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MSNBC新聞網報道,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漁業部本月證實了加勒比僧海豹已經滅絕。有關專家專家發出緊急呼籲,人類必須從加勒比僧海豹滅絕的悲慘命運中吸取教訓,加強保護其他珍稀海豹物種。
1、加勒比僧海豹
加勒比僧海豹最早是在1494年哥倫布第二次航海期間發現的,數量最多時曾超過25萬隻。然而由於人類的狂捕濫殺,很難再尋覓到它的身影。1952年,有人報告在牙買加和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之間看到一隻加勒比僧海豹,經證實這是人類最後一次看到這種瀕危物種的身影。野生動物專家對過去幾十年間幾起據稱看到該物種的報告進行了調查,但是最終證實它們都是其他海豹種類。1967年,加勒比僧海豹首次被列為瀕危物種。
此漁業部的生物學家貝克說,加勒比僧海豹是唯一一種主要因人為因素導致滅絕的海豹。據專家介紹,僧海豹對人類的「干擾」尤其敏感。僧海豹非常溫順,在水中非常靈活,但是在陸地上卻很笨拙,極易遭到捕殺。再加上它的皮毛和肉都具有很高價值,尤其是它的脂肪可加工製成油,因此它們遭到人類的狂捕濫殺。
此外,加勒比僧海豹主要以各種魚類和貝殼類生物為食,而人類大規模的捕魚作業造成它們的食物日益減少,同時它們據以嬉戲玩耍、養育後代的海灘也被人類侵佔。這一系列人為因素造成加勒比僧海豹的群體數量最終少到無法繼續繁衍下去。
與此同時,NOAA的官員們發出警告,如果人類再不採取措施加強保護,與加勒比僧海豹同屬的夏威夷僧海豹和地中海僧海豹將是接下來滅絕的物種。據NOAA專家介紹,目前僅存的夏威夷僧海豹數量不超過1200只,地中海僧海豹只有約500只,而且它們的數量也正在日益減少。據悉,夏威夷僧海豹的數量正在以每年約4%的速度減少,專家們預言,夏威夷僧海豹的數量在未來3到4年裡可能會減少至不足1000只,從而成為世界上最瀕危的海洋生物之一。
2、渡渡鳥
渡渡鳥(Dodo)是人類行為導致滅絕的最知名的物種。它是一種不會飛的大鳥,僅產於非洲的島國毛里求斯。肥大的體型總是使它步履蹣跚,再加上一張大大的嘴巴,使它的樣子顯得有些醜陋。幸好島上沒有它們的天敵,因此,它們安逸地在樹林中建窩孵卵,繁殖後代。因為它不會飛,以至於你都可能不信它是鳥類。它是鳩鴿科家族中的一種。歐洲的水手在1507年毛里求斯島上發現了這種鳥。之後,在毛里求斯島上面定居的歐洲水手和他們養的豬很快發現這種鳥吃起來很香。所以就有很多的渡渡鳥被吃掉了。截至1681年,再也沒有在那個島上發現活著的渡渡鳥了。為數不多的渡渡鳥在17世紀被帶到了英國,但200多年來,沒有人看見活的渡渡鳥。這就是那個成語「像渡渡鳥一樣銷聲匿跡了」的來歷。因為它們完全滅絕了,從此也為眾人所知了。
3、劍齒虎
一百多萬年前,一直佔據統治地位的劍齒虎突然卻不得不面對滅絕的危險。拉布裡亞瀝青坑的化石顯示,那場災難威脅到了許多物種。許多動物都和劍齒虎一樣遭到了滅頂之災。碳-14年代測定結果顯示,當時剛好是上一個冰河時代末期。在漫長的10萬年裡,地球上的氣溫要比現在低5到10攝氏度。但是一萬一千年前,全球氣候卻開始變暖。在亞利桑那州的索諾拉沙漠,古植物學家朱利奧·貝坦科找到了有力的證據,揭示了劍齒虎統治時期的巨大氣候變化導致了災難的發生。
4、巨鼠
科學家2003年9月報告說,大約在800萬年前,重700公斤的巨鼠(Phoberomys pattersoni,)漫遊在委內瑞拉的沼澤地裡。此野牛一般大的巨鼠生活的時代是六百萬到八百萬數年以前,那個時候那裡是長滿蒼翠繁茂樹林,是大型食草動物的天堂。巨鼠是吃草的,身上有軟毛,一個光滑的頭,小小耳朵和眼睛,有一個強壯的尾巴,能在它立身觀察食肉動物時和它的後腿一起支撐身體平衡。
巨鼠生活在南美洲跟其它世界隔離的時代。當時,南美洲陸地沒有跟北美洲連接,南美洲的動物可以不受其他大陸干擾而獨立地發展進化。大約三百萬年以前一切都改變了,巴拿馬地峽露出水面,這樣其他大陸的動物就可以通過巴拿馬地峽進入南美洲,這可能是導致巨鼠滅亡的原因。科學家認為,大多數老鼠都非常小,它們能夠在危險來臨時躲到地下去,但是對於巨鼠來說,挖洞實在是太大的工程了。作為一個大型動物,它必須依賴逃亡來躲避追捕者如鱷魚。
5、始祖象
科學家知道大象與現代水牛是親戚,但從來沒有認為大象的祖先會生活在水中。如今這一進化鏈接找到了。這種名為始祖象(Moeritherium)的大象遠古祖先身材巨大,長鼻子上長有小小的眼睛,生活在大約37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此長鼻子後來進化成了大象鼻子。科學家分析了始祖象的牙齒,測量了牙齒琺琅質上的化學特徵,得知此動物吃的東西非常類似於水生動物的飲食,生活方式和現今的河馬差不多,常在河流和沼澤地裡打發時光,而不像鯨那樣在水裡暢遊一生。它們不是百分之百的水生動物的另一原因,是因為它們的體重全由腳來支撐,且用腳來行走。此始祖象的化石是在埃及發現的,估計重量有225-350公斤,沒有現今大象的大耳朵和象鼻。
6、巨爬獸
在恐龍稱霸的中生代,哺乳動物的體積都很小。他們晝伏夜出,委屈地生活在「暴君」的陰影之下。但2005年在我國遼寧西部發現的哺乳動物化石,改變了科學家們的看法。原來在1.3億年前的早白堊世,一些體格健壯的哺乳動物不僅能和恐龍分庭抗禮,更把恐龍當成「盤中餐」。這種哺乳動物身長1米多,它體形健壯,但不善於長跑。考古學家將這個新發現的化石動物命名為「巨爬獸」。有趣的是,在一具強壯爬獸化石胃部發現一團疊壓著的骨骼,骨團下部有兩排整齊的牙齒,還可清晰分辨出同一動物的前肢、後肢、趾骨等。科學家認定,這是鸚鵡嘴龍幼崽的牙齒和骨骼,並推斷強壯爬獸以此為「早點」,捕獲獵物後,連嚼也不嚼,就大塊吞食下去。可惜在它享用完美餐後不久,附近的火山突然爆發,強壯爬獸被埋進厚厚的火山灰中。
7、遠古翔獸
早在鳥兒初展羽翼的中生代,天空中就已經出現了哺乳動物的身影。在2006年12月14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為我們講述了一個1.25億年前發生在內蒙古寧城地區道虎溝的飛翔故事。新發現的化石被命名為遠古翔獸(Volaticotherium antiquus),是一種以昆蟲為食的小型樹棲哺乳動物。在它的四肢與尾部之間,連接著相當大的覆有毛髮的翼膜,可以提供很強的滑翔能力。在此之前,古生物學家發現的最早的飛行哺乳動物的化石記錄是5100萬年前的蝙蝠化石,翔獸的發現將哺乳動物進軍天空的歷史至少向前推進了7000萬年。
8、巨型蠍子
科學家2007年發現了比人還高的遠古蠍子,足足有8英尺高(相當於2米4) ,重400磅(約181.4公斤),腿平均有18英吋(約45.7厘米)長。這種致命的海洋蠍子是當今蠍子們的古老祖,早在3.9億年前就已滅絕先。此發現表明在恐龍之前還有一個恐怖的時代。當時大量古老的蜘蛛、昆蟲和螃蟹都是巨型的。除了體形巨大之外,此海洋蠍子還具有現代蠍子的模樣,它們生活在海洋的鹽水和湖泊河流的淡水中,時間大約是在4.6億年-2.55億年前。
此蠍子的殘體是在德國西部萊茵蘭-巴拉丁州的普魯姆附近發現的。科學家發現此海洋蠍子有盔甲殼和巨大的身子,表明它們曾是動物王國之王,位於食物鏈的最上層,吃魚和三葉蟲,甚至相互殘食。它們一般生活在水裡,有時在海底裡用6條腿行走,而一對後腿變成了劃子,以便遊行。它們用硬殼來保護自己,否則它們容易受對手攻擊。它們還可能只有等到它們的新殼變硬後才進行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