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3600萬年前巨型企鵝曾在赤道生活
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在赤道附近地區發現了3600萬年以前的一種巨型企鵝化石。
身高1.2米左右的帝企鵝
兩種企鵝的化石殘骸
科學家在秘魯南部海岸出土了一些巨型的熱帶企鵝的化石殘骸。這是一種已經絕跡的企鵝,身高至少達1.5米,體型大得讓研究人員也感到非常震驚。就連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企鵝——身高1.2米左右的帝企鵝,在它面前也十分遜色。
此外,這種巨型企鵝還是目前所有已知水禽中鳥喙最長的。它的喙長達18厘米,比頭骨還要長出兩倍多。據估計,這種巨型企鵝生活在距今大約3600萬年前。
除了巨型企鵝之外,古生物學家還在秘魯南部海岸發現了另一種已滅絕的熱帶企鵝種類。這種熱帶企鵝身高約0.9米,和現代的帝企鵝個頭差不多,它們生活在約4200萬年前的遠古時期,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企鵝種類之一。
研究人員表示,這兩種企鵝的化石殘骸,不僅是最完整的,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殘骸。它們對研究現代企鵝的進化過程,以及企鵝在海洋中的分佈地點和歷史,都提供了全新的角度。
在發現這些化石殘骸之前,科學家一直認為,企鵝一直在高緯度地區,直到1000萬年前,才首次遊到低緯度的赤道水域生活。但新發現的化石殘骸,卻將這一時間往前推了整整3000萬年。
科學家認為,自從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之後,地球曾經歷了一段歷史上溫度最高的時期。從大約3400萬年前,即南極冰蓋形成後,地球的溫度才逐漸開始降低。而這兩種企鵝在赤道水域生活的時間,都要遠遠早於地球開始降溫的時期。
由秘魯、阿根廷和美國科學家共同組成的研究小組,對這些在2005年發現的化石殘骸進行了詳細的研究。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本周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網站上。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大學的古生物學家朱莉婭·克拉克表示:「我們以前總是傾向於認為,企鵝是習慣低溫環境的動物——就連今天生活在赤道區域的小企鵝也是這樣。」
克拉克說,「但這些新發現的化石,卻可以追溯到過去6500萬年中地球上最熱的一段時間。這些證據表明,企鵝到達低緯度地區的時間,比我們之前的估計還要早3000萬年。」
與此同時,兩種新企鵝在進化過程中的各種特徵,以及它們的生存年代和分佈情況,也使研究人員必須對企鵝的整個「家譜」進行改寫。
和目前地球上生活的企鵝種類不同,身形巨大的遠古企鵝擁有長而窄的喙,尤其是巨型企鵝,它的喙特別長,就像長矛一樣。克拉克猜測,這種喙很可能是用來幫助高個子的巨型企鵝吞食大型獵物。不僅如此,遠古企鵝還能潛到很深的水下,並能像現代「親戚」那樣在水面下優雅地「滑翔」,邊滑翔邊捉小魚吃。
研究人員認為,新發現的這兩種企鵝是在地球上的不同區域分別進化的,後來才遊到溫度更高的赤道水域生活。研究人員相信,巨型企鵝曾在現在的紐西蘭附近生活,而較小的那種熱帶企鵝則發源於南極洲。 雖然從這兩種已經滅絕的企鵝種類身上能夠看出,它們願意離開南半球緯度較高的低溫水域,前往水溫更高的地方生活,但克拉克博士表示,並不能因此得出結論說,現代企鵝也能適應目前的氣候變化所導致的高溫環境。
克拉克博士說:「這些在秘魯發現的物種是企鵝家族中的早期分支,對現代企鵝而言,它們是相對較遠的遠房親戚。」她表示:「目前的全球變暖,發生在一個相對要短得多的時間段裡。從這些新化石物種上得到的數據,並不能夠證明,氣候變暖不會給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企鵝帶來任何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