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戰國思想家列子「蝸居」城中村活著怕也會被悶死
沒有列子墓的圃田正在修建列子衣冠塚
列子墓「蝸居」在鄭州大孫莊雜亂的違章廠房之間
戰國時期的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鄭州市十大歷史名人——列子,正在體會「蝸居」的滋味。
列子墓位於鄭州市大孫莊村,兩邊是三四米高的違章廠房,上面是高壓線。而一路之隔的圃田村內,佔地4畝的列子祠正在擴建中,列子的衣冠塚也成為新建內容之一。
高牆夾擊
列子活著也會被悶死
《愚公移山》、《杞人憂天》等,很多人都知道。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文章出自《列子》,系列子及其弟子編寫。
在大孫莊,列子卻是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村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老列」、「列子爺」。
78歲的村民趙老遂說,列子很熱心,愛哭鬧的孩子,一到列子家的「草堂幼兒園」就乖巧聽話了。農忙季節,列子還會施展「分身術」幫鄉鄰幹活。
關於列子的傳說,在大孫莊村民中口口相傳,但列子墓卻始終被「囚禁」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
列子墓地處大孫莊村北,找到它並不容易:從鄭州市商都路中原陶瓷城斜對面,下穿過隴海鐵路橋,走過一段灰塵漫天的土路,七拐八拐後,才能來到隱沒於眾多非法廠房之中的列子墓前。
置身列子墓前,一種壓抑感油然而生:上方是橫空而過的高壓線,兩邊兩座相距僅8米的廠房,將列子墓夾在中間,機器轟鳴聲不絕於耳。
「列子要真住在這裡,活著也會被悶死。」一位村民說。
依山傍水
列子墓曾經很「敞亮」
史書記載,列子墓西有潮河,東有丘陵。
大孫莊村委會主任陳國勤說,大孫莊原來地處山崗子上,崗上樹木林立,崗下有座佔地百餘畝的水庫,列子墓就在崗上。上世紀70年代,水庫逐漸被填了,但列子墓前還保留了兩個池塘。
「4年前,村裡建了不少倉庫,列子墓前的池塘也被填平了。」陳國勤說,列子墓周邊逐漸成為如今這個模樣。
去年9月,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期間,列子墓重新受到社會關注。當地村民集資18萬元,重修了列子墓,設立了碑林。但一切,只在0.4畝的範圍內進行。
「列子墓兩邊的廠房是違章建築,也是遺留問題,暫時動不了。」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京航辦事處副書記趙富強說,大孫莊村原屬於管城區管轄,廠房是那時建的,當時廠房主人和管城區簽有租賃協議,目前距協議到期還有較長時間。
2007年,大孫莊劃歸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區裡也想對違章廠房進行拆遷,但由於沒錢對廠房主人進行賠償,也沒有相應的用地可供拆遷安置,這事只能擱置一邊。
今年清明節前,鄭州市文物局局長閻鐵城說,下一步,將幫助做好列子陵園的規劃和建設,使之成為鄭州歷史文化的一個亮點。
一公里外
列子衣冠塚正在修建
在陳國勤的構想中,列子陵園佔地面積300畝,包括列子大殿、八卦御風台、列子碑林……
讓大孫莊人尷尬的是,他們還在紙上談兵時,一路之隔、屬於管城區的圃田村,早已大張旗鼓地打起了列子故里的牌子。
明朝萬曆8年,監察御史蘇民望路過圃田,拜謁列子祠,發現列子祠被佔用,遂命鄭州知州許汝升丈地40畝,重修列子祠,並親寫碑記紀念此事。
1964年,列子祠被拆,圃田小學佔用祠址。
2006年,圃田村各界集資40萬元重建列子祠,還成立了列子祠管委會,並設立河南省龍源列子文化發展中心。
新建的列子祠,佔地4畝,有八卦御風台、圃田春草園(均為鄭州古八景)以及碑林等,圃田村也將村裡主幹道命名為列子大街。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1月5日,商報記者前往列子祠拜謁時,發現工人正在山坡上取土,修建列子衣冠塚。這裡,距離列子墓不足1公里。
專家觀點
歷史文化名人,關注群體通常很有限
「歷史名人陵墓,都有其開發價值。」鄭州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海萌輝說。
海萌輝建議,管城區與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開發列子文化旅遊產業,請旅遊、文化方面的專家學者參與,由政府統一規劃建設。
「作為歷史文化名人,他的關注群體通常會很有限。」海萌輝說,並不像陝西的黃帝陵、洛陽的關林一樣,能引起各界的普遍關注。
鑒於此,海萌輝認為,將來建設列子陵園,應當預計到這種可能,不能盲目,一定要重視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