塊。在附近,我們發現了2007年的最新政府標記。僅兩年內冰川就退縮了大概25米。綠色和平在冰川口作了GPS記錄,這樣在未來冰川何以一直被監控。
然後我在我的苦行僧朋友25年前拍照的準確位置上拍攝了高穆克。唯一的區別就是我後退了幾百米而且冰川是離我那麼的遠!
如果甘戈特裡冰川的退化如此持續下去,那麼到本世紀中頁偉大的恆河唯一的補給將只剩下季風雨。亞洲最長的河將會變成一條普通的季節性的河。這對生活在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數十億印度人的影響是不堪設想的。如果冰川消失了,依賴神聖母親河恆河灌溉的「印度飯碗」將會荒廢,從而導致毀滅性的糧食短缺。
儘管沒人知道這個最重要的冰川具體何時會徹底的消失,在當前的這個加速率下,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我帶著沉重的心情離開了冰川。也許當更多的印度人也能親眼目睹到他們聖河的源頭的命運時,人們才願意為應對甘戈特裡冰川危機付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