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英法聯軍為什麼一定要火燒圓明園?
所謂巴夏禮事件,是指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通州談判中,英法談判代表巴夏禮等39人被清政府扣押一事[1]。這一突發事件的解決,歷時雖短,但牽涉甚廣,幾成當時中外交涉之焦點。巴夏禮等人押赴京城之時,正是英法聯軍鐵蹄進逼京城之際,而此時,咸豐皇帝倉皇逃往熱河避難,只留下恭親王奕訢等與英法會商和局。和談中巴夏禮事件的解決並不順利,清政府步步後發,不僅失去談判上的依托,更最終導致了圓明園慘遭焚燬之劫難。
對於巴夏禮事件,筆者所見國內學者之論著,多分散於各通史著作中,或著力於其人質被扣原因的探討[2]。本文認為巴夏禮事件的解決與英法聯軍焚燬圓明園有著直接的關係,因此就二者關係作專題研究,以期更深入探討巴夏禮事件及其解決過程中清政府的對策。
一
要弄清通州談判中清政府扣押英法談判代表的原因,首先必須瞭解巴夏禮其人。巴夏禮(Harry Smith Parkes,1825-1885),英格蘭斯特拉福德郡人。早年喪父,由其叔父撫養成人。1841年來華謀生,並在澳門學習中文。1842年5月,充任英國駐華公使濮鼎查的隨員,參與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1856年代理廣州領事,因入城問題與廣東居民起正面衝突。「亞羅號事件」發生後,極力擴大事態,力主對中國出兵。1858年後,巴夏禮跟隨英軍北上,任專使額爾金的中文秘書,多次交涉都由他和中方人員進行。[3]
對於巴夏禮,早在英法聯軍進犯京津之前,清政府方面對他就已經是印象不佳。在英法聯軍攻陷廣州、俘虜葉名琛後被清政府任命為兩廣總督的黃宗漢,鑒於巴夏禮一手製造了「亞羅號事件」、在廣州淪陷後實際操縱那裡的政務,於1858年在對咸豐皇帝的上奏中,就已憤恨地表示:「天生巴夏禮,所以禍粵也,不去巴夷,粵難未已」[4];他甚至還張榜懸賞:「生擒巴夏禮者,(賞)數萬,殺斃者,數萬」[5]。不僅如此,在英法聯軍進犯京津過程中充當英方翻譯和談判代表的巴夏禮,在清朝官員面前表現出來的傲慢無理,較之此前在天津談判中的李泰國又有過之而無不及。其言辭狂悖、咄咄逼人,令與之談判的桂良等人心裡多懷有怨恨之意,且認定其乃「主事之人」,額爾金惟其言語是聽[6]。在通州談判前的
「巴夏禮、威妥瑪等系(該夷)謀主,聞明常亦暗隨在內,即著將各該夷及隨從等,羈留在通,毋令折回,以杜奸計,他日戰後議撫,再行放還。若不能羈禁巴夏禮等,令其全數回河西務,亦無不可,斷不准去留任意,有礙戰局。」[7]
由此可見,咸豐皇帝做出這樣的決定是以傳統「擒賊先擒王」的邏輯考慮問題,既然認定巴夏禮為「謀主」,那麼扣押巴夏禮就是為了杜其奸計,為了打亂英法聯軍的陣腳,緩和局勢。然而對戰局的沒有把握,又使咸豐皇帝在這則奏折中留下了「令其全數回河西務」的轉圜餘地。因此,儘管有了咸豐皇帝的諭旨,然而是否扣押巴夏禮,其關鍵還在於具體辦理交涉時載垣等人的決斷。
天津談判以破裂告終,英法聯軍向通州進發、直逼北京,清政府改派怡親王載垣等到通州與英法談判。經過四天的反覆辯論,
由此可以看出,扣押巴夏禮這一決定的最終做出,是由於巴夏禮節外生枝,提出了載垣乃至於咸豐皇帝都認為「萬難允准」的親遞國書問題。當然,基於對現實的判斷,載垣最終做出這樣的決定,其中也有咸豐皇帝所說的剷除英法「謀主」之故。事後載垣就有奏折說:「該夷巴夏禮能善用兵,各夷均聽其指使,現已就擒,該夷兵心必亂,乘此剿辦,諒可必操勝算」[11]。
二
現實的無情證明了清政府扣押巴夏禮、「該夷兵心必亂」的一廂情願的空想,戰場上的形勢遠非如其所料那般「諒必可操勝算」。
英法雖索巴夏禮甚急,但聯軍的進犯並沒有因此停頓下來。
在英法聯軍步步進逼之時,咸豐皇帝做出的反應是在三易欽差之後北走熱河,留下恭親王奕訢留守京城,督辦和局。這個時候,熱河成了遙制京城談判的中心,隨著戰局的變化,清政府內部爭論愈盛,政策搖擺不定,一步步制約著前台的談判。八里橋戰敗後,原先積極主戰的僧格林沁、瑞麟等因連戰失利紛紛轉變思想,深盼和議速成[18]。身在熱河的咸豐皇帝,在瞭解到京城官兵戰守失據的情形後,亦於10月2日下旨給奕訢等人:
「…… 當諭令相機辦理,朕亦不為遙制,總期撫局早成,朕即可及早迴鑾,鎮定人心。……如肯遵照恭親王等所給照會,退至張家灣一帶,酌定適中之地,定期各派委員,將在津續定條約蓋因畫押,將巴夏禮等送回,固屬至善;如必不肯遵行,或並無照復前來,不必待其進攻城池,莫若既將所獲巴酋等全行送還,以示大方,尚可冀其從此罷兵換約,不值得為此數十夷丑,致令億萬生靈俱遭塗炭。」[19]
咸豐皇帝雖然給了奕訢相機行事、斟酌辦理的大權,但並未放鬆親遞國書一節。兵臨城下之時,戰心又起,復又主張放還巴夏禮應以和局已成為條件。這其間,咸豐皇帝態度的種種變化,對談判前台的奕訢牽制極大。
早在奕訢初上外交前台之時,戰場上的形勢就已不樂觀。在拿不出任何退敵之策,萬般無奈之下,奕訢最後還是將巴夏禮作為應付英法的砝碼。由於英法索人甚急,奕訢因此認定巴夏禮地位非凡,奇貨可居。故而從
而巴夏禮被扣之後,態度桀驁不馴,對於奕訢等要求致書英法聯軍頭目、促其停戰議和之事多次予以拒絕。後雖有所鬆動,但仍然堅持寫英文不寫漢文[25]。移至高廟後,受到較高的禮遇。不僅有恆祺伴其閒話,東麟堂為其承辦餚饌,後更有奕訢的重禮相贈[26]。故而答應致書城外,言:「恭邸人甚明白,中國相待亦好,暫緩攻城」。後又有兩次致書城外,一曰:「退兵到張家灣,河西務,再候議局」;一曰:「令刪去親遞國書一節」[27]。可惜的是,在巴夏禮身上取得的進展並未能阻止聯軍的步步進逼,兵臨城下之時,雙方仍為先定和約還是先放人的問題相持不下,局勢再度僵化。巴夏禮在得知英法將繼續進攻的消息後,在給威妥瑪復函中表示:「不要為我等在此,遂阻進兵」[28]。
交涉無果之下,聯軍很快進至德勝、安定兩門。此刻的奕訢雖不敢違背聖諭,亦恐承擔破城之責,因而急於了結巴夏禮之事,以阻止聯軍的進一步進逼。然而,正式應允放還巴夏禮等人的照會未抵,圓明園已遭劫難[29]。當晚,法國軍隊先行侵入圓明園,園內殿座焚燒數處,居於園中的常嬪因驚嚇過度自縊身亡,總關內務府大臣文豐投福海殉難,守園的步兵統領中營官兵也逃散一空。隨即,在英法兩軍頭目開完分贓會議、達成協議之後,英國軍隊也成群結隊地闖入園內,對這座清政府經營百餘年,綜合中外建築藝術,珍藏著中國歷代圖書典籍、文物書畫和珍珠奇寶的皇家園林進行了持續兩天的公然劫掠和拍賣。此間,奕訢得報之後倉皇轉移,避至長辛店,留恆祺在京與聯軍交涉[30],並致函葛羅說:「和約一簽署,立即送回扣壓人員。」[31]
此舉一出,奕訢已是鞭長莫及。圓明園既失,所籌援兵未齊,剿撫均難措手;巴夏禮被釋,更使和談失去了人質上的依托。接下來的談判舉步維艱,圓明園的命運就更堪憂慮了。
三
巴夏禮等八人被釋放後,又經恆祺一番交涉,英法聯軍終於在
面對聯軍的逼迫之勢,奕訢因拒絕入城而與留京大臣早有間隙,致使在這一問題上的決策有所不同。
事後,奕訢對城中大臣開門納敵的做法雖多有責難,然事已成定局,京師內外受敵,故轉而速求和議,詢問額爾金、葛羅何日進城換約[37]。可是對英法來說,進城換約已是唾手可得之事,此時浮上水面的卻是未被盡釋的英法人員的問題。
雖有奕訢「未嘗苛待,居處適宜,待遇優渥」[38]的保證,然而於
然而,英國此次的同盟法國卻在焚園、立碑二事上與其多有分歧。對法軍來說,嚴冬將至,軍備不足,對清政府的這些過激的報復行為,易使奕訢畏難避遁,致使交涉無望,所以傾向於不提焚燬圓明園及天津立碑紀念二事,盼和議早成。往來信函中,針對火燒圓明園一事,法國人傾向於搶劫,不願縱火焚燬,然英國人心意甚堅,其理由如下:
「 第一,被囚諸人,手足縛系,三日不進飲食,其受如斯野蠻之待遇,即在此地。第二,若對於中國政府所為不顧國際公法之殘酷行為,不予以久遠之印象,英國國民必為之不滿。若現即與之媾和,訂約撤兵而退,中國政府必以吾國人民為可以任意捕殺無忌,在此點上必須警醒其迷夢也。皇帝避暑行宮固已被掠,然其所蒙損失,在一月內即可恢復原狀。……圓明園宮殿之為要地,人所共知。毀之所以予中國政府以打擊,造成慘局者為此輩而非其國民,故此舉可謂為嚴創中國政府,即就人道而言,亦不能厚非也。」[42]
此外,對於先前清政府多次的反覆失信,額爾金更覺得毀壞圓明園是唯一解決問題的辦法,他解釋說:
「 要想取消毀壞圓明園這件事,若單要求賠款,在這種擾亂的情形中,中國政府,除了民脂民膏以外,也付不出大筆款項。其次,或是要求清政府交出那般苛待英人,和破壞和約的人們,一些可憐的屬員,也許要呈現出來,作替身了。假若要求僧格林沁本人,中國政府大約不能答應,更決不能實行。尋思推繹的結果,只有毀壞圓明園,似乎是唯一的方法,而且這種責罰。僅降在清文宗本身,與人民無關。」[43]
故
中國方面,儘管奕訢與葛羅在此間有信函往來,葛羅在信函中也提及僑民在圓明園被戕害拘留之事,要求賠償撫恤金和嚴懲殘害被拘外僑之人,但由於葛羅在焚燬圓明園一事上,已對額爾金明確表示:「此說予殊厭聞,予不願與恭王言之」[46],故往來信函多把眼光放在賠償撫恤費和換約和議之上,並沒有提及英軍即將焚園報復之事,致使奕訢等人未能對此迅速做出反應,更惶論利用英法之矛盾為自己爭得有利條件[47]。直至17日正式接到額爾金的照會,才發覺事情的嚴重性。然此時的額爾金已是態度堅決,不容疑義,照會中指出:「對於『圓明園』勢必毀為平地,此條故無須奕訢之承認,敝軍統帥,所已決定,亟待執行者也。」[48]更公然貼出佈告:
「宇宙之中,任何人物,無論其貴如帝王,既犯虛偽欺詐之罪,即不能逃脫其應有之責任與刑罰。茲為責罰清帝不守前約及違反和約起見,決於
因此,待前往阻止的恆祺隔日到達,奕訢與之諄囑商辦間,英軍已調第一軍團的一部共3500名士兵,在圓明園內到處縱火。大火三晝夜不熄,全園變成一片火海,黑煙籠罩,火光沖天,相距20多華里的北京城上空,日光黯淡,如同日蝕。這座舉世無雙的宏偉秀麗的皇家園林,除少數建築外,都化為灰燼,與此同時,他們又將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等全部焚燬,徒留「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50]。
結語
可以說,清政府扣押作為英國談判代表的巴夏禮,是近代中外戰爭史和外交史上非常罕見的事例。儘管在中國有「擒賊先擒王」的先例,然而「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清政府是在將巴夏禮等人作為談判代表接待、而不是與之對壘的狀況下將其扣押,不能不說是處置失當。在當時明顯的敵強我弱局勢下,這種做法對於中國也沒有任何益處,只不過是給侵略者又提供了一個施展暴行的借口而已。
不管是為了報復清帝綁架虐殺人質,還是為了掩飾英軍劫掠清帝離宮別院的盜匪行為,在圓明園初遭劫難到再遭火劫的短短不到10天的時間內,額爾金毀園的意圖已是日益明顯。而此時的奕訢等談判人員,眼光都還停留在盡早訂立和約、趕緊了事的層面上,並沒有就此做出太大的努力。奕訢畏敵身處城外,與英法的交涉是僅照會往來,實際走上外交前台的是恆祺。然而以恆祺武備院卿的微職,不可能便宜行事,充其量也只是個跑腿的,事事須到奕訢處稟報,按奕訢意旨辦事。而奕訢的行事又受到遠在熱河的咸豐皇帝的遙制,由於咸豐皇帝對巴夏禮去留問題的態度遊移不定和對親遞國書一節的堅持拒絕,使得奕訢的書面談判無法取得進展。
外交講的是審時度勢的眼光與機敏,比的是時間和速度。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咸豐皇帝遠避熱河,其與京師的路途之遙使得往來的奏折聖諭不能快速到達;奕訢畏敵不敢入城,又使得對英法下一步意圖反應和談判不能在第一時間內完成。雙方僵持不下之時,中方的態度是等待對方的反應和盲目的調兵拱衛京師,未能在談判上爭取主動,可謂是步步走錯,步步後發,自然也就無法使本國盡可能地趨利避害。因此,正如奕訢事後的奏折中所說:「正在諄囑商辦間,即見西北一帶,煙焰忽熾」[51],這其中「諄囑商辦」的環節,不能不說是圓明園免遭火劫的機會上的又一遺憾。
在圓明園的斷壁殘垣上,我們來考察它100多年前的這一劫難,不能不使人痛感到清王朝茫然不察外情的積習之深、為害之大。巴夏禮事件解決中的外交失敗,以慘痛的名園劫難向我們證明了傳統封建國家外交的窮途末路。可見,對當時的中國來說,外交近代化已確實是一個迫在眉睫的重大課題。
參考文獻:
1. 中國史學會主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2. 舒牧、申偉、賀乃賢編:《圓明園資料集》,書目文獻出版社1984年版。
3. 《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中華書局1979年版。
4. [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四國新檔·辦理撫局》,民國55年版(1966年)。
5. [美]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第一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版。
6. 樊書華、黃詩玉、卞修權編著:《中華近世通鑒》(外交專卷),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年版。
註釋:
[1]筆者查閱《複印報刊資料索引》(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在1980至2001年的相關論文中沒有「巴夏禮事件」這種說法,用「巴夏禮事件」一詞在網上檢索也未見相關記錄。所以,本文中「巴夏禮事件」的提法還是首次使用。之所以以此命名這一人質扣押事件,主要是因為扣押的英法談判代表中,巴夏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性人物,英方索之甚急,中方也將其視之「謀主」,雙方的交涉一度以巴夏禮此人為中心,故以這一代表性人物為該事件命名。
[2]筆者所見關於巴夏禮事件的論述,在早期的中國通史書中並未提及,90年代以後的通史或近代外交史書中雖有所涉及,但多側重其過程的描述。專論部分,則多集中於人質扣押原因的探討,如童遠忠《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通州談判中方扣壓英法談判代表原因考》(《湘潭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唐喜平《試論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扣押巴夏禮事件》(《邵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1期)。
[3]中國史學會主編:《人物傳記:巴夏禮》,《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546-547頁。
[4]《黃宗漢奏上年八月後廣東洋務情形摺》,《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五),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1595頁。
[5]《黃宗漢又奏縷陳廣州情形宜緩兵蓄威飭拿假冒義勇挑釁之人並與英議退城款項難籌摺》,《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四),第1143頁。
[6]《桂良恆福恆祺奏和戰急迫已概允所請通州軍營應如何辦理免致生疑摺》,《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六),第2206頁。
[7]《廷寄》,《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290頁。
[8]
[9]《載垣穆蔭奏巴夏禮照會須親遞國書摺》,《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314頁。
[10]《僧格林沁瑞麟奏巴夏禮被獲英兵進攻我兵退守八里橋摺》,《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322頁。
[11]《載垣等又奏巴夏禮復欲令僧格林沁退兵已知照大營將其擒獲摺》,《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319頁。
[12]《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340-2347頁。
[13]《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342頁。
[14]《四國新檔·辦理撫局》,(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民國55年版(1966年),第246-248頁。
[15]《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338、2358、2401、2405頁。
[16]《四國新檔·辦理撫局》,第318頁。
[17]《寶均奏清漪園靜明園為洋人土匪搶掠請將郎中文明議處摺》,《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 第2457-2458頁。
[18]《僧格林沁瑞麟奏洋人大隊並未前進官兵已難復振巴夏禮應加恩禮以為轉圜摺》,《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362-2363頁。
[19]《廷寄》,《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383頁。
[20] 根據法國檔案館資料,奕訢在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之前,四度(分別是9月23、27、29日和
[21]《奕訢為所有天津議定和約一一皆准並希派員定期會辦事給英法照會》,《第二次鴉片戰爭》(五),第133頁。
[22]《英使為限期三日內釋還被押英法員弁並應允全部條件蓋印畫押方能停止進兵事照會》《第二次鴉片戰爭》(五),第135頁。
[23]《欽差大臣恭親王奕訢大學士桂良戶部左侍郎文祥奏巴夏禮已提出住於高廟城內戰守皆不足恃摺》,《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381-2383頁。
[24]《奕訢為轉送巴夏禮等信件並要求派員會商退兵事給英使照會》,《第二次鴉片戰爭》(五),第154頁。
[25]《奕訢等又奏派恆祺令巴夏禮致信英軍未能辦理片》,《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357頁。
[26]《翁文恭公日記》,《第二次鴉片戰爭》(二),第94頁。
[27]《翁文恭公日記》,《第二次鴉片戰爭》(二),第94-95頁。巴夏禮第一封信中,除正文外,「旁寫夷字一行。不知何語也?」(同書第442頁),《西書中關於焚燬圓明園紀事》中有語:「
[28]《巴夏禮給威妥瑪函》,《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407頁。
[29]《奕訢桂良文祥奏洋人佔據圓明園現退至盧溝橋駐紮摺》,《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413頁。
[30]《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421-2425頁。
[31]郁宗成:《法國檔案館有關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的史料》,《歷史檔案》,1983年第1期,第125頁。
[32]《奕訢桂良文祥奏所發照會未經遞到以至園庭被據留京王大臣已將巴夏禮放還摺》,《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421頁。
[33]《第二次鴉片戰爭》(二),第446頁。
[34]《奕訢桂良文祥奏英法照會帶兵守安定門請派大員統帶諸軍以一事權摺》,《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444頁。
[35] 《奕訢為同意英法軍強佔安定門但須明定章程給英法照會》,《第二次鴉片戰爭》(五),第177頁。
[36]《僧格林沁瑞麟奏統兵不足禦敵洋兵已經進城西北郊兵匪現飭拿辦摺》,《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452頁。
[37]《奕訢等又奏前派員送和約用寶現派馬隊接護前來片》,《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456頁。
[38]《額爾金爵士擬致恭王函》,《第二次鴉片戰爭》(二),第449頁。
[39]《第二次鴉片戰爭》(二),第455頁。關於這三十九名被扣押談判人員的詳細情況,「被捕的二十六名英國人中,有十三名——巴夏禮、洛奇、一名英國的龍騎兵和十名印度的塞克騎兵——得到生還 」,「在被殺害的人中,諾爾曼、包爾卑、安德遜中校,一個名叫費浦斯的英國龍騎兵和八個印度的塞克騎兵的屍體被歸還了;布拉巴宗海軍大佐的生死不明」,「 在被捕的十三個法國人中,有五名——戴斯克雷斯和四名士兵——得到生還;並歸還六具屍體,那就是格蘭德香浦上校、艾德爾、杜必特和三名士兵的屍體;此外戴
[40]《第二次鴉片戰爭》(二),第396頁。
[41] 同[5]
[42]《Henry Knollys紀事》,《第二次鴉片戰爭》(二),第394頁。
[43]《Henry Knollys紀事》,《第二次鴉片戰爭》(二),第403頁。
[44]《第二次鴉片戰爭》(二),第452頁。
[45] 舒牧、申偉、賀乃賢編:《圓明園資料集》,書目文獻出版社1984年版,第148頁。
[46]《葛羅男爵致額爾金爵士書》,《第二次鴉片戰爭》(二),第453頁。
[47] 葛羅原函見《第二次鴉片戰爭》(二),第453-454頁。
[48]《額爾金爵士擬致恭王函》,《第二次鴉片戰爭》(二),第448頁。
[49]《第二次鴉片戰爭》(二),第400頁。
[50]舒牧、申偉、賀乃賢編:《圓明園資料集》,第308頁。
[51]《奕訢等又奏初五日英軍焚燬圓明園片》,《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七),第2473頁。
清政府是怎樣虐待英法聯軍使節和記者的?
從初中歷史課本上所學到的史實是,1858年,英法聯軍的海軍摧毀了大沽口炮台並攻陷天津,從而一馬平川地兵臨北京城下。當時的清政府派僧格林沁與英方的談判代表巴夏禮進行交涉,結果談判破裂,清政府扣留了巴夏禮等人。於是英法聯軍攻入了北京,並火燒了圓明園。
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英法聯軍為什麼要燒掉圓明園?後來的人說是因為英法聯軍洗劫了圓明園,為了掩蓋罪證就放火滅跡,這個說法你覺得站得住腳嗎?比起洗劫財寶和文物,縱火是更大的暴行,非但掩蓋不了,反而更顯罪惡昭彰,況且他們帶了那麼多東西回國公開變賣,這種行為是掩蓋得了的嗎?這些歐洲人沒那麼傻吧?並且以當時的戰力對比,他們完全可以去直接攻陷紫禁城了,咸豐皇帝已經跑到熱河避難了,皇宮基本上已經空了,那裡的奇珍異寶比圓明園多多了,為什麼他們就非要和圓明園過不去呢?這裡還是另有真相的。
小時候看電影《火燒圓明園》的時候,一直都感覺很憋屈,唯一覺得舒暢的時候是在僧格林沁與巴夏禮談判的時候,倆人摔跤結果把巴夏禮摔了個人仰馬翻,還記得僧格林沁那句台詞:「給他件褡褳,別回頭他說咱爺們欺負他。」事實上在這次談判的時候沒有摔跤,而且僧格林沁把巴夏禮欺負得很慘,他讓巴夏禮跪著,摁著他的頭往地上磕,讓他同意撤兵,巴夏禮說自己是個談判代表,做不了主,僧格林沁就繼續讓巴夏禮的頭一次次地磕到了地上,最後把參加談判的39名代表全部扣留,押解回京,這些人裡,巴夏禮和英國對華全權專使額爾金的秘書被關押在刑部大牢,其餘人的關押地點就是圓明園。
那麼接下來在圓明園又發生了什麼呢?
這些人被押解的時候都是被用水泡過的皮繩捆住了雙手,後來就再也沒有解開過。這樣的皮繩是越勒越禁的,用不了幾天捆綁處開始腐爛生蛆。這些人剛來的時候咸豐皇帝還來審過他們,後來八里橋戰役中方失敗,咸豐皇帝倉皇出逃,剩下這些人就沒有人管了。於是這些外國公使們就被反捆著雙手,跪在地上,三天水米未進,據後來的倖存者回憶說:《泰晤士報》記者鮑爾比第四天死去,屍體在牢房裡放置三天,後被扔到野地裡,讓野狗吃了;安德森中尉,手腳被勒得生出了蛆蟲,他看著手上的蛆蟲滿身蔓延,精神錯亂,大叫三天,死去;一位法國犯人,蛆蟲進了他的嘴巴、耳朵、鼻子,也瘋了……一個倖存者居然還在獄中數蛆來著,說,一天可繁殖1000只蛆蟲!
後來在英法的強烈要求下,清政府釋放的倖存的俘虜。聯軍一看這些俘虜就火了,去的時候是39人,回來的只有19人了,而且都被折磨得沒有了人樣,於是就決定報復。根據他們制定的萬國公法規定,凡使臣被殺,他日破城,雞犬不留。而且額爾金還特意提出了一點,那就是進了北京,不殺人不擾民,但一定要燒了圓明園,因為他的使節就是被關押在那裡的。
在10月18日放火燒圓明園之前,額爾金還在北京張貼了告示,說明了燒圓明園的原因和預定的放火時間:「任何人,無論貴賤,皆需為其愚蠢的欺詐行為受到懲戒,18日將火燒圓明園,以此作為皇帝食言這懲戒,作為違反休戰協定之報復。與此無關人員皆不受此行動影響,惟清政府為其負責。」但北京的老百姓覺得這跟自己好像沒什麼關係,那個園子本來就是皇帝住的,與我何干,誰打進來歸誰,愛怎麼樣怎麼樣,虐待個把囚徒你們有什麼受不了的,中國多少年都是這麼過來的,而且還挑出了告示中的若干語法錯誤……
以額爾金的思維所及,中國人的心理是他理解不了的,皇帝失信,百姓麻木,為了報復,他終於下達了燒燬圓明園的命令。雖然他此舉是為了報復咸豐的,但慈禧政變之後,把這個屎盆子都扣到了八大顧命大臣身上,說失信和疏於防範的責任在於他們身上,看看《垂簾聽政》,慈禧的宣詔說的很清楚。
圓明園就是這樣被燒掉的,這不僅僅是中國軍事的失敗,還是中國外交的失敗,一個不懂得按照國際慣例爭取權益的國家,用野蠻的施虐製造了這個亙古的廢墟。
一百多年過去了,沒多少人知道英法聯軍放火是為了懲罰當時的中國皇帝,人們只記住了兩個摧殘人類文明印記的暴徒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我還看到了歷史在冷笑。
但是不管怎麼說,圓明園是沒有了,我不敢說如果當時關押英國使節的人如果沒有那樣的暴虐,這個萬園之園是不是可以留下來,我只知道現在即使是奧運火炬在國外受到了侵犯中國人都會不依不饒,但看到很多發生在身邊的奇怪的事情,大多數人還是覺得那與我無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