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的衣食住行:饅頭是那時的一大發明 | 陽光歷史

 

A-A+

三國時代的衣食住行:饅頭是那時的一大發明

2016年03月05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258 次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的主要食物為米、麥、大豆,主要飲料是酒漿湯之類,漿是冷飲,湯是熱飲。但漿湯都不過是喝水的別稱,不如酒那麼珍貴。三國時飲酒之風頗盛,南荊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飲,孫權、孫皓均是好酒之輩。


在飲食烹飪方面,各民族把自己的飲食習慣和烹飪方法都帶到了中原腹地,從西域來的人傳入了胡羹、胡飯、胡炮、烤肉、涮肉等製法;從東南來的人傳入了叉燒、臘味等製法;從南方沿海地區來的人則帶來了烤鵝、魚生的製法;從西南滇蜀的人民,傳入了紅油魚香等飲食。至北魏時,西北少數民族拓跋氏入主中原後,又將胡食及西北的確的風味飲食大量傳入內地,使宮廷飲食也出現胡漢交融的特點。


麵食在民間因發酵技術更加成熟有了進一步推廣。中國食麵習俗形成與秦漢時期,三國魏晉南北朝時逐漸擴大和推廣。


饅頭。據宋人《事物紀原》中說:「諸葛公之征孟獲。人曰:『蠻地多邪術,須禱於神,假陰兵以助之,然其俗必殺人以其首祭,則神享為出兵。』公不從,因雜用羊、豕肉,而包之以面,像人頭以祀。神亦享焉,而為出兵,後人由此名饅頭。」由此而見,那時的饅頭不但夾有牛、羊、豬肉餡,而且個頭比較大,與頭相似。


乳製品。三國魏晉南北朝時,大批西北遊牧少數民族入居中原及中原畜牧業發展,乳製品成為經常性的食品。當時乳製品主要有酪(發酵乳)、酥(酥油)、乳腐(乾酪)等,其食法主要是放入麵點之中或作飲料之用,也可直接食用。


這一時期,筵席也出現了新特點。筵席場面更為宏大,禮儀複雜、菜餚豐富。例如,元旦向君王行朝賀之禮,君王大宴群臣。曹植在《元會》詩中寫道:「初歲元祚,吉日惟良。乃為嘉會,宴此高堂。」朝賀赴宴的官員要「衣裳鮮潔,黼黻元黃」。宴席上「珍膳雜沓」,冷盤、熱菜,分層推上,君臣一堂,「歡笑盡娛,樂哉未央!」


在三國時期之前的文獻中,「茶」字不見經傳,只有「荼」字。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曰:「荼,苦菜也。」由於茶樹種植的增加,茶葉在南方已逐漸成為一種普通飲料,蜀人飲茶習俗已傳至長江中下遊地區。


這一時期流行的名菜有:魚鮓、五味脯、胡羹、胡炮肉、蓴羹、蒸豚(就是蒸小豬)、跳丸炙、武昌魚。


穿在三國


三國服飾按其組成可分為:冠、衣、裳、襪、履、飾品等六部分,材料為絲、麻、葛諸種織物。


冠。《三國誌》中可供查考的冠只有兩頂:一頂為曹操所擁有,稱作「遠遊冠」,《後漢書·輿服志》說:「遠遊冠,制如通天,有展筒橫之於前,無山述,諸王所服也」。一頂是楊彪的,稱作「鹿皮冠」。與冠作用相當的巾則廣為流行。有質地為絹的幅巾,細絹製成的縑巾,平常百姓則戴蔓草莖纖維製成的葛巾,葛巾布衣成為平民式的典型裝束。綸巾與由青絲帶編成,質地較葛巾為佳。此外,三國時的帽子還有帢、繡帽、皂帽、絮巾等。


衣。三國時衣的種類較多,大致有單衣、復衣、糯、衫、扭褐、褚、辛圭、褶、裘等, 其中單衣、復衣指衣的厚薄, 可合稱為單復。三國人著衣以長衣為主,單衣不僅長且肥大, 由袖子形制的差異又可分為簷榆和褚。簷榆為直據。褚,「禪衣之無胡者也,言袖夾直形如溝也」,大袖單衣又有縫掖之稱。貧寒人家則要省去單復的修飾,只著短衣。糯為短衣一種, 質地不佳者則稱為很褐。婦人衣多艷麗,男子著絹衣,則會被看作是輕浮的人。此外,衣的顏色又可以用來區分人物身份,如商賈則著白衣。


裳。《詩經毛仁》中有「上曰衣, 下曰裳。」三國男子裳有揮、挎、裙。女子裳為


「貫兩腳上繫腰中」。


飾品。婦人飾品有頭飾、腕飾、腰飾,男子則要在腰帶上掛一肇囊,來盛日常瑣碎物品。腰帶多做為貢獻賞賜之物。


住在三國


這一時期庭院式住宅種類眾多,五花八門,既有方形、長方形之分,也有一字型、曲尺型、三合式、四合式、日字型之分,但基本結構都是一堂二室,並且都帶有庭院,當然面積大小不等。


在住宅平面和立面的處理方法上,小型住宅比較自由,中型以上則有明顯的中軸線,並以四合院為組成建築群的基本單位。後者主要是以圍牆和廊屋包圍起來的封閉式建築。


從漢代到清代,這一傳承不但貫穿普通住宅,而且宮殿與廟宇也遵循此方法。這使得建築外觀比較簡單,而內部以院落為中心的各種房屋的空間組合,以及若干院落的聯繫調和與變化自然成為藝術處理的主要對象。漢代起使用更多磚牆,屋簷結構為了緩和屋溜與增加室內光線向上反曲,這是屋角反翹的主要原因。漢族住宅甚至漢族建築的主要特徵,在兩漢三國時候基本形成。


貧民的住宅一般沒有庭院,十分簡陋,,有些還住半地下室。一些寒士(比如早期的孔明)只能「居山澤,結草為廬。」


秦漢三國時期盛行神仙方士之說,根據「仙人好樓居」的說法,樓閣式住宅應運而生。當時人們對大自然充滿崇拜與嚮往,憑高遠眺也有著其特定的審美趣好,加上居住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軍事的需要等,高層樓閣建築形成熱潮。


東漢三國的樓閣一般採用構架式,斗拱的使用進一步普遍化和多樣化,已成為整座建築物有機組成部分。


秦漢三國時期一般民居的結構是一堂二室,建築形式以夯土和木框架的混合結構為主。規模較小的住宅,房屋的構造除少數用承重牆結構外,大多採用木構架結構。磚瓦的普遍應用,是秦漢三國時期民居建築的重要特徵。從東漢起,高台建築逐漸減少,多層樓閣大量增加。


人們還綜合運用繪畫、雕刻、文字等作各種構件裝飾建築,實現了結構和裝飾的有機結合,成為之後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手法之一。


(本刊記者白偉志整理)


行在三國


成書於秦或漢初的《山海經》從某種角度反映了當時人們眼界的開闊,他們不僅足跡遍及大江南北,甚至開始涉足海外。秦漢帝國的建立,進一步促成了以城市為中心的道路交通體系的建立,天南地北,皆可見官吏、旅人、商賈等奔忙的身影。三國鼎立以來,道路為之隔塞,然而區域交通卻因此而有了繁盛的可能。儘管通隔交雜,興衰錯落,羈旅之路卻別有風采。


秦漢時期政治上的統一為水陸交通的發達創造了有利的客觀條件,所以當時的水陸交通比分裂的春秋戰國時期要發達得多。馳道是秦漢時期陸路交通網的主幹,可通向全國各主要城市。西漢以長安為中心的主要驛道把當時有名的都會連接起來,如號稱五都的洛陽、臨淄、邯鄲、宛、成都。東漢時期的陸路交通在西漢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三國時期的戰亂與割據在很大程度上打斷了陸路交通的一體化趨勢,棧道被毀,舊有道路因缺乏維護而日漸荒蕪,原為交通樞紐的城市因戰亂而衰敗,各政權間的邊界也成為無形的阻隔。


不過新興的政治格局也形成了新的陸路交通格局,這一時期先後形成了鄴城、成都、建康、平城等新興交通中心城市,並且區域內次要道路地位得以抬升。如建業在漢時只是丹陽郡內一縣,然經東吳、西晉的開發,已成為南方的最重要城市之一。


秦代的海上交通相當發達,漢代的海上交通進一步發展。東漢末的動亂沒有廢止海上交通,東吳政權通過海路與遼東半島以及南海諸國保持聯繫。


三國時內河交通也很發達,割據政權出於自身發展需要,十分勉力於溝渠的開鑿。太湖水系、北方白溝、利漕渠、平虜渠、泉州渠等的開鑿溝通了南北交通,不僅促進了物流運輸能力,也促進了地方繁榮,為之後全國運河體系的形成打下了堅實基礎。


這一時期的交通工具也是別有特色。車輛就像現在的時裝一樣,翻來覆去的流行。比如漢代時多為中下層官員稱作的軺車(四面無擋板,以敞露為特點),到後來卻逐漸為高官貴胄所青睞。再比如在漢代時地位低賤的商人才能乘坐的牛車,到三國兩晉時卻成為天子貴族的愛車,發展到晉代,上層社會居然流行起了乘羊車。。


此外,當時的陸路交通工具還包括輿轎、輦(人力車)、鹿車(獨輪車)。水路交通工具包括以楫撥水前行的小船,也包括規模宏大的樓船。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