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日本近代女性和服流行以戰爭圖案作裝飾
和服是日本的傳統服裝,尤其是其女裝,穿在嬌小玲瓏的東方女性身上,最大限度地襯托出溫柔之美。根據文物考古,繩文時代(公元前14000年至公元前400年)和彌生時代(公元前400年至公元250年)的日本人大抵穿著一種直筒裝,《魏志倭人傳》中,稱其為「貫頭服」。
這種起源於狩獵採集時代的服裝,是以植物的枝葉和動物的毛皮編成,中間開一孔,從頭頸套入,再從兩頭各開一孔,伸出雙臂,腰間束一帶,男裝長及胯部,女裝則及地,或分上衣下裳,逐漸由御寒遮羞發展到裝飾觀賞。
古墳時代(公元300年至600年)起,日本人嚮往華夏的文物制度,中國的服飾也開始在日本流傳,有「吳服」和「唐衣」等稱呼。日本人沿用至明治時代,其時洋服開始盛行,便將傳統服裝稱為「和服」,和「洋服」頡頏相對。
文化「符號」和「載體」
「和服」的名稱雖然起於晚近,而「和服」的歷史,如從官定的「唐衣」算起,至少也有一千四百餘年了。和服與盛唐服飾,雖有淵源關係,但經過漫長的發展,早已成為日本的民族傳統服飾了。和服就像櫻花和富士山一樣,成為日本的象徵符號了。
今年3月下旬在武漢大學珞珈山校園的「櫻花園」裡,傳出一件新聞,轟動全國,遠播東瀛。報道說有一對穿和服的母女,和一友人來「櫻花園」賞櫻,正作勢攝影間,突然半路殺出「程咬金」,一位武大學子,跳將出來向母女咆哮:「不要穿和服在武大拍照!」(得知母女不是日本人)、「穿和服的日本人滾出去!」(明知其不是日本人)招來一批校園內學子的附和,加入圍攻,據說母女倆赧顏羞愧,落荒而逃。正如網上很多理智的讀者所公正指出的那樣,這些學子的舉動過於狹隘,將「愛國」的高尚情緒宣洩為做秀的「行為藝術」,並不值得鼓勵。不過,鑒於歷史恩怨,「恨屋及烏」,情緒上不難理解。
服飾作為文化符號和文化載體,確實蘊含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重大信息,其變化往往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和嬗替。作為民族服裝的和服,在日本近現代史上,曾經長時間裹帶滾滾硝煙,見證著「軍國主義」風潮在島國的洶湧。
和服在明治時代「成名」,也從明治時代開始加速其成為文化符號、尤其是文化載體的進程。作為載體,和服的「圖柄」和「紋樣」(裝飾圖案)記載了近代日本所經歷的戰爭。讓我們暫時撇開歷史文獻,換一個角度,從和服上看看日本的戰爭和戰爭中的日本。
戰火延燒和服
日本「軍國主義」崛起於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兩場戰爭,第一場是1894至95年的「日清戰爭」(即中日甲午戰爭),第二場是1905年的「日俄戰爭」。明治維新以來急速近代化的日本,接連打敗一直仰為文化「上國」的中國和西方列強之一的俄國,以軍事力量,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和服「圖柄」從奈良平安時代以來,一直以動植吉祥物及其紋飾為主流,尤其是華族和富庶階層的女裝,以「絢爛華麗」作為其主色調。
明治時代絹絲生產產業化,印染技術也大幅提高,穿和服普及化,而和服圖案也呈多樣化,並且開始反映社會生活的主題。當對外戰爭成為日本強國的主要途徑時,戰爭題材就開始進入和服的圖案。明治政府的策士們認為不光要打贏戰爭,還要在民意的支持下發動和進行戰爭。在大眾媒體尚未成形的年代,和服圖案當然就成了這種民意訴求的最佳媒體了。
大阪是近代日本織業的主要基地,和服的戰爭圖案,就是從大阪開始流行的。先從男裝,然後擴展到女裝。日本東海大學教授干淑子在2007年出版了著作,通過她本人以及其它收藏者所收藏的一百七十餘件和服以及服飾的攝影圖片,細說和服所承載的戰爭。
編者將其主要分成「日清戰爭」、「日露戰爭」(日俄戰爭)和「十五年戰爭」三個部分,第三部分是指從1931年的「滿洲事變」(國內稱「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波茨坦宣言」日本投降期間。
「日清戰爭」部分有「日清戰爭戰場圖」,描寫「平壤之戰」中穿黑色制服的日軍遭遇穿藍色制服清軍的場面,其中一清兵持槍顛簸,一清兵遭兩日兵砍殺,另一清兵逃竄。另一幅「軍人風景」描寫日軍炮隊佔領高地,士氣軒昂。還有一幅「日清戰爭綠地戰鬥」,場面上流彈飛曳,穿桔色軍服的日軍攜太陽旗奮勇挺進,穿綠色軍服的清兵紛紛中彈撲地。
「日露戰爭」部分有「日露戰爭圖」,畫面上「對馬海戰」和「奉天會戰」分列,洶湧的海面,白色的日艦圍攻黑色的俄艦,陸地上日軍的炮隊將奉天城門打得洞開。另一幅「戰鬥圖」描寫日俄兩軍相遇、揮刀互砍,而江上俄軍的艦隻正馳向嚴陣以待的日艦。還有一幅「旅順港閉塞作戰」,畫面上日軍水陸圍攻,擊沉俄軍巨艦。
「十五年戰爭」部分的圖案最多,涉及的範圍除了直接描寫戰爭的「中國戰線」和「爆彈三勇士」之外,大多為戰爭準備的宣傳圖案,炫耀戰力,渲染包括婦孺加入的「全民戰爭」。「中國戰線」的六幅對國人來說最為刺眼,其中「海濱城門塔上陸作戰」,圖中間頂上一架日本軍機,率領六機編隊飛行,底下是一面太陽旗,中間一座中國式的七級浮屠和一座城門,左側盤旋一個日本軍機編組,右下側是一群掃蕩的日軍。「城門萬歲圖」則是兩名登上城樓的日軍在山呼萬歲,背景為一座中國城門和被炸成四濺的瓦礫。
「雅裝」變「武裝」
這些戰爭圖案大抵出於和服女裝,為戰時女性所愛用,表明日本婦女也在相當程度上被動員起來,捲入國家所發動的戰爭。和服戰爭圖案的盛行並不單單是政府和軍部的鼓勵,當一國的民意被接踵而來的對外戰爭的勝利煽動,「激揚國威」的戰爭圖案也成了印染商的趨利途徑,「時髦」使戰爭成了「消費」的主要對象。
可以說先有穿戴者的狂熱,然後才有戰爭圖案的流行。據載「滿洲事變」發生後,日本各界婦女,包括小學生和家庭主婦,自發地將「慰問袋」、「慰問文」和「慰問金」送到軍部、報社和各級政府機關,聲援軍部在中國東北的戰爭。
稍後「國防婦人會」、「連合婦人會」和「愛國婦人會」等相繼成立,組織各界婦女勞軍、慰問軍屬和陣亡兵士家屬,並以「義務勞動」替代「奔赴前線」的男丁。這些活躍於街坊的婦女組織,通過「從廚房和家庭奮起保衛國家」等口號,把無數的婦女動員起來,參與戰爭。有「昭和烈女」之稱的井上千代子,在「滿洲事變」之後丈夫出征中國東北前夜,穿有「紋章」的和服,自刃而死。她在留給丈夫的遺書中叮囑「切無後顧之憂,為國前驅」。不知道她穿戴的和服上有無戰爭圖案,但她的「壯舉」,確實激起丈夫井上中尉的「鬥志」,據說次年日軍屠殺平頂山三千無辜平民的指揮官之一便是井上中尉。
日本軍國主義曾經讓戰爭延燒到和服,而和服上的戰爭,又鼓勵穿軍服的兵士和穿和服的女性投入戰爭。六十餘年前,東亞硝煙滾滾,和服硝煙滾滾。