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攝影師拍到水中幽靈蝠鲼與人共舞
蝠鲼主要以浮遊生物為食,有時也會有嘴巴掘開暗礁捕食。至於它們在遷徙途中何以為食,目前尚不清楚。
攝影師所站立的這片暗礁就是所謂的「清潔平台」。受傷的蝠鲼常常到這裡來療傷,因為「清潔平台」上一些小型魚類可以為它們清潔傷口。
BBC紀錄片攝影師正在拍攝一群懷孕的雌性蝠鲼
一頭年輕的蝠鲼正在馬爾地夫海域捕食。蝠鲼分為兩類,一種長有一根毫無用處的刺,另一種則沒有。
安德莉亞把蝠鲼比喻為「最美麗的水下鳥類」。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公開播放了一段人與蝠鲼水下共舞的紀錄片。在記錄片中,蝠鲼就像是一個個神秘的水中幽靈在海洋中遊來遊去,看起來相當神奇,而莫桑比克生物學家安德莉亞-馬歇爾則在鏡頭前與蝠鲼一起翩翩起舞。
安德莉亞是莫桑比克「蝠鲼與鯨鯊研究中心」的一名女性生物學家,也是一名潛水員。從2003年起,安德莉亞就已經開始在莫桑比克的近海中尋找這樣的拍攝機會。去年,她與BBC的一位攝影師共同合作,在莫桑比克的一處海域中拍下了一段她與蝠鲼在水中遊戲場面的紀錄片。紀錄片名稱為:安德莉亞--蝠鲼女王。
蝠鲼是一種生活於近海的硬骨魚類,性情溫和但長相怪異,因此也被稱為「水下魔鬼」。而安德莉亞則把蝠鲼看作是「最美麗的水下鳥類」。此前,人們一直認為蝠鲼只有一個種類。但是,最近安德莉亞發現了一個新的種類。不同種類的蝠鲼,它們的斑紋和行為習慣也都存在差異。有的蝠鲼最長可以長到7米左右。
蝠鲼也是一種典型的海洋旅行家,它們不會長期呆在一個地方。它們甚至會遷徙到1100多公里外的馬爾地夫去。對於印度洋中的魚類來說,這種遷徙應該是最遠距離的遷徙。科學家們曾經通過GPS對蝠鲼進行跟蹤研究,發現它們只用了60天時間就完成了如此遠距離的遷徙。
經過數年的研究與觀測,安德莉亞認為她可以分辨出兩種完全不同的蝠鲼,其中一類是一個全新的物種。體型較大的那一類,仍舊使用「蝠鲼」的名稱,而另一類則使用新的名稱「阿氏前口蝠鲼」。安德莉亞還在馬爾地夫發現了雌性蝠鲼懷孕的專門聚居地。通常情況下,雌性蝠鲼每次只會產下一隻幼仔,而且很少能夠連續兩年懷孕。
紀錄片導演馬克-伍德沃德對蝠鲼的生存現狀表示了擔憂,他說,「由於中醫中一種所謂治病藥方的需要,現在蝠鲼的鰭在網上供不應求,這就對蝠鲼的生存造成了極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